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贬谪是唐代政治生活与文学创作中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唐代贬谪者在从朝堂贬向蛮荒的命运陡降过程中,在其骚怨情感反应与生活被动适应上,普遍表现出一种真切主动的生命关怀色彩。他们在对生命特质的感性体认、对死生问题的关注、对家园回归的渴求、对亲情的向往、对以超越现实苦难为旨归的宗教情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迥异于往常的生命关怀色彩。  相似文献   

2.
张袁月 《社科纵横》2011,26(1):88-90
"乌台诗案"给苏轼带来了沉重的政治打击,但贬谪生活也成为了他塑造自由人格、实现人生审美化的的契机。苏轼在这期间所作的词中体现出了深重的悲剧意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意识消解模式,而这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又是相通的,从而使苏轼词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超越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具有了超脱的人生境界和深远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3.
杨松冀 《社科纵横》2007,24(4):96-98
李后主词,大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诗词主要描写奢华安逸的宫廷生活,但也还是只有隐性的悲剧色彩;后期诗词主要抒发亡国之恨,具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如果从审美角度来欣赏他的诗词义可以发现他前期和后期的诗词是具有审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诗歌流派、格律与审美的角度对林徽因的诗进行了全面论述。认为,林诗在流派上,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融,在格律方面则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较深。林诗虽不十分注重社会价值,但较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5.
百谪不屈道守直佩仁义——王禹偁《三黜赋》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文丰 《学术交流》2006,(7):144-146
历代遭遇贬谪的文人往往用诗、文的形式,描述其困窘之境,抒发其愤懑之情,表明其忠义之心。王禹的《三黜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赋作开篇点题,概括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一种愁苦无奈的情绪,也是对统治者的无情控诉。其间,用一句对第一次的贬谪结局作了交代,之后再用一句向第三次贬谪的情形自然过渡,从而使文章浑然一体。赋作下半部分,开始的“於戏”一声,尽蕴难言之隐,彻心之痛,而在结构上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用大量事典和语典,阐述自己对于三次遭贬谪的反思。《三黜赋》是王禹“穷”时的心声,是用血和泪写就的精神熠耀、至情至性之文。  相似文献   

6.
韦庄是唐末、五代文坛上一位诗、词兼擅的重要作家.他的诗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唐末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韦庄诗具有和谐之美,具体表现在情感内容上的和谐,即以"衰调写衰代";艺术形式上的和谐主要包括意象运用、情景处理和典故运用以及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和谐,即以清词丽句来写感伤之情,并形成清丽的风格.韦庄诗的这种和谐之美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1):127-130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偏爱大自然,一方面借助大自然的客观景物抒发幽微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以有情之眼观物,从中体悟哲思;她以诗的哀愁征服生命的哀愁,从苦难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在生活的缺口处奏出了最美的音乐;她的诗简洁明净,对音乐性以及审美韵味等层面的艺术探索使其诗歌达到了空灵飘逸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文学意象思维是"物境"、"情境"、"意境"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诗之物境,即了见其象,主体"看到"观照中的一切象,将有机统一的审美意象体系熟视于胸、历历在目;诗之情境,即深入其情,饱含情感地观照"象",作者情感体验的独特性,又会影响其创作意象思维的独特性,情中景、景中情不能与客观之理相提并论;诗之意境,即妙得其真,主体所见之象并不是一般的直观感性之象,而是妙得其真之象,它是生命律动的真诚表现,是溶于情,与象融合的真理.  相似文献   

9.
“人非太上,未免有情。”。这句话最真实地道出了情感于人的不可取消性。诗发端于民间,它最初的出现就是用以表情:情侣间相随相爱的恋情,先民生之艰难的怨情,弃妇被始乱终弃的恨情,男女间相爱不得相亲的愁情。情构成了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发生的原动力。可这种发端于心头、流淌于唇齿、落墨于笔端的自然之情被孔子以删诗之名部分地删掉了,孔子的删诗不惟删掉了诗之篇章,也删掉了诗之本能情感,诗的表情功用被意所替代了,情感中最真挚、最自然的部分:爱恋之情、欢悦之情、愁苦之情无法表之于诗,唯有积压于心灵深处。现实生活里,人面对着春花秋月、行之于他乡异地,回忆起往昔恋情,难免感事伤怀,愁肠百结。生活中人的情感是真实存在的,可传统诗却不允许抒写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情感,它要求表现生活的文学要免于有情。这就是传统诗对生活的背离,对人的背离。  相似文献   

10.
何跞 《唐都学刊》2013,(6):94-98
《红楼梦》第一回进入实境叙事之后叙写士隐一梦、英莲幼年、贾雨村发迹及甄家败亡,在叙事结尾或将结尾处依次插入幻境对联、跛道人诗、雨村对联、《好了歌》。这些诗词韵语使叙事有了节奏分层,在作为承上启下叙事界点的同时,作者也借诗语传达其深在旨意和情感态度,在交代真假的创作本事同时探求真假的存在哲学,感叹故事人物之“应怜”,暗写宝黛钗的差异特点,以佛道出世解悟人生如梦之旨。诗文交融、叙事抒情结合、创作情绪张弛有度,体现了作者血泪创作背后的“辛苦”经营。  相似文献   

