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易发的转型时期,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尤显紧迫和重要。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管理创新,并取得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如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力量分散、手段方法落后,管理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历史欠账太多,财政投入不足等等。"十二.五"期间,各地政府应更注重社会管理的创新,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要充分整合基层、社会组织、公众等管理资源,加大财政、人才、信息共享、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投入,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相似文献   

2.
依循整体性治理理论进行审视后发现,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存在"职能碎片化"、"责权碎片化"、"协作碎片化"、"公共政策碎片化"等问题,需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再造组织结构"、"推动协同治理"、"改善决策机制"4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整合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4,(45):22-23
正目前,我国已进入重点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阶段,社会组织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同时,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政府必须发挥社会组织尤其是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功能,通过社会化的力量动员和开发社会资源,使其从事政府兼顾不到的公共服务。在这方面,内蒙古包头市在实施促进政府服务功能转变工作的进程中,选择政府购买服务,将部分专业社会服务职能委托给了"汇美社工服务中心"来执行和完成。这种由"政府主导推动,机构自主动作,社会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苏州工业园区将政府"掌舵"与社会组织"划桨"合理分开,盈利性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之间合理分工,通过园区社区管理理念、体制创新,使社区管理绩效提升明显,园区经济科技发展软环境明显优化,园区各方面事业科学健康发展,基本实现了国家、市场和社会互动合作、协同共进的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治理秩序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社会治理创新成为一种必然,而机制创新则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应包括四个维度——权利、利益、互动、价值。理由有五点,第一,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必须保证公民权利;第二,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离不开利益分析法;第三,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第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需要群众价值认同;第五,四个维度辩证统一于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但目前社会治理机制创新面临一些矛盾和挑战,如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矛盾、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的矛盾、政府推动与群众认同的矛盾等。对此,必须严守法治底线,从四个维度依法进行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即权利的维度:以公民权利为前提,推动社会组织及公民依法参与治理;利益的维度: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引导社会组织及公民进行利益表达和维护;互动的维度:以互动协商为基础,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秩序;价值的维度:以培育法治文化为目标,增强群众对依法治理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治理改革开端的公司治理改革,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与之相比,社会组织的治理改革起步较晚,仍呈现高度"行政依附性"等行政型治理特征,难以适应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改革的深化和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社会治理变革的双重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由行政型向社会型的治理转型。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治理是建设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时代,在政府直控型社会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的职能分别被行政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8,(9):12-12
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表现为个人关系、成员身份、社会网络和信任关系,其中核心要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社会的普遍信任是和谐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基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政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燕继荣教授近日在《学习时报》撰文提出,构建民主与和谐社会,需要政府"投资"社会资本。而民间组织作为社会成员的组织机制和行为规范的供给者以及社会交往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统筹优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玖平  刘雪梅 《管理学报》2009,6(12):1622-1630
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城镇和农村原有的社区基本被破坏甚至毁灭,通过对灾后社区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找出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关键问题。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据统筹优选的思想与方法,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最少精力,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取得最佳援助效果为目的,分析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解决思路,构建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基本框架,提出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统筹优选模式。该模式包括灾后心理评估体系和灾后社区心理援助过程2个方面,前者由灾后心理评估和援助效果评估2个部分组成;后者包括初期心理援助、中期心理援助和长期心理援助3个阶段,分别从援助主客体、援助内容和援助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对地震灾后社区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9.
策划人语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五年来,从理念到行动,从尝试到常态,从局部到全国,社会管理工作已经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救助     
《领导决策信息》2008,(21):55-59
5月15日卫生部发布了《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计划"启动。该计划是汶川地震以来提供专门心理援助的服务项目,由中国青少年社会服  相似文献   

11.
许小君 《经营管理者》2014,(16):161-162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关乎社会安定与和睦。保障人们就业的权利,帮助人们获取就业的机会、提供就业的服务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事务。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组织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体制空间,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可以为政府组织分担,而且在某些公共事务的处理上,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相比更有优势。所以本文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解释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社会组织对解决就业问题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并且进一步提出政府发展社会组织以促进就业的举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承认,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造成了冲击和挑战。社会管理体制和技术的创新,允许辽宁省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综合志愿服务、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参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和加快基层民主进程,补充政府能力和资源的不足,实现良好的治理成果。为了确保辽宁省非政府组织继续健康发展,并积极地服务社会、参与治理,需要从社会治理的制度支持和非政府组织的主体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组织参与维护社会稳定概述 社会组织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向政府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反映社会公众的独特需求,弥补政府的不足与缺陷,提供合理化的改革建议与发展意见,并且投入相应的力量帮助社会中有需要的人群的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与投入精力的多少会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社会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非政府性等特点,对社会服务、沟通协调、化解矛盾冲突等都具有新的认识,也保障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随着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的提升,政府的管理范围与管理能力逐渐下降,众多社会问题逐渐暴露,政府根本无暇顾及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资源的协调与配置主体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分析我国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探究了我国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政府管理方式落后、多元参与路径短缺和社会治理保障滞后等多个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在社会治理中,要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和促进社会公众多元参与,从而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和民众的桥梁与纽带,其健康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注定会成为政府"名副其实"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支持和社会行动凸显的有利环境下,自身固有公益属性的复合型公益网络可以以社会公益组织为轴心,触及不同的社会需求群体,在资源分配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使社会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与公平。以“太阳花”为代表的南京江北新区残疾人公益组织以推动空间区域分配和群体资源分配为抓手,建构了以生存空间拓展为基础、资源编排为手段、行动建构为策略的公益发展复合路径,推进了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市场支持体系合作关系的发展,整体提升了公益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组织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社会组织存在成长制度空间狭窄、行政化色彩浓厚、管理失范等问题,阻碍了社会组织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为此应转变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认识,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的政社(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互动关系,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优化政社之间的资源配置结合起来,研究探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新机制,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共服务多样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哈尔滨市在社会组织履行职能过程中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尝试、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充分考虑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重点领域分步实施,实现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19.
微观治理(以下简称"微治理")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微治理有助于培育社会治理的核心要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微治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控政府和社区、顶层设计与社区探索之间的关系,积极指导和提高组织能力。推动微治理,需要将立法与释法有机整合,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借鉴发达国家社区治理的经验,提高城市社区发展品质。  相似文献   

20.
殷民娥 《决策》2012,(12):14-15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到十七大以来,党多次重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对整个社会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安排,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增加一项"法治保障"。这些重要表述和主张深刻证明,我国的社会管理将由过去更多地强调政府的主导型角色转变到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意愿的充分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