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人达 《统计研究》1990,7(6):32-36
一、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一)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江西省的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五、六十年代两次高出生率的影响,近几十年来一直以非常高的速度增长。1952年,农村人口为1483.8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9.6%。  相似文献   

2.
杨芳 《山东统计》2005,(5):36-37
枣庄市山亭区地处鲁南丘陵山区,总面积10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万公顷.且80%属于山岭薄地.总人口46.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04万人,占总人口的88%。随着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处于不断增长状态,因而造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科学合理的配置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静轩  马力  张伟 《统计研究》2001,18(7):47-51
 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在任何时期都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我国近些年来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较低的速度,但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也已经达到12.95亿,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还是很多,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也呈现上升趋势。劳动力适龄人口的增加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呈现上升趋势。劳动力适龄人口的增加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呈现阶段性过剩,给当前的劳动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由于劳动力资源供给过剩,劳动力质量的供不应求,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分析我国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浦东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浦东国际机场前期征地拆迁工程的全面实施,1997年浦东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使用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一、劳力规模在开发中缩小1997年,随着浦东国际机场、通用汽车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征地基建,使浦东新区农村劳动力总体规模在开发中进一步缩小.从农村劳动力资源来看:由于浦东新区各镇在1997年中共撤消了17个村民委员会、99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由上年的13.36万户减为12.85万户,农村总人口由上年的37.84万人减为34.86万人,减速大大加快.至1998年初,新区共有农村劳动力资源数20.57万人,比上年的22.31万人,减少了1.74万人,下降7.8%,比上年下降幅度增加五点五个百分点,特别是江镇、施湾两镇减少速度达30.7%.  相似文献   

5.
一、“十五”时期绍兴市的劳动就业状况 1.劳动力资源情况。2004年,绍兴总人口达到439.45万人。全市16岁以上人口为349.06万人,其中城镇119.87万人,农村319.58万人;经济活动人口287.83万人。2000—2004年,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除2000年以外,基本趋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12亿人口中有8.5亿是农民。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按现在的生产模式计算,估计仍有15亿农业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因此,把剩  相似文献   

7.
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一)劳动力供给形势更加严峻,失业人数继续攀升 1.新增劳动力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湖北是拥有近6千万人口的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资源再次进入增长高峰期.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初步推算,"十五"期间,湖北省劳动适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将以年均73万人的速度递增,2005年将增加到4180万人.目前,湖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为80%,按此计算,近几年,全省每年都有50多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8.
一、“十五”时期绍兴市的劳动就业状况1.劳动力资源情况。2004年,绍兴总人口达到439.45万人。全市16岁以上人口为349.06万人,其中城镇119.87万人,农村319.58万人;经济活动人口287.83万人。2000-2004年,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除2000年以外,基本趋于平稳增长,其中,城镇劳动力资源总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滞后期相对较短;一单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和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的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具有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应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出,并关注和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出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下的变化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构成是影响劳动供给的最基本因素。浙江作为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由于长期处于低生育人口转变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发生迅速且根本性的变化。伴随着人口转型的不断演进,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然结束;年轻劳动力不断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枯竭、高素质劳动力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低等结构性问题逐一浮现。对此,本文提出以人口质量替代数量,提升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大成人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等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的基本态势是:数量多,基数大,增长快,人口总体素质低。人均资源短缺与劳动力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统计,1998年末,中国人口总计12.48亿。当前我国的生育率已经降低到了更替水平,但是由于人口惯性,每年仍以1300多万的平均增长量增长。尽管执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人口学家预测,人口增长仍会持续到下世纪中叶前后,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左右。人口数量膨胀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减少,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具有极其特殊的国情:资本资源占世界总比重低,但劳动力占世界总数的1/4。我国目前正面临两大巨变,即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从指令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当城镇失业人口规模已达历史高峰,乡村中也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1.多种因素导致就业压力增大。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数以亿计的剩余劳…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近十分之一,河南省保障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来,除少数年份外,河南粮食产量都保持增长,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54.25亿吨,是1978年2.6倍。但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的影响,河南省出现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等现象,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粮食总需求在激增,总的来说我国粮食增长面临较大威胁且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积极探索一条保证粮食供给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显得尤为迫切,对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新的生产经营领域转移,寻找新的就业和致富门路。绥化市北林区农村人口较多,如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绵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业资金的进一步投入、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替代农村劳动力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增长同农村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转移,不断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据宁波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10年来,宁波人口在总量、结构、分布、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出现快速增长、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素质大幅提升、老龄化率略降等新特点,这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人口数据折射出若干社会问题值得关注,如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悄然显现;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较为突出;老龄化问题依然突出等。只有各方加以重视并提前做好准备,才能确保宁波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惠农区农村劳动力已有相当部分转向非农产业,但是在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如何使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如何真正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根据2006年人口变动情况及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结合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视域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人口自由流动成本过高,阻碍了劳动力自由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民增收。基于1990—2006年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下一期农民增收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当期收入增长无显著性影响;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但没有发挥其经济推动器的作用,还通过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效率,进而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故要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要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社保方面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劳动力大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成为一张世界级的中国名片。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近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恰好造成了目前适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老少抚养负担较轻的“人口红利”时期,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所谓“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