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膨胀型投资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改革前后经济波动呈现出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具有膨胀型波动的特征。消费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贡献远大于投资,而投资的波动是造成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减轻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应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使用,对投资膨胀进行适当抑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膨胀型经济波动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波动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与1978年以前的经济波动不同,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波动表现为膨胀型经济波动。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增长率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波动是GDP波动的主要原因,消费需求增长对GDP波动有“熨平”效应。旨在抑制经济膨胀的宏观政策,必须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之间做出权衡。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投资过度又是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动因。通过考察我国第6个经济周期以来即1977年以来经济波动的历史过程,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强正相关性的结论。归纳投资波动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传导机制后,就加强和改善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投资波动是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投资扩张从总量和结构这两个方面引起经济波动。改革之前,总量失衡的原因在于国家对边际产值的追求,结构失衡则是由于国家追求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所造成的,因此,过去的经济波动都表现为政府行为的变化。改革之后,总需求的波动不再是政府的单一行为,消费扩张成为总需求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结构失衡是市场导向的结果。1982—1989年的经济波动,主要原因是消费膨胀,而不是投资波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波动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国经济波动的性质及影响因素,运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度(GDP的二阶差分)具备随机游走性质;同时分析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因素,从供给角度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分析认为: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解决中国当前的资源瓶颈,最根本的方法是要从促进技术进步、实施全面改革等供给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东西部的出口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后发现,它们的波形对应得很好,而且经过相关检验可知,出口波动是经济波动的原因。因此,如何从外贸体制及其出口市场管制等方面调整出口进而使得经济朝着均衡方向发展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据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南经济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南经济波动实证研究以经济增长率波动为主要考察对象 ,所用考察指标是 GDP增长率。按照“谷-谷”法划分 ,195 3~ 1999年的 47年中 ,湖南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共呈现出 12个周期。纵向上 ,改革前后湖南经济波动的状态特征悬殊 ,波动是由剧烈转向平缓。横向上 ,湖南经济波动幅度大于全国经济波动。未来湖南经济波动的理想走势是 :纵向上 ,保持波动由剧烈转向平缓的趋势 ,进一步缓和波动程度 ,努力实现微波化 ;横向上 ,力争湖南经济波动幅度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9.
试论政策时滞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策时滞就是从政府为实现某种目标,决定实施某种计划或政策到该种计划或政策对经济活动产生实际影响之间的一段时间间隔,导致计划或政策与经济活动之间出现因果不同步现象。经济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利用与控制,而不能真正地消弭波动。只有我们准确地把握住经济波动的规律,才能对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行评估。而政策时滞由于对经济波动产生负效应,导致经济波动出现异常,因而对政策时滞的监控与预警将有助于把握经济波动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确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9次周期波动,主要为增长型周期,经济波动程度逐渐由剧烈转向平稳,周期的长度逐渐拉长。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情况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经济周期将向中周期过渡,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周期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情况和经济周期状态,对我国改革前后的经济周期进行比较研究,并利用谱分解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进行分解,找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隐周期,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经济波动的三角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为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知:开放度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就增加,由此就会导致经济波动的波动幅度减缓,经济的增长水平提高。不论是在我国东部还是西部,增加开放度都会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东部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对西部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增加开放度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的增加,西部要远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率明显下降,但没有引起理论界和政策层的足够重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微观层面的时滞效应、群体博弈理论和宏观层面的蛛网模型理论,结合中国的经济金融现实,从总供需曲线、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解释。我们认为最近10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人口老龄化和投资收益率下降抑制了总供给弹性,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提高了经济韧性,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和改进提高了政策逆调节能力,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波动降低的主要原因。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实体经济波动放缓的同时,金融市场波动却呈现加剧趋势,这对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和防风险攻坚战发出了警示信号。  相似文献   

14.
关于目前我国投资增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历了若干个周期。而只是开始改革后我国经济运行才真正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经济波动的幅度有明显收缩的趋势,不再表现为大起大落的波动,1996年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已实现其预期目...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理解经济波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和迁移行为的影响,对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波动对城镇地区失业率以及农民工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对城镇失业率无显著影响,但是对城镇地区的农民工数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以出口波动衡量经济波动的基准模型显示,如果出口额高于其长期趋势,那么城镇农民工数量将显著增加,反之则显著减少。稳健性检验使用产出波动替代出口波动或差分GMM估计,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这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济扩张期流向城镇,在经济收缩期回流农村,即农村是城镇的“劳动力蓄水池”,它通过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从而屏蔽了经济波动对城镇失业的影响。本研究为奥肯定律在中国的表现提供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6.
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期望在未来能产生收益而将收入转为资产的过程,适度投资增长是扩大社会再生产,保持经济循环顺畅,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投资规模不足,投资率偏低,优先增长失度,增长波动过频,强度过大,是制约河南经济发展,引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短期波动强烈是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型区域的典型特征,经济波动强烈对长期稳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强烈波动及其福利损失的基础上,着重从矿产品价格冲击的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进行解释。通过山西与全国的比较发现,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度高于全国,而且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造成了长期增长缓慢、消费需求不足而预防性储蓄过多、收入差距与失业问题突出等方面的福利损失。对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强烈的原因,研究发现煤炭价格波动是导致资源型省份山西经济波动强烈的原因,煤炭价格波动通过价格直接效应、投资效应、资源依赖效应带来山西经济增长波动强烈。最后指出平抑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波动可以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稳定基金制度调节矿产品成本构成,二是制定资源型区域"负面清单"明确投资领域,三是根源上要实现产业多元化摆脱资源依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经历多次剧烈波动,对于油价波动原因的分析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话题。首先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历史进行梳理和阶段性划分,然后对国际油价波动的结构性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采用SVAR模型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般供给冲击和短期外部因素冲击均会对国际油价波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并不大。相比而言,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超过供给冲击,而且以经济活动指数衡量的一般需求冲击并未造成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这说明,国际油价的异常波动与我国近年来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张锐(湖北省十堰市委党校)中国经济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波动经济,并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且波幅很大,尤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多次出现大起大落,急速扩张伴随急剧衰退。改革时期的三次周期波动与改革前的七次周期波动相比,尽管波动周期有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HRB 335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波动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性能波动的主要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了性能内控达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