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四条后山诗话,并见于黄山谷的集子。其中一条见于《山谷集》卷二十六,另三条均见于《山谷外集》卷九杂书类。早在南宋初,胡仔在编《苕溪渔隐丛话》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怀疑是误编。但至今无人加以考辩,兹逐条予以考释。 第一条。《后山诗话》云:“余评李白诗,如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吾友黄介读《李杜优劣论》曰:‘论文正不当如此’。余以为知言。”(《后山先生集》卷第二十三)而山谷《题李白诗草后》云:“余评李白诗为  相似文献   

2.
<正> 考潮州刻书,似可上溯至唐。《唐集叙录》载,朱熹校《昌黎先生外集》题识云:“惟只夏卿以为《明水赋》、《通解》、《崔虞部书》、《河南同官记》皆见于赵德《文录》,计必德亲受于文公者,比他本最为可信。而李汉不以入集,则疑凡外集所载,汉亦有所未得,未必皆其所不取也。”又,方崧卿(莆田人,宋孝宗时尝知台州)撰《韩集举正》淳熙己西(1189)刊于南安。此书一出,传为善本。方自序云:“校订韩集,旁取赵德《昌黎文录》……参互证征”。又,宋本《五百家注释韩昌黎全集》之“韩集所收评论诂训音释诸儒名氏”,开列唐代姓名之三便为“天水赵氏,名德,编集韩文,号《文录》,有序”,之四为“陇西李氏,名汉,字南纪,编集并序”。又,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三》有云:“杭本(指嘉佑七年杭州刻本)并无目录……赵德之序文录列于李汉之先。”据以上引文,可供证征者三:  相似文献   

3.
杜牧的诗,现有《樊川文集》四卷,《外集》、《别集》、《樊川诗补遗》、《樊川集遗收诗补录》各一卷,共八卷,五百二十四首。在这五百二十四首诗中,除本集二百六十七首可确定是杜牧的作品外,《外集》、《樊川诗补遗》,疑信各半,《别集》和《樊川集遗收诗补录》,讹伪的情况更为严重。《外集》以下各卷中,见于许浑、赵嘏、张祜、薛能、刘得仁、李商隐、王建、李白集的诗作,达六十四首。还有一些诗,也大可疑伪。前人和当代的学者作过一些订正。现就樊川《外集》、  相似文献   

4.
<正> 《稽愆集》原为明代嘉靖间兵部尚书翁万达自编的书信选集,原书早已散佚,只存序文一篇,现在我们看到的《稽愆集》四卷,是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翁子光先生重辑本。这个辑本,旁搜博采,精心校雠,其材料来源于几种翁万达文集的原始刻本,如邹刻《翁东涯文集》、翁刻《东涯文集》、《潮州耆旧集翁襄敏集》等,还有子光先生家藏手抄《东涯集外遗文》。其中邹刻本十七卷为翁万达的同年至交又是儿女亲家邹一山在翁万达卒后不久  相似文献   

5.
韩愈集卷十四(涵芬梅影宋本《新刊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本文所引韩愈诗、文均依此本,以下简称《五百家注》本)录有张籍与韩愈往还书信四封。张书主要是建议韩愈著书以攘佛老,并对其“多尚驳杂无实之说,”以及喜“为博塞之戏”(《致韩愈第一书》)一类“远于理”  相似文献   

6.
《东坡诗话全编笺评》前言王文龙(一)从现存资料看,《东坡诗话》之名初见于《诗话总龟》前集。《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载《东坡诗话》1卷,《郡斋读书志》小说类则作2卷,称好事者据苏武杂书有及诗家者集成。元人陈秀民编《东坡诗话》《学海类编》本作《东坡诗话...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杜牧小传》云:“樊州诗四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樊川诗四卷,加上外集一卷,别集一卷,明明只有六卷诗,何以编为八卷呢? 经检核,《全唐诗·杜牧集》前三卷,与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以下所引《樊川文集》,均用此本)前三卷所载诗同,编次与《樊川文集》亦同。不  相似文献   

8.
陈杏珍、晁继周同志点校的《曾巩集》,一九八四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了,这是曾巩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在《曾巩集》中,点校者除辑录了各种版本的《元丰类稿》中的全部诗文外,还精心地辑录了曾巩散失的诗文多篇,计有:佚诗三十三首,佚词一首,佚文七十八篇。由于年代久远,曾巩仍有些诗  相似文献   

