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创建“中国诠释学”的问题提出,迄今为止这一概念仍然处在内涵模糊、所指不清的状态,因而我们有必要追问何谓“中国诠释学”。“本体诠释学”即中国诠释学。诠释是把过去的语言意义融入现在的语境之中,或把现在的感受融入过去的语言之中。诠释离不开本体,本体也不能离开诠释,诠释是一种本体性的认知。本体诠释学是中国诠释学的真正形态,本质上表现为以《易经》的本体宇宙论及其演化为范型的理解理论和诠释方法。当代学者的中国诠释学构想有其理论贡献亦存在不足,“本体诠释”具有原初的中国哲学性、普遍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一般哲学史论著中所谓“本体”,是一个翻译名词,同样,所谓“本体论”也是一个译名。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也有“本体”一词,其意义与翻译名词的“本体”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没有与西方所谓本体论类似的学说呢?如有,中国的本体论起于何时?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与中国诗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1.本体怀疑论与怀疑本体论。“本体怀疑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传统诗学虽然不乏怀疑精神,并注重朦胧性、感悟性、类似性和多义性,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体的存在。2.诗的误读与诗无达诂。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因为没有了本意,因此一切的理解都是误解;中国诗学却重视“诗无达诂”理论,即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作出不无道理的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解释。3.语言无意义与意在言外。在后现代主义那里,语言已成为本体,不论它是意义的生成,还是意义的虚无;在中国诗学中,语言却总是工具、媒介,没有语言根本就进入不了文学审美的过程,而拘泥于语言则永远不会达到“忘言”、“忘象”的最佳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
“治理”是中国历史上的固有词汇,大体指管理国家政务的方式方法,并非为西方学术界所发明,中国学术界在理解与使用西方“治理”概念时需谨慎辨别其中的政治底色。理解“中国之治”,须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特质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扎根中国本土实践和原生概念,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演变与具体实践,从而理解实现“中国之治”的关键在于形成“中国之制”,核心是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两个确立”作为新时代重大政治成果,镶嵌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性制度安排之中,必将有力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哲学表达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形而上学均以本体之学为核心。西方哲学有“本体实而不显,现象现而不实”之说;中国哲学则认本体实,现象亦实,因而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论,本体与万物并不分离,且情系人生而为一境界。中国哲学之体悟,乃是人生与道同体之方,并非单纯的认知方法,这便是“爱智”与“闻道”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语言分析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新方法.本文在对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陈述进行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完全隐喻的方式建构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陈述.一、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中国哲学中本体论陈述的理解本体论是英文ontology一词的译名,或译为“存在论”或“存有论”.此词十七世纪中叶开始通行于西方学界,是由希腊文on(存在)和logos(智慧)二字凑合而成,意思是探讨存在的学问.从词源学上看似乎译为“存在论”或“存有论”更合适,因为“本体”与“现象”相对立,本体论似乎只是研究本体的学问,而存在或存有则包括了二者.这里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仍然沿用旧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西哲学对道的不同理解入手 ,试图为中西古代语言观的差异找到原因。在西方 ,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逻各斯 (Logos)与神的隐性统一 ,还是中世纪的“Word”的“三位一体” ,都体现出强烈的神本体论倾向 ,而语言作为神性的集中表现 ,它就是神的现实化。因此 ,西方近代以前的神本体论实际上和语言本体论并行不悖 ,语言在西方具有本体意义 ,语言和道契合无间。但是在中国 ,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自然本体论对语言的重要性只是作了有限的强调 ,认为语言与道之间有差距 ,这种差距甚至要通过“象”来沟通 ,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中国古代对审美境界的探讨。审美境界 ,是以言、象为基础 ,以超越为手段 ,以道为旨归 ,以“游”、“忘”为心理特征的生成性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当中,无疑都有一个最高的审美范畴在统帅着整个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这个范畴是什么?过去我们都毫无疑问地把它归之于“美”,认为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艺术,它的最高审美范畴都是“美”。但是,我们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是颇可怀疑的。我们说西方美学当中的最高审美范畴是美,这一点是可以成立的。西方人确实非常重视这个“美”,他们对“美”的本质不倦地探讨了两千多年就是一个明证。但是在中国美学当中,在中国艺术审美活动当中,是不是也以“美”为其最高范畴呢?笔者以前也是这样理解的,认为美学是…  相似文献   

9.
