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类人:他在乎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别人高兴他就高兴,有时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让别人高兴。而最后呢,他们却被称之为愚蠢,很少人能够视他们为知己,这是为什么呢?再来举一个例子。现如今的社会中,无数的妈妈们为了自己孩子,不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她们放弃自己享受人生的权利,一步一  相似文献   

2.
佚名 《公关世界》2010,(6):57-57
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句话,我坚信不疑。我想没有人喜欢去仰望,都会在心里为自己定位一个高度,努力去达到。人人渴望成功这是最正常的。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人总是习惯看到别人成功后的辉煌璀璨,却容易忽视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一个管理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一个人印了名片当上总经理之后,你会发现他开始抱怨别人,似乎管理就是管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且只要管理不好就是别人的错,炒人、骂娘、与同伴勾心斗角,反正自己没错。实际上,一个人群行为的发动者是它的组织者,也就是董事长、总经理,目标是他们定的,组织架构是他们定的,牢牢把握主动权,所以所有的责任都应该归在他们身上。管理者的行为是第一重要的。就像发牌者和接牌者的关系,发牌者有  相似文献   

4.
您千万能不要认为,“口若悬河”就能胜出,“口吐莲花”就可服众,您也千万不可认为“有理能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在现实的生活和交际当中,“口若悬河”只能让人讨厌,“口吐莲花”只能让人全身发麻,“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一种固执,是一种死板。真正能够“受用”的,话不在多少,而在于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将自己的一腔激情变成别人的激情,  相似文献   

5.
梁枫 《公关世界》2008,(8):23-23
作为一个领导,如果想让别人用自己的旋律来演奏乐器的话,必须理解人的情感模式。要领导一群人、一个团体,你如何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让人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方面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怎样才能发挥你员工的最大潜力呢?这些员工希望有什么因素刺激他们工作,他们希望有一个好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爱到痛外     
过了三十岁,大家都很少再提爱情,仿佛再说就太 矫情了。同学朋友到一处,说的是老公、孩子。男人吹得是自己的事业和老婆,没有人说爱情。那次同学聚会也是这样,大家嘻嘻哈哈地笑着闹着,说当初为什么没有追求谁,说为什么没有以身相许私订了终身,但是没有一个人和他们俩闹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沉默是金,倾听为玉。但多数人恐怕都不太理解其中的玄机,因为人们大都喜欢讲话而不愿沉默,更不善于倾听。 其实,倾听与讲话一样,都是重要的交流思想的方式,只是倾听没有讲话那么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倾听式的交流是平淡的、从容的、潜移默化的。倾听不但是你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别人对你的信任。相对于巧言善辩的讲话者,默默无闻的倾听者似乎更为高明。因为他们似乎只需要随便听听,就可以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看重。让人听你唾沫横飞、滔滔不绝地讲两个小时,他不一定会对你表示赞赏;但你若是耐心地听别人讲了两个小时,他一定…  相似文献   

8.
史迪文 《现代交际》2006,(12):25-25
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还有一句著名的话叫:雄辩是银,倾听是金。中国人则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济世名言。  相似文献   

9.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每次哥哥考试拿了第一,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  相似文献   

10.
高陶 《中外书摘》2010,(11):9-12
《论语》里有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你不了解别人。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相似文献   

11.
自己当上了别人的上司固然是件好事,但也有很多人发现从此以后自己的人际关系也逐渐变得生硬起来,而检查自己又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原因在哪里呢?那么就请你反省一下,看看有没有在无意中犯了下面的这些错误:一、以自己的原则会要求别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处世原则,而且往往认为自己的原则是最合理的,并希望别人也能够服从你的习惯。当大家是同级身份的时候,因为彼此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所以还能“求同存异”,但如果你是别人的上级,就往往会觉得别人的习惯,特别是工作习惯”不合理,减低了工作效串”,并“理所当…  相似文献   

