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必须弄清楚"本"是何意.在哲学语境中,"本"具有根本、根据、主体、目的的意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根据、主体、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理解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本文拟对“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哲学内涵和现实依据作以深入探讨,以对我们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在中国的当代语境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科学依据,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显性的哲学话语和实践观念。深入分析“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存在理由和理论根基,有助于我们切实把握“以人为本”的真实内涵,并对“以人为本”在中国的当代语境中何以可能保持清醒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要求。从价值论视域审视“以人为本”,其哲学意蕴在于:创造价值是人存在的意义,人的需要是人创造价值的动因,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用哲学的理念把握社会,是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而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同时,以人为本和唯物史观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等也是一致的。可以说,唯物史观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已存在,以人为本的词汇也在各个领域被广为使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及语境中,以人为本的概念却具有不同的内涵。在近年来关于以人为本的宣传和解读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一:有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没有区别以人为本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从而也就不可能真正揭示出科学发展观语境中以人为本概念的特定内涵,不能真正把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概念的本来意义。这不仅造成了对以人为本概念理解上的误区,难以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之所在,而且也影响了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和落实。所以,有必要研究各种语境中以人为本概念的不同含义,并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出科学发展观语境中以人为本概念的特定内涵及其巨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社会发展所引发的发展困境引起人们对发展的反思与批判,从而也引起发展观的转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这种转型的当代表现。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如果把“以人为本”当作人类中心主义的同名词,这样解读“以人为本”显然已无法适应新发展观在价值变革上的需要。在生态世界观的视界下,对“以人为本”提出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对“以人为本”思想科学而丰富的内涵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的含义;“以人为本”是指“谁”以人为本即应明确“以人为本”的主体是谁;最后关于“以人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将人的价值设为社会发展的衡量尺度和价值导向,使"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赋予"人"在现阶段更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实践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考察"以人为本"的哲学本质及其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和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伟大"中国梦"的提出,既是将"以人为本"之"人"作为最终实现的依靠力量,同时也将"以人为本"之"人"作为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对"以人为本"之"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根本理念。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解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并在这价值目标指引下并不断创新,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人本价值取向,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改革开放传入我国以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哲学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研究方式和价值立场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向服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上来;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缺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观点的必要了解和科学定位。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实现价值立场、研究方式转换的同时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增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展开平等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13.
1956年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在经历长期曲折的过程后出现历史性转折的一年.正是适应这一转折,复旦大学和其他重点大学在这时新建或重建了哲学系及所属西方哲学(包括现代西方哲学)学科.1957年的反右运动使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风云突变,"文革"时期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再次中断.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哲学学科研究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重建、抛弃简单化的批判模式而转向客观求实的研究、探索怎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相结合三个主要阶段,在研究队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获得了重大发展,但尚有不足.对现代西方哲学,需要进一步从个案和整体上加以探究,经过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沟通,达到既吸取其积极成果,又超越其局限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三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哲学论证,其主要内容是方法论,它强调主体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体现了科学与价值、真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哲学界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三者之间的互动.本文首先对现代性作了新的理解,分析了现代性的反思性与反思现代性,指出它们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建立理性现代性的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其次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建立理性现代性中的作用,从而论证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互动空间.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应当在客观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理论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转换非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和脱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价值立场,是客观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前提和基础。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哲学和社会运动的关系是我们客观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运思逻辑的关键,强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解决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出现的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纪之交正面临着许多重大课题。根据建国50年来哲学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实现主题多样化、道路民族化、风格个性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大力提倡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方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希望本体论和实践一元论一步步地冲击了传统体系的自然本体论,一重重地阐发了马克恩哲学的原本精神;我国哲学改革中提出的社会关系本体论、理想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从不同侧面阐发了马克思哲学的丰富思想。所有这些,经由实践本体论的提炼和综合,使实践本体论成为最富成果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代人权中的发展权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人权视阈下发展权的中国式表达。对中国少数民族而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其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是促进中国各民族繁荣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发展实践一直以来就是不断促进人权的实践,不断探索保障发展权的实践。大量数据和事实说明,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是在国际人权保障视阈下的发展,其发展权还在不断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我国后 ,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它的代表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时至今日 ,这一过程并未完结 ,反思历史经验 ,摆脱与科学缺乏沟通、对政治过分依附的思维惯性 ,开拓创新 ,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