9.
杜牧的诗,现有《樊川文集》四卷,《外集》、《别集》、《樊川诗补遗》、《樊川集遗收诗补录》各一卷,共八卷,五百二十四首。在这五百二十四首诗中,除本集二百六十七首可确定是杜牧的作品外,《外集》、《樊川诗补遗》,疑信各半,《别集》和《樊川集遗收诗补录》,讹伪的情况更为严重。《外集》以下各  相似文献   

10.
“推敲”一词的来历很有趣:传说以苦吟著称的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几引《刘公嘉话》)。因为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的姊妹编,旨在通过对元稹散文作品的全面整理及深入诠释,为读者提供解读元稹的可信文本。与已问世的诗歌卷相配合,元稹现存作品大备于此。本书收录的290篇作品主要来自宋人辑录之《元氏长庆集》六十卷,其余见于《文苑英华》、  相似文献   

12.
一《东坡志林》,又题《志林》,是苏轼的一部笔记文集。这部书传本不一,有一卷本、五卷本和十二卷本,较常见的是五卷本。各本内容互有出入,有的甚至歧异很大。例如南宋人左圭辑《百川学海》所收《志林》一卷,存史论十三篇,与明成化刊本《东坡七集·后集》卷十一所录《志林》十三首同;清人马俊良辑《龙威秘书》五集所收《志林》一卷,则纯为笔记小品。通行  相似文献   

13.
韩愈集嘉祐杭本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已经失传的宋代韩集校本嘉杭本 ,结论是 :方崧卿《韩集举正》校语中引用的“吕本”及《举正叙录》中提及的“浙本”、“今浙本” ,也就是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所说的“嘉杭本”。  相似文献   

14.
蔡镇楚专著《诗话学》和论文《唐人诗格与宋诗话之比较》谓李淑《诗苑类格》、李邯郸《诗格》是两种不同的唐代诗格著作;《中国历代的话选》谓《诗苑类格》佚文仅《诗人玉屑》录存三条。本文针对这些错误说法提出:(一)李淑《诗苑类格》和李邯郸《诗格》是宋代著作;(二)它们是同一著作;(三)《诗苑类格》佚文还为《类说》、《记纂渊海》、《事文类聚》、《困学纪闻》、《小学绀珠》、《南溪笔录群贤诗话》、《诗林广记》等录存,除去重复,计得八条;每条佚文除有文字校理外,对出处、原作者等问题也作了考察、说明。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上级指示,山东新华印刷厂和山东师院中文系承担了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佚文)》1928—1936年部分的注释工作.现从初注稿中选载五篇,供参考和征求意见用.文中的"体会"部分不是注释本所要求的内容,系注释组为本刊所增写的.  相似文献   

16.
卢仝是中唐一位以诗风险怪著称的诗人,是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卢仝死于“甘露之变”一说,不见于唐史,亦不见于卢仝同时代人及晚唐、五代人的诗文,直至入宋以后,始有记载。而影响最大的,当推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卢仝传》中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7.
《全宋文》及诸家补正之外,仍有数量可观的两宋佚文全篇或片段散落在传世文献之中。通过以方志为主体的文献调查,可据以辑补两宋佚文15则。诸文或为两宋名家如余靖、蒋之奇、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集外佚文,或为两宋帝王御制赞铭,或为《全宋文》未著录作者之文,皆有资于作者生平的考证。  相似文献   

18.
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人.行三十五.《旧唐书·高适传》未载适字,此从《新唐书·高适传》.适一字仲武之说,始见于宋人.盖误以编集《中兴间气集》之高仲武与适为一人之故.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卷四下著录《高适集》云: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中兴间气集》云:高适字仲武.此集所谓高仲武,乃别一人名仲武,非适也.”晁陆虽误以  相似文献   

19.
从讨论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对传播《顺宗实录》的意义入手,可以对《顺宗实录》之撰进、删削、初入韩集之时间,以及版本流传、得失争议等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袁凯曾自编其诗为《海叟集》四卷,明清两朝有多种选集与全集传世。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明诗》,亦收录了《海叟集》与其集外诗。出于各种原因,袁凯诗集存在漏收与误收情况。其集外诗所收录的一首诗歌,亦可从图画文献中得到印证。借助目前较为丰富的明清各类相关文献,可以对袁凯诗歌进行辑佚、考正与考误,此项工作对于袁凯基础文献整理,大为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