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的共同实施,为中俄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这不仅带来两国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且也提升了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远东开发与华人华侨(1860—194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过程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发展状况。研究经济开发时期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的历史,对于研究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研究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历史交往问题,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建立远东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营造国际化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政治精英意识到,苏联时期积蓄的强盛国力正在缓慢消减,俄罗斯需要新的发展范式。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发展的新范式和21世纪俄罗斯恢复其强国地位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开发东部的现实有效途径是与中国开展大规模生产合作和经贸合作,其中生产合作是中俄两国合作关系中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一轮“峰值期”即将到来.在此新形势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也迎来发展新契机:中俄关系现今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两国高层重视双边区域经贸合作、中俄两国各级政府给予积极支持、双方贸易通道不断完善、人民之间情感基础日益坚实、俄罗斯“入世”带来新机遇等,四川省应抓住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四川省位优势,转变对俄开放合作理念,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加强贸易通道建设,互设经贸合作区,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俄石油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久未妥善解决的问题。国家的能源架构、所有制形式、外贸政策是其国际石油合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俄罗斯石油改革历程的阐述,剖析了中俄漫长多变的国际石油合作进程,提出了加强中俄石油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中俄图们江区域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国家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当今世界和平、合作、包容互鉴、互利共赢是发展总趋势.中俄有合作的共同政治文化基础,文化血脉相通,合作心心相印;图们江区域中俄合作是东北亚“和平之锚”,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宝地,它与亚洲的东北亚毗邻,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一地区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冷战后,俄罗斯政府制定了远东发展战略。特别是普京总统执政以后,进一步提升了俄罗斯远东的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经济上与国际合作,促进远东地区龙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政治上增强国家的凝聚力,防止远东去俄罗斯化;军事上,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保障远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通过这些战略措施的实施,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前景将十分乐观,并将对俄罗斯的振兴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程度比较低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 ,随着东北亚地区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上升 ,促使俄罗斯更加积极地谋求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这为进一步提高中俄经济合作水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俄罗斯在目前中亚地区的互动中,体现出一种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的复杂态势。机制的有无及其演变过程,对中俄等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复杂竞合关系有重要影响。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运转,促进了中俄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和在应对美国干预中亚国家内政问题上的合作,却无力有效缓解中俄在传统安全与促进上合中亚成员国经济一体化问题上的分歧。在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过程中,除了双方利益的趋同或分异,上海合作组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的聚合性和离散性效果,同样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及2007年将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将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两次重大活动不仅加强了两国文化交流,同时预示了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合作将更加密切。沿边地区,尤其是位于中国东北部边陲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应当以中俄两国加强经济合作为契机,以现有开放口岸为依托,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将有利于提高呼伦贝尔市与俄毗邻地区的经济、科技在国际的竞争力,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1.
"大符拉迪沃斯托克"规划以其鲜明的区域优势成为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城市集群化、工业化和国际交通一体化的发展途径,实现在滨海边疆区南部建立一个面向亚太地区的国际合作中心的构想。同时,鉴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图们江区域开发空间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大符拉迪沃斯托克"规划的启动与实施必将对俄罗斯及整个图们江区域开发活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俄贸易中,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都将对方视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贸易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对于贸易关系而言,更重要的是考量双方贸易的相互依赖程度及其对称性质。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对我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的贸易进行考量,发现其相互依赖程度很高,但却是非对称的,中国东北地区具有更大的脆弱性依赖。为此,建议中国东北地区加快调整贸易结构,转变贸易方式,建设对俄贸易支持保障体系,推动与俄远东地区贸易关系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图们江下游地区比邻俄罗斯和朝鲜,在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图们江区域经济政治环境的改善和地区合作开发步伐的加快,以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管道建设为契机,引进石油资源,建立能源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千万吨炼化项目,对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迅速确定了对欧盟合作政策,其主要战略目标在于,促进俄欧经济关系的发展和自身实力的恢复强大,有效解决广泛的双边关系及国际问题,帮助俄罗斯改善和提高国际地位。合作政策具有寻求与欧盟发展全面合作、坚持国家利益和独立自主原则、高度重视并参加合作机制建设等重要特点。该政策面临着一定的实际困难,其发展前景取决于俄罗斯内外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是俄罗斯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因中央财政预算赤字和下拔资金的缩减、税率过高等因素,导致俄罗斯远东工农业生产持续下滑、地区总产值下降、消费指数过高、通货膨胀严重、人口大量流失等诸多问题。为探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俄罗斯远东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更新老化设备,建立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同时积极扩大就业,改善住宿和交通条件,提高居民生活福利,这无疑为中国图们江区域开发与合作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与苏联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张鼓峰事件 ( 1938)和诺门坎事件是日、俄 (苏 )在远东长期矛盾和争夺中国“满蒙”的阶段性组成部分。这两次军事冲突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日苏关系的演变与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外交回归传统的地缘政治和现实主义,以及欧盟的大举东扩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天然利益范围”,人们谈论更多的是俄欧战略性竞争关系而非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以俄周边国家“颜色革命”的爆发为起点,俄罗斯对于部分欧洲国家的“规范性攻势”开始采取反击态度,在对外政策辞令上越发具有规范性色彩。俄罗斯试图以规范性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把它镶嵌于对权力争夺的理解中,并以此在国际舞台上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尝试着“免费搭车”:利用欧盟的制度性框架和有效的政策工具如欧洲邻国政策(ENP)和“北部区域规划”为本国国内特别是西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服务。因此,普京上台以来的俄欧规范性对话既有合作的成分又有冲突的因素,而总体上冲突和纷争大于合作和共识,这也成为冷战结束至今俄欧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阐述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应当走“区域发展、重点推进”的总体发展战略,提出了黑龙江省要以对俄直接投资合作,特别是大项目投资合作为切入点来带动对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并重点探讨了黑龙江省实施对俄经贸发展战略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9.
策略的选择关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质量和效率,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关键在于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升级。俄罗斯是一个极具科技实力和潜力的国家,黑龙江省有着与俄科技合作的地缘优势、文化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历史和现实工作基础。因此,可以从与俄科技合作的视角探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策略。应从战略高度审视利用与俄科技合作改造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视软环境建设;分层规划;分组实施;重点支持若干领域,带动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是资源型省份,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生态恶化以及科技水平落后等问题逐渐显现,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外部引进黑龙江省发展急需的资源和科技。但是,黑龙江省是一个内陆省份,没有出海口,所以俄罗斯就成为黑龙江省进行经贸合作最好的战略伙伴,二者在经贸合作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要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就要加强对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