11.
唐代出现了大量以直率、热烈抒发内心情感为特征的女性爱情诗。这一与儒家传统诗教相悖现象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一方面,唐帝国开明而开放,封建礼教较为松弛,女性所受封建束缚较少,敢于主动、勇敢追求爱情;另一方面,魏晋南北朝妇女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的重情、率真等气象,又为唐代妇女所继承。  相似文献   

12.
楼艳艳 《生存》2020,(7):0105-0105
诗、画本是同家。中国的国粹——古诗和国画都蕴含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向人们表达了某种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古诗教学,特别是低段的古诗教学中若能“诗“”画”结合学诗词,以诗还画,以画明诗,帮助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诗词,可以在顺利达到理解诗情诗里的目标,还可 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对品析语言,揣摩意境,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较为奇特,以前学界关注较少。这一现象与小说家借诗词传名、传情有关,诗词传名是作者朴素思想的呈现,其主要原因是诗文集出版难而小说出版容易;诗词传情体现了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介入,表现为将自身经历点缀于小说之中,带有自况性质甚至实录性质。该现象的小说史意义有三:明清越来越多有名望的文人关注并创作通俗小说;通俗小说题材多样化催生了通俗小说征引作者诗集的现象,同时文学风气与作家观念又制约了这一现象的发展;小说文体地位提升促进传统观念转变,出现了诗文集收录小说诗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学创作艺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诗经>中都有明显体现.<诗经>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创作中就要采用现实主义精神真实的反映社会.同时作者歌颂、赞颂一些美好事物,或者幻想美好未来,就要采用浪漫主义精神抒发情感.这两种创作精神结合,构成了<诗经>创作艺术的完美体现.而这种两种创作精神是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进步性:现实主义精神让人们真实的感知历史真实.浪漫主义精神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描绘理想的生活蓝图.两类艺术精神结合还可以提高人们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使得人们对天帝、鬼神,不再盲目崇信.局限性:两类艺术精神结合得不够完善,而浪漫主义精神体现得软弱、模糊、不鲜明.  相似文献   

15.
李成军 《学术交流》2007,(4):172-174
义山诗和梦窗词都具有朦胧性,这主要表现在艺术结构上。其特点是都注重章法细密、深厚的情思贯穿于密集并置的意象组合之中,都遵循诗人的情感逻辑,创作思维具有跳跃性。义山诗和梦窗词都是其复杂心情的反映。李、吴诗词均不受时空限制。义山诗和梦窗词物我合一,情景交融,把客观事物转化为诗人情感的化身。义山诗和梦窗词的意象结构在虚实关系上突破双方的界限,或化实为虚,或化虚为实,实现虚实之间的转换和融通,极好地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亦实亦虚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雯静 《社科纵横》2007,22(1):82-83
本文从生活方式、创作心态、写作内容等方面对唐代诗人孟浩然与宋代词人张先进行了比较,论述了他们二人在创作风格上所共有的平淡特色,及其在创作主体、表现手法、艺术效果、诗词境界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位生活于不同时代以不同样式创作的文学家,以相类的创作技巧,使各自的作品均达到了“冲淡”的艺术妙境。  相似文献   

17.
刘昕华 《唐都学刊》2004,20(2):63-66
高凯、牛庆国是西部诗坛 2 0世纪 90年代成名的诗人。他们都致力于乡土诗创作。他们的乡土诗洋溢着对黄土地乡土故乡的爱与情 ,既深染着黄土地的色调 ,亦深蕴着黄土地的悲情 ,既富情感魅力 ,亦具艺术感染力 ,显示出强劲的创作实力  相似文献   

18.
生活方式是物化的文化认同,具有实践的文化品质.不同生活方式包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理想人格追求.唐宋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唐宋诗词将诗词创作推向极致,以唐诗宋词为文化符号的唐风宋韵恰是唐宋文人的生活方式的显现.唐宋文人的生活方式更多呈现出的是文人的雅集活动,并与诗词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来的不仅只是一份“闲情”,这份“闲情”是有着厚重的文化分量的,是“东方文明”的“底气”所在.  相似文献   

19.
张英 《社科纵横》2008,23(4):115-118
敦煌曲子词或抒发报国的理想、或夸耀高超精湛的武艺;或歌颂边疆的将领,或咏叹宝马宝剑,在内容上有浓厚的尚武精神.这与大唐王朝的尚武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北方边塞崇武好斗民风民俗又为之提供了生长的环境和土壤.敦煌曲子词里的尚武精神吸收了前代文学中的精神养料,尤其是北朝民歌对其影响最大.尚武精神又是唐代边塞诗与敦煌曲子词在诗词两种文体中不约而同的表达.敦煌曲子词之后的文人词作大都柔美绮艳,但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作表现了对尚武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王洪臣  任愫 《学术交流》2004,(12):149-152
用以唱和答对的诗词,有和诗、和韵、用韵、步韵四种体式。中唐元、白、皮、陆之后,步韵和诗这种体式越用越多。步韵诗少有佳作,而大多数则平平,其原因就是:步韵害意。解决这一问题,应端正创作态度,摆正韵与意的关系,摆脱步韵的形式束缚,以真挚的情感创造出诗歌美好的意境和深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