王路 《中国学术》2001,3(1):235-261
最近几年,我明确主张,我们在哲学研究中不应该用“存在”,而应该用“是”来理解和翻译to be或Sein。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理解西方的语言、理解西方的哲学本身、理解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出发,尽可能不受或少受中国的思想概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直觉或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直觉或直觉思维是基于对世界本体或生存本体的理解,表现出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探究,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西方虽然理性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康德之后,也出现了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证直觉思维的各种思潮,它们注重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唯识论与西方现象学有着共通之处:现象学的主体“意向性”理论与唯识论的“作意”,都提出了意识如何主动实现对对象的认知动因;现象学的“敞开-遮蔽”的辩证结构与唯识论的“种子论”,都体现了本体在意识中显现的过程;现象学通过“先验自我”,唯识论通过“我执”,都达到了对本体的“消解之消解”。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最鲜明的民族品格。中国古代意象诗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而言,我认为,只有以个体主体性为内核,以抒情性主观化意象为表征,并造成主题多义或审美上的朦胧美感效应的诗歌,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意象诗。①本文试图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时代整体,从宏观上概述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共同价值取向。一、回归诗歌本体本体,即存在自身最真实、最根本的实体,而现象只是本体的表现,不是本体自身。西方现代较流行的文学本体论,就是研究文学这个事物的最真实的实体。关于文学本体的认识,现代西方有两…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一些原因,中国古代文论没有引发对“真实”“虚构”问题的讨论,而西方则不同。“文”与“诗”也分别是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两个概念。了解它们的渊源和差异,对于理解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两组重要诗学价值——“真与虚构”和“文与诗”在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中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4.
论王国维与朱光潜的“境界”观杨立民中国传统诗学非常重视文学的本体存在方式,往往都着眼于从文学之言尽意不尽的审美蕴涵方面立论,所谓“意境”、“境界”概念是对文学本体存在方式的一种现象学式的描述与概括,将现代西方美学着重于审美活动中美感经验分析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与法家的“法治”理论分别代表了西方与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最高水平,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形成的原因,不但对于理解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法哲学传统,而且对于建设现代化的法治国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沈从文以高远的眼光穷究生命本体并把握其价值归依,在创作中展示各种生命形式。他往往在把生命与“情感”、“偶然”、“理性”、“意志”、“美”与“爱”、“抽象原则”这些人生价值与情感因素的联系中,表达他对生命本体的理解。同时,沈从文是生命的神性论者,对于“生命神性”的发现及其张扬,是沈从文生命本体观的最独特之处,形成其独特的“生命神性观”。通过探讨沈从文的生命本体观,可以透视沈从文创作中的许多重要现象,把握其创作独特性的一些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以西方为比照、在西方社会科学框架下对中国社会格局做出的界说。通过重读《差序格局》及相关儒家文献,本文指出,中国人社会行动的根本并非“己”,而是原发性关系;认识到中国语境下“关系”的理路及其实在性,才能理解以家庭关系为中心的“差序”是顺次且必然推出的。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中,中国人不仅能区分西方的“公私”,而且以之为其行动伦理基础——“恩义”——的注脚。最后,本文尝试辨析中西方学术传统背后哲学根基的差异,通过比较“存在论”和“性命论”两个传统,指出以“差序格局”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科学概念在对中国社会做出界说的同时也遮蔽了中国思想传统理解自身社会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论“本体性否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当代的本体论建设应以“人的现实的可能性”为出发点、从而完成对西方各种 本体论和中国传统本体论的双重改造。“否定”是作者对“人的现实的可能性”的具体价值规定。其 基本内涵一是“批判与创造”的统一,二是“批判对象”与“创造结果”的不同而并立。“本体性否定” 的特性是自发性、超验性和个体性,以区别于辩证否定的自然性、循环性和本质上的群体性。  相似文献   

19.
辜鸿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本体的理解和认知,完全以西方的人文视野及其价值观作为参照,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比照中审视和言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因此,不宜以正宗国学的标准要求他;换句话说,辜鸿铭是在向外国人讲述他们绝少了解的中国历史文化,这固然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阐释了作者自己的“本体性否定”与阿多诺的非理性否定和黑格尔的辩证否定的区别,突出了“本体性否定”的创造性、平衡性和本体性这三点特质。作者认为,中国当代否定哲学建设,必须穿越西方各种否定哲学,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