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察合台文史学名著《伊米德史》《安宁史》及其史料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察合台文历史名著《伊米德史》和《安宁史》是作者基于长期的田野经历,并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完成的宏篇巨著。文章从史籍、田野、口碑等三个角度对《伊米德史》和《安宁史》的史料来源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此书中所出现的史籍,并力图澄清其来源及出处,这对于研究维吾尔族史学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高中课本里 ,对《周髀算经》这部古代典籍属于哪类科学著作 ,提法并不一致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 1 9课是这样写的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秦汉时期的两部数学名著”。但是 ,第一册的《教参》又说 :“《周髀算经》是西汉或更早的一部天文历算著作”。在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 2 0 0 0年 4月版 )中 ,对此书的注释是 :“《周髀算经》是一部天文学著作 ,其中数学占有一定比例” ,“它记录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一些数学成果”。课本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由于课本上对《周髀算经》的提法不一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  相似文献   

3.
《六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书籍,是考察中国古代自两千年前到四千年前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里面包含着部分的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弃其糟粕,采其精华,是可以古为今用的。《六经》是《易》、《诗》、《书》、《礼》、《乐》,《春秋》。其内容,《易》是关于哲学方面,《书》与《春秋》是关于历史方面,《诗》与《乐》是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礼》是关于典章制度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司马迁是中国的一个有名的历史家,他所作的《史记》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著作,由于西汉距周代较近,司马迁又博学多识,其关于孔子与《六经》的记述是有其一定根据的。  相似文献   

4.
一王夫之(1619-1692) 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历史评论著作有早年写的《尚书引义》、《春秋家说》、《春秋世论》、《续春秋左氏传博议》、《诗广传》等书,和晚年写的《读通鉴论》、《宋论》两部巨著。早年写的书虽名  相似文献   

5.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的第一章第四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主席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为了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政治著作和哲学著作;不仅对于指导革命战  相似文献   

6.
贾春 《东岳论丛》2003,24(1):144
中国的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 ,内容极为丰富。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对于每个人来说 ,要增长知识 ,提高人文素养 ,也离不开传统文化。但书海茫茫 ,怎样才能在书海中快捷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呢 ?耿天勤教授前不久出版的《四部名著述要》(以下简称《述要》)一书 ,就是在这方面为我们指示门径的一部专著。《述要》专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而略有变通 ,分门别类地对各类典籍的起源、内容、形成、发展、构成做了简要论述 ,能于网罗浩博中取精用弘 ,提…  相似文献   

7.
田晓菲 《中国学术》2004,5(1):61-89
十一世纪初期,在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一位阿拉伯贵族学者伊贲·哈赞(994—1069年)写了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鸽子的颈环》。在这部著作里,伊贲.哈赞探索了爱情的各个方面:它的起源,它的征象,恋爱中的人遭受的种种不幸。上面所引的诗句来自书中的一个章节。在这一章节里,伊贲.哈赞声称一个人可以仅仅通过聆听他人的描述而堕入爱河,根本用不  相似文献   

8.
读《民国山东史》魏宏运近年来,史学界关于地方史的研究,百花齐放,势头喜人,各种论文、著作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山东大学吕伟俊教授主编的《民国山东史》就是这一研究领域中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山东的近代史历程复杂而曲折,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  相似文献   

9.
学科史写作成为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等四部学科史著作的问世,引出了对学科史写作的有关思考。衡量一本学科史著作的标准,首先是要求搭起历史的架构,其次是要将历史的面貌细致地描绘出来,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精当的点评,最后要对历史进行总结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传统书目提要是目录学著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现代古籍整理工作必须加强的一项工作。本文准备从历史和形态两个方面研究其建构,并阐述书目提要作为目录学著作的几个典型特征,力求对今人从事古籍整理编纂书目提要有所帮助。一、传统书目提要的历史建构古代目录学的内容很丰富,目录学著作形式多种多样。在众多的目录学著作中,虽然书目提要著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在历代目录学家的一致努力下,书目提要一直是目录学的主体。(一)书目提要创始于汉刘氏父子。刘向、刘歆父子整理文献典籍,撰写《七略》和《别录》。这两部书早亡于唐末五代之乱,现…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缘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库全书》的存目书之所以列为存目,主要是因其不符合清王朝的统治需要和价值标准,同时也与清王朝要控制《四库全书》的规模,加快编纂速度有关。《四库全书》的存目书与著录书之间并没有一条鸿沟加以区别。四库存目书内容异常丰富,其中有许多典籍的价值,即使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某些书,也未必能与之相比。就其总体来说,确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存目书同《四库全书》著录书一样,都是我们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工作以“尊重历史、保存文献”为总方针。首先是普遍调查、尽数收集。其次是剔除重复,精选版本。再次是原版影印,整旧如旧。该丛书共收录历代典籍四千余种、六万多卷,洵为大观。已备有《四库全书》者,若再购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则乾隆以前中国历代典籍十得八九。举凡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思想、宗教、文化、科技者,尽可恣意披读,不假旁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现已顺利出版,子、史、经三部已全部出齐,集部也开始付印,将于1997年10月问世。  相似文献   

