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佳 《管理科学文摘》2012,(31):181-184
企业的财务风险蕴藏在资金运动的全过程,现金流在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程度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现金流在识别企业财务风险时应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报表上的数据转换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文章以一个上市企业为例通过结构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上市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以及存在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开始,整体上市就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证券媒体纷纷加入了对于有整体上市迹象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大股东的连环追踪,许多普通中小投资者也几乎忘却了风险,不惜高位进场,只为赌一个"整体上市"的明天……整体上市已经有定向增发、换股与现金回购、私有化上市子公司等多种模式。本文将现有的整体上市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并且进行了简单的比较,通过论述,我们将可以知道什么样的企业适用于什么样的模式,这将对未来国有企业的整体上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交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用相对营业利润率衡量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控制其他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较为稳健地证明:"由外及内"的交叉上市行为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笔者分别选取在美上市和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为样本,运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政府2009年颁布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文中选择"金太阳工程"这一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事件发生作用的事件窗口内"异常波动"来衡量事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的颁布,给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市场价值带来了正向影响,但并未给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带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东工友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实现了中国企业赴德上市的零的突破。对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证券市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远赴欧洲上市,名列世界第四大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新落点。对中国企业而言,最为关注的就是:到法兰克福上市,具有哪些优惠条件?又有哪些必须慎重考虑的风险呢?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日常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其内在风险的作用机制不容忽视。基于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在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产业结合的新大背景下,探讨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及状况。采用2021年4个季度代表性较强的86家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季度财务报表数据,结合熵值法与加权秩和比法对企业主要的16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这是由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特殊性决定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风险防范机制,预防风险扩散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商业信用融资能否缓解企业风险,以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规模与周期双重角度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库存持有,对企业风险产生非线性影响;立足市场交易角度,商业信用融资周期与企业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企业所有制不同会使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和周期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产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供应商集中度越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描述粗糙集、变精度粗糙集和神经网的相关概念和应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强耦合粗集神经网络,即变精度粗集神经网模型,并以此作为预测中国上市企业失败风险的研究方法.借助信息熵和T检验等手段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企业失败风险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在时间跨度上,选择(t-3)年作为研究起点,避免人为夸大预测精度.将被特别处理(ST)的上市企业作为界定企业失败的标准,以160家ST企业和160家配对非ST企业作为测试样本,利用FUSINTER技术离散化相关数据,运用粗糙集、变精度粗糙集、粗糙集神经网和变精度粗集神经网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由78家ST和78家非ST企业组成的检验样本中,变精度粗集神经网的预测准确率要高于其他模型,且所需训练时间更短,生成规则更少,训练的整体效果最为理想,由此可以认为该模型比较适用于对中国上市企业进行失败风险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宁 《决策与信息》2011,(7):267-268
约束性假设指中介或企业为向投资者确保履信而承担一定的成本或负债,从而使其股票以较高的价格交易。约束性假设被用以解释各国的上市公司选择跨境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面上市,基于市场分割假说的研究表明,跨境多重上市可以克服国际投资壁垒,分散投资风险,然而现在研究暂无法证实跨境多重上市与信息不对称风险减轻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传统度量流动性风险的方法是计算股票的平均流动性水平,近年来逐渐考虑到了流动性的波动性,对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更加接近实际.本文在以上两种衡量流动性风险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横"与"纵"两维上的新的流动性风险测度模型--流动性"成本-风险"矩形和等流动性风险曲线,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07只A股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全面真实的测度股票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自美国社交网络巨头Twitter企业成功上市以后,该企业的股价表现便成为了众多互联网企业密切关注的对象,并且将此作为日后其他互联网企业IPO(首次公开募股)的重要借鉴。观其现状,IPO无疑是促进企业获得更为广阔可持续发展空间的良好契机。然而,机遇与风险永远并存,这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也同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本文便阐述了IPO及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且以部分互联网企业为例,分析了其上市现状。希望借本文内容,能够促使互联网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继2011年绿大地欺诈上市案后,风波尚未平息,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再爆财务造假丑闻,而这次事件的主角演变为深交所创业版旗下的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频发的财务造假乃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定时炸弹",时时威胁着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真实性,那投资者如何识破上市企业的虚拟利润,便变得十分重要。文章以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为例,着重分析创业板上市企业利润泡沫的来源,并对此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14,(8)
正中国企业赴美,悲苦自知因为国内证券市场实行审核制,门槛过高,不少上市无门的企业纷纷赴美上市,意图实现"赚美国投资人钱"的财富梦想。然而,2011年中国企业开始了"梦魇"。一个被称为中概股危机的"幽灵"开始在美国股市大肆做空。作为世界上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有效地进行资本运作是电信业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进入国际电信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资本运作呈现出规模大、困难多,海外上市风险大等特征,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提高内部融资意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风险、拓宽资本运作途径,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我国风险资本配置的规律和趋势,研究风险资本配置对风险企业成长的影响。得出:通过对注资阶段的博弈分析,风投机构更倾向于投资风险企业的后期阶段,但风险企业在种子期和扩张期获得风险资本更利于其成长;投资期限在一个合理区间范围内越短,资金的利用效率越高,越有利于企业扩张;行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决定了风险企业的资金需求额度。对单个企业来说,风险企业的成长与风险资本规模呈"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佳投资额度。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企业而言,纳斯达克就像新大陆,上市正如满载希望与梦想的"五月花"号,通过上市,中国企业将能更好的耕耘纳斯达克这片热土。关于上市目的,有的企业曾这样表述:中国企业做不大一是缺人,二是缺钱;要想改善营销管理、内部管理、研发管理,吸引更  相似文献   

17.
有效地进行资本运作是电信业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进入国际电信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资本运作呈现出规模大、困难多、海外上市风险大等特征,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提高内部融资意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风险、拓宽资本运作途径,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代理理论认为解决经理人过度保守主要需要依靠让经理人拥有更多股权.高阶理论则认为企业决策团队的统计性特征与认知将会影响企业的风险行为.文章通过整合代理理论和高阶理论,为预测企业风险行为建立了更精细的模型.利用中国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上市企业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具体而言,任期异质性会抑制企业的风险行为,职能异质性则会促进企业风险行为.与代理理论预期的相反,发现增加管理者持股比例,将会降低企业风险行为,并且这种抑制性作用也体现在降低职能异质性对风险行为的正向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19.
雷振华  姚娜 《经营管理者》2013,(22):196-196
中小板的推出,使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获得新的融资渠道,非常有利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但是,证券市场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特点与成因,研究了中小板上市公司应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中小板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增强其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承包的国际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国内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项目风险也越来越大。怎样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建筑企业在承揽国际施工项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并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的论述了应对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