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制修饰语是"中"语境句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中动结构"NP+V+Adv"中,Adv为强制修饰语。从认知以及语用的视角对中动句和被动句中的强制修饰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添加否定词、改变时态以及将中动词替换为具有削弱功能的动词的情形下,话语不满足会话信息要求,强制修饰语不可缺失,在添加重音以及添加情态动词的情形下强制修饰语可以缺失;在特定语境下,强制修饰语具备一定的语用交际功能,如劝告、建议、鼓励等。以上结果表明,中动句与被动句在语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归因于二者句法结构的差异与表达事物状态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视角阐释了交际的实质,认为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说话人将要强调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把信息意图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来;对听话人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认知语境进行推理,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文章以关联理论的明示一推理为理论框架,解读了交际中的认知语用推理的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 ,应当认识到言语交际的复杂性 ,通过提高交际者的认知能力 ,培养交际者的情感特质 ,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有目的、有意图的认知活动.言语交际中广泛存在的模糊语言是言者、话语、听者和语境四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综合考虑这四个要素对日常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的认知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提高交际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揭示人类模糊语言的一些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含糊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不容忽视。恰当使用,可使话语缓和含蓄、礼貌客气、灵活有效,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目的。本文从分析语用含义、语用含糊的形成方式、语用含糊的语用功能着手,通过实例阐明含糊语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揭示了含糊语的使用是日常有效交际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认知与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指出这种应用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即认知与教学的关系,交际与教学的关系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外语与母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交际策略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影响交际策略使用的认知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主要可归为两类,即认知能力因素(包括计划与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与控制能力)和认知类型因素(包括分析型与整体型因素和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因素等)。  相似文献   

8.
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得体而造成语用失误。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作为变项参加到整个交际过程之中的。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重合的或然性的存在正是语用失误的隐患所在。对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进行相关的认知语境分析,并深究背后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相关策略,以培养和提升跨文...  相似文献   

9.
现代隐喻学将隐喻的构成方式定义为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具体在日语中的表现为不使用"~の如し/~如"﹑"~のようだ/~像"之类的喻词,取而代之的是用"である/是"、"なる/成为"、"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好像"等动词、助动词来表述,有时甚至连动词、助动词也不用。隐喻不直接地将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作比较,而总是将主体与喻体直接画上等号。本研究旨在阐明日语语用中的隐喻辨识;隐喻句的生成机制认知;隐喻与推量助动词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的认知功能在话语解释中的作用。分析了言语交际中语境选择和语境效果的关系。指出 :言语交际的关键在于言者和听者在认知推理上的趋同性和合作性。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作为言语交际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是说话人传递信息时的语码选择,是表达说话意图的一种方法,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一种体现。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得出语码转换具有人际交流、弥补、强调、解释、标志、排除等方面的语用功能,有助于加强对语码转换的了解,更有助于人们在日常交际生活中恰当地使用语码转换,让交流更为顺畅。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促使多元文化交际日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我们与世界的对话逐渐频繁,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即反映了多元文化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相互交织产生的文化冲突便不可避免。文化认知作为某种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活,思维.语言习惯.价值体系的结合体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没有文化认知,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便无从谈起。正确认识到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影响将深化交际者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语境认知能力,从而有益于动态的跨文化能力的形成,顺利达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 ,包含读者的认知与情感过程。本文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影响阅读活动的认知与情感因素 ;阐述了阅读活动中读者进行的认知与情感过程和产生的认知与情感结果及其认知与情感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英语名词短语是语言表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名词短语作为语言表达式的一个断面,它的中心语与其修饰语之间是中心信息与边缘信息的关系。修饰语的产生是人类在联想思维的作用下,根据中心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不同程度激活的结果,激活的程度和方式决定了修饰语所处的位置。随着认知方式的变化,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时有发生。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交际的各个层面,如语言表层、文化、思维等。其次,作为心理认知活动,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交际者依据自身的认知语境系统对交际中相关信息做出对比、分析、判断,这就要求交际者通过语言对比、文化积累、思维训练等方式完善认知语境的网络系统,由此实现规避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歧义现象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就语法教学中经常碰到的修饰语中的歧义现象 ,试作归纳和分析 ,以求比较准确地描述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进而提高语言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认知过程中的情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并非绝对的主观性,它通过对客体的价值评价在更为深层和潜在的关系上揭示客体的本质、结构和属性。人的认识的萌芽无一例外地是从情感开始的,它以体验的方式直观对象,凭籍主体的主观感受对对象作出预见性的判断。体现情感的预见性的美感不仅激发着科学家探索未知领域的认知欲望,而且常常比知识或理智更直接地引导他们走向真理,也指导着思想家们对社会现象的把握。情感还决定着认知过程的选择性和方向性,对客体信息执行着价值判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悬垂修饰语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简便实用的判别和修正悬垂修饰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中,对熟语的认知过程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熟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差异,二是理解熟语与隐喻的关系,三是理解熟语的语用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交际能够反映语言的现时性和现场感,是即席话语,其通常是由两个系统所构成:主体交际系统和附属交际系统。而本文主要从插入成分、修饰成分、并置成分和伴随语言成分等四个方面具体例证和分析附属交际系统的语用功能,旨在揭示其对主体交际系统所起的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