12.
《群书目录》,又称《群书四录》、《群书四部录》,是中国图书目录学中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也是盛唐文化的一大成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在它成书之日,却被统治者淡化了,未获得本应获得的褒奖。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久悬不决的公案。对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当时挟杂着政治的文化背景中找出一些原由,以求教于识家。一、《群书目录》成书背景及遭遇历代稍具文化的统治者,都重视图书典籍的整理。自汉以降,成了一种文化传统。进入唐代以后,图书典籍整理几乎每朝都有不同规模的进行,至唐玄宗的开元年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蒙元史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全国性的通史中,对于元代地区性的历史,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略。如果能从地方史研究入手,来加强这一薄弱环节,也可谓开拓蒙元史研究的一条途径。陈世松同志根据老一辈蒙元史学家翁独健先生的建议,勤奋刻苦,用了六年的心力。写成了《蒙古定蜀史稿》一书,新近由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此书集中叙述了十三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蒙古军攻占南宋四川的历史过程,探讨了形成元代四川历史的前半部分的特点,论述精到,观点新颖,史料丰富,不失为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史学著作。《蒙古定蜀史稿》具有鲜明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抓住了蒙元时代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选题,把地方史贯通于通史之中,丰富了中国通史的内容。蒙元时代武功之盛,这是举世皆知的。在三四十年内,成吉思汗及其后代们不仅征服了中国西部的西夏和西域一些国家。而且象暴风骤雨一  相似文献   

14.
《公孙龙子》在中国哲学典籍中是一部很特殊的著作,篇幅虽小,索解为难。前人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工作。周昌忠先生的《新论》,另辟蹊径,对此书作了富有启发性的阐释,读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王辟之所著的《渑水燕谈录》是一部北宋时期的笔记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民间故事等,同时保存着大量的语言材料。对它的研究考释,有利于促进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对词典的编纂和修订也有价值。如书中出现的很多词汇在《汉语大词典》中并没有解释或解释不够充分,主要体现在词目失收、义项不明与遗漏、书证滞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剑桥中国史》第7卷(中译本名为《剑桥中国明代史》)的出版,对于西 方读者了解中国的过去,是有功绩的。它也给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窗口,可借以了 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状况。剑桥史的编著模式,是在主编指导下,各位专家学者分 别撰写有关章节,最后合编于一部书中。由于主编者和撰写者从总体掌握到具体史实的掌 握存在差异,就影响到了一部历史著作的成败与得失。《剑桥中国史》第7卷表现出的问 题是:章节的设置缺乏内在的联系,既不表示历史发展的阶段,又无充分史实的根据。在 史实叙述上,前后重复,轻重失调。 本文具体提出了《剑桥中国史》第7卷在内容重复、史实讹误、同一问题相互矛盾、 结论欠妥等方面的实例。并指出,该书较多引用了第二手材料,没有足够重视原始史籍; 所参考书籍与学术论文,西方学者多于中国学者,亦属憾事。  相似文献   

17.
玄奘(600~664),唐高僧,通称三藏法师,是我国著名佛学家,因明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世界文化名人。 他精研佛理,多有创获,造《会宗论》、《制恶见论》、《三身论》等著作,发展了唯识论,创立了唯识宗。 他把印度新因明系统传人中国,开创了中国汉传因明传统。他及其弟子们对因明的贡献,在世界因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成为中国逻辑史的重要内容。 他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地区各国历史地理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对考古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代辽东都司》一书,是杨旸同志在其所著《明代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一书出版后的又一部研究明代东北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两部专著是研究明代东北历史的姊妹篇,是杨旸同志长期以来,刻苦钻研、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为中国东北边疆史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及第三期发表了肖怀远同志《西藏地方货币史初探》及《半殖民地时期的西藏地方货币》之后,在我国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现在作者已将此文汇编成书,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千家驹先生为该书写了序言、专门研究中国货币史的张虎婴同志写了书评,他们称这本书为“不可多得的一部研究西藏地区货币的著作”“不仅填补了我国研究西藏货币史的一个空白,而且对西藏地区经济史的了解,也有重大的意义,丰富了我国货币史的内容”,是“第一部纵横古今的西藏地方货币史的著作”。现将《序言》及书评全文刊登于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都来研究西藏经济的历史和现状,为西藏地区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的讲演中,首先提出并且系统阐述了研究和编写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理论(以下简称“梁论”)。其中包括中国史学史的对象、范围、基本内容和研究与编写的原则、方法等诸方面。梁启超虽然没有写出一部中国史学史著作来,但仍不愧是中国史学史这门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