12.
盲从     
盲从,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做某件事情时盲目跟从他人,毫无自己的主见。这一人性弱点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到商店买东西,面对琳琅满目的货物正不知如何选择时,忽然看见一大堆人围在一个摊前抢购,自己便也挤上前去,不管是否需要,先抢得一个再说。这是典型的盲从症,做事不思考,跟着别人行动,没有明确的目的。 盲从者的思维也是很简单的,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想法,不管事情对与错,大多数人的建议就是他们的建议。鲁迅在小说中描写的一帮看客,就是典型的盲从者,他们的形态是典型的盲从者…  相似文献   

13.
佚名 《现代交际》2008,(4):44-44
一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不能离开朋友。然而有的人却为没有人肯和自己交朋友而苦恼。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他人愿意结交的朋友:要持友善态度;不会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相似文献   

14.
性格内向的人,一般都为自己不善于交际而苦恼。由于性格内向,他们大多落落寡合,不引人注意。他们虽然也有和别人亲近的意向,但性格上的固步自封、畏首畏尾,使他们缺乏主动性、进取性,因而,性格内向的人大都不善于交际,也不会交际。不是他们愿意这样,而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被内向性格所束缚,想与别人交往,又怕被冷落。于是,便只好在“躲进小楼成一统”中自怨自艾、闷闷不乐。其实,性格内向的人更希望和别人交际。那么,性格内向的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呢?总的说来,性格内向的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罗碰碰 《现代交际》2005,(12):54-54
在香港,在娱乐圈、在华语流行乐史,林夕既是一个 人的林夕,也是人山人海的林夕。一个疏离的人、一个神 经的人、一个隐现在近3000处歌声后面的人、一个单枪匹 马更新了华语乐坛的人,这个人不可能不是他自己,也不 可能只是他自己。当张国荣在重重心事后幻灭无常,当王 菲在恍惚人间里自演自唱,当黄耀明在奇异世界中春光乍 泄,林夕都在他们之中,就像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镜像,我 中有你,你中有我。  相似文献   

16.
张凯 《伴侣(A版)》2008,(7):30-31
正有意识地牺牲自己而帮助别人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但许多人却在无意识中不自觉地牺牲自己而迎合别人,这些人是失去自我的人。你是否因为别人表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就改变自己的立场?你是否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而感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句俗话说: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知道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这是对那些只知嘲笑别人缺点的人的形象写照,生活中这样的人还真不少。过去我的单位有两位同事,一位姓刘,一位姓邱,为人都极其自私,表面上大家不说什么,但吃了几次亏以后,就没人爱理他们了,他们倒也知趣,平时不大加入大家的行列,有什么事就两个人商量着做。同事们看着他俩出入,严然一对兄弟。说也奇怪,别看刘对别人自私得很,可对邱的帮助可真算得上“无私”了。那次领导派邱去为公司联络旅游事宜,邱得此机会,自然公私兼顾了一番,为自己赚了点实惠。领导知道此…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成绩只是在通向获得成功的道路上走了一半,重要的是还要巧妙地展示自己的成绩。1.构定支柱对出请考虑一下,你在公司里喜欢与哪些人交谈?他们对你抱有什么期望?你有哪些特点能够对你的“对象”产生影响?请注意观察卓有成效的同事的行为准则,并吸取他们的优点。2.利用别人的批评许多营销部门在利用民意调查表,以便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好坏的评价。你也应该了解别人对你的赞扬和指责,应该坦诚接受批评,从中吸取教训。应该学会注意言外之音。例如,如果你的上司说,你干活很快,那么在这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对你的批评。3.在善于显…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有个性的人。然而,没有人天生就独立自主。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在成长阶段一直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就一下子变得独立、懂得掌控自己的人生。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学习和练习,学习自己做决定,练习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作为家长,同样也需要学习,学会放手,学习支持和帮助他们。上海一所颇具口碑的中学校长,同时也是一位妈妈,从女儿4岁开始,就实行一切"听"孩子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到底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0,(34):46-47
精神病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导致人的情感、意志、行为活动产生异常。提起精神病,很多入并不了解,甚至害怕。精神病患者也终身被笼罩在“病人、残疾人”的阴影里,他们生活在封闭、自卑的世界里,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交朋友,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一起工作,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其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似乎成为需要监管的社会负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