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新发展催生了对当代社会历史现实状况进行新阐释的理论诉求.后现代主义以其独特的研究范式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后现代转向,并对西方近代以来确立的历史进步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彻底解构和颠覆了历史进步的总体性、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历史进步的目的和历史进步的意义等核心观念.我们应当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激活、阐释马克思的历史进步理论的思想资源,从而推进对历史进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满族文学史》四卷本的编辑出版,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精神和进步史观.这部著作民族特色突出,体现出民族意识和心理,突出了满族作家在满族文学史、清代文学史甚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该书秉承进步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对初步的民主思想和反封建思想的大力颂扬,体现民族融合和交流的进步历史观.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企业技术进步具有密切关系.为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批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必须根据税收政策环境的变化,针对我国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和做法,完善新时期我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巩固和完善"两项政策";推进增值税转型,把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完善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完善激励人力资本开发的政策;增设低技术污染税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1996—200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决定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本文通过对1996-200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技术进步路径、工业化模式以及制度变迁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指出现阶段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贡献率可以通过制度的变迁实现全球范围内要素的重组、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重点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作为道德秩序的监护者,国家在推动社会道德进步方面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初国家主导的美国道德进步运动,揭示了社会变迁与道德进步的一般规律.而自1949年以后,中国国家导向的道德进步运动,也经历了从阶级道德向公民道德的本质转变以及由社会动员向制度安排的机制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了22个新兴市场国家国家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自由化和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诸如经济规模、储蓄变比、贸易依存等变量后,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对新兴市场国家能源效率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作用,而市场自由化则制约着这些国家能源效率的提高.在1996-2002年样本中,技术进步仍然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经济体制转型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不显著,市场自由化也制约着能源效率的提高.在2003-2009年的样本中,除了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提高了新兴市场国家国家能源效率外,市场自由化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显著为正.无论是石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都促进了其能源效率的提高,市场自由化制约着能源效率的提高,不过,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对石油净出口国的贡献更大,市场自由化对石油净进口国的制约更大.  相似文献   

7.
贺善侃 《社会科学》2002,42(6):62-66
本文认为,社会进步与主体性发展是双向建构的两个方面.主体性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进步是高扬主体性的历史前提和深刻动因,而全球化则是社会进步与主体性发展双向建构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推力.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主体性的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激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谋利.企业谋利方式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生产性的谋利方式表现为技术进步,非生产性的谋利方式与技术进步无关.企业选择何种谋利方式取决于谋利方式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谋利方式在成本和收益比较上的差别决定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秩序.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秩序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技术进步问题的解决迂回地取决于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根据地报纸的整风改版运动是全党整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既为整风务又在整风中得以进步,进步了的党报又推动了全党整风和根据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民生概念的分解,利用2002~2010年西部八省区面板数据,识别技术进步影响民生改善的机制,并对技术进步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多民族地区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并没有有效改善多民族地区的民生状况,反而其负向效应无论在统计意义上还是在经济意义上都是显著的.结合多民族地区实际情况,认为这与多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来源、技术进步的部门、技术进步类型以及当地整体的教育和受培训程度有关.未来多民族地区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发挥技术进步在民生改善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行业层面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行业贸易开放度和外资企业市场导向类型、行业市场化程度、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对外资溢出效应有较大影响.我们要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行业的整体市场化程度,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内资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文 《兰州学刊》2005,(4):281-284
1925年10月创刊于上海的<生活>周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综合性进步刊物,就其宗旨和读者群而言,它是一份主要面向青年大众的杂志.作为一份面向青年的进步刊物,<生活>在其自始迄终的八年里,承继"五四"民主、科学精神,秉持爱国、进步立场,在促进青年进步理想观的塑造和确立,推动社会前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早期<生活>周刊面向青年倡导的人生社会理想主要为个人主义、改良主义,后期尤其"九·一八"事变后,逐渐转向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效应及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这种技术进步是否会对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际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有着双重效应,一方面技术进步会对就业产生替代作用;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还可以扩大就业空间.到底最终会演变为怎样的结果,这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机制的性质以及技术进步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进步主义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席卷全国、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目前学术界对于进步时代新闻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揭示和分析新闻业在进步主义运动中所发挥的舆论动员与推动改革的作用,而进步主义运动对于新闻业的影响,却较少为学界所关注.本文正是基于进步主义运动与新闻业自身变革相互影响的视角,侧重于分析进步主义运动对于美国新闻业转型与制度调整的影响,通过相关史料梳理与比对,揭示美国新闻业如何在进步主义运动中逐步构建起适应现代新闻业的组织形态、职业要求、传播观念与运转规律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劳丹另辟蹊径寻求科学理论合理比较和评价的努力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是,劳丹根据解题和根据进步的两个论证不够彻底,在某些地方止步不前.要克服劳丹在"合理追求"问题上面临的困难,就需要在扩展和明晰"科学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内在进步、外在进步、综合进步、局部进步.拥有一个更加明晰的理论进步观念,就能帮助我们对合法认知态度有一个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较以前的理论评价观,劳丹确实有所超越,但还需要作出这样的改进两种合法认知态度中的每一种都存在两种非常不同的类型,对于认知评价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合法认知态度必须建立在通过增强理论协调力而进步的观念之上.  相似文献   

17.
进步的观念是近代以来最为流行的观念之一,是所谓"现代性"的核心价值与理念.进步观念在近代的降临与科学有关,人们之所以敢于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肯定社会的进步,预测社会的未来,皆因科学这种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数量和质量是可以精确衡量的.近代以来,奠基于科学基础之上的进化思潮对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地支配了我们对革命、创新、民主等观念的诠释与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30年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学术自不例外.在中国学术整体性的进步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其鲜明的现实性和思想性特点,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它在积极地回应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实现了相当大的突破和创新,并推动了整个现代中国哲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坚持男女平等,把培养选拔女干部、提高女干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程度,作为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妇女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和时间相关的角度看,时间向度是进入历史理解的钥匙,这个钥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存在的,但是后来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消失了.其表现为:从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它制造出一套"无人身的理性"之普世的历史社会学公式.它一般地摄纳了对时间的线性理解,坚持目的论历史解释,坚持历史同质主体、同质时间的信仰.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寻找历史变化的持续、向上的进步因素.线性进步的历史,照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是一种吹牛皮者们所从事的事情.结果,历史唯物主义又被带回到在原则上业已澄清的成问题之处!当然,对线性进步的历史观的批判早已有之,我们无须对后现代主义的话死搬硬套,在马克思那里,进步就是有限度的,对历史的唯物主义领会的任务本身就带有对线性历史进步概念的内在限度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