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求助
  张大妈我今年60岁,是合肥长丰人。提到长丰,你肯定会想起2014年的一条新闻--新生儿跟母姓政府奖励千元。政府是这么说的:在农村,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延续香火,这就直接影响人们对性别的价值取向。所以长丰县开展了“姓氏革命”,即倡导新生儿可以随父姓,随母姓,或父母双姓。其中,对随母姓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用村规民约的形式予以固定,从而慢慢地淡化父姓意识,淡化传宗接代思想,从根本上解决男孩偏好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人老不老,取决于自己怎么去定义。A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最近引起不小的震动。我看了这档节目的最大感受是:女人真的可以无惧年龄。张含韵说:"30岁以前,我们的美好都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万茜说:"每个年龄的女生,都有她自己的魅力,我想让大家看看成熟女性的样子。"张雨绮说:"我觉得‘姐姐’这个词,不是说年龄感,而是自我独立的那种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每朵花都有结果的心,每个妈妈都是深爱孩子的。可是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用爱绑架孩子的心灵。一天,儿子告诉我,他同学准备初中毕业后去当职业游戏玩家。一句话说得我愣住无语,世界上职业有千百种,从没听说过还有把打游戏当职业的。我问,他父母能同意吗?儿子说不知道,他没说他父母啥意见。然后,儿子话锋一转说:"妈妈,我也想像他那样,也不上高中去职业打游戏,你同意不?"我怎么能同意,这不是开玩笑吗?天天玩游戏,也是一个职业?儿子说:"你不懂,这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湖南湘乡市育■乡有一个叫桃子冲的地方,那里偏僻闭塞,只住着一户人家。而这户人家也只有母子两人,母亲 85岁,儿子双眼失明,今年 60岁。   这么一个家庭怎么过的日子呢 ?我们翻山越岭,找到了这户人家。采访中,身为人子的陈有才述说家事,几次让我们流下了热泪。 儿瞎双眼娘心碎   我母亲随我父亲的姓,叫陈秋吾,我叫陈有才。父母结婚 6年才有我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以后再没有生育,自然对我疼爱有加。哪知,天大的不幸落到了我的头上。起初,我的两眼只是发红,有些痒,乡村郎中说是热眼病。这样的病不难治疗,父母也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5.
父母学堂世上没有顽劣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第一节课:实话实说主讲:霍亮的爸爸人都说儿子像父亲,可是我的儿子却一点也不像我。我虽然没上过大学,但我当年为了自学英语,十年如一日5点起床背单词,终于可以读懂《china daily》(《中国日报》)了。但是儿子却是一读书就头痛。  相似文献   

6.
正他做了选择,就要给他弹性,让他自己去调适,而不是由父母来评论和救场。中午回家,儿子找我要50元钱。我问他要钱做什么,儿子说:"别的同学手里都有钱,就我没钱!"我说:"跟你说多少遍了,路边的垃圾食品不能买。"儿子很委屈:"我说买零食了吗?"我追问,那要钱做什么呢?儿子躺倒在沙发上,眼泪汪汪地哭诉:"我的压岁钱都在你们那,那是我的钱,要还我!你们天天像  相似文献   

7.
正愿我们的爱情故事里,再无"渣男"。博小胖设计师遭遇"渣男"类型:中央空调可能是因为从小父母离异,所以刚开始男友对我疼爱有加,我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跟他在一起。例假他比我自己记得都准,红糖水暖水袋一个不落地给我送。所以我也心甘情愿为他付出。有一次赶上我痛经,他给我送了饭之后告诉我说:"我得去一趟前女友那里,因为她也来例假了!"要不是我疼得  相似文献   

8.
我十八岁离家,今年虚岁三十六,算起来,迄今的人生里,一半时间都在外.这一半的时间里,驱使我不断离家远走的,无非是所谓"学业"和"事业".父母在人前夸耀儿子时,所依据的也无非是这两点:学业圆满,事业小成.自己回想起来,也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从未想过另一种可能.可以说,前三十年,父母和我共享了它的荣耀,但是,从现在起,我们要开始分食它的苦果. 今年春节,父母来上海和我们一起过年.那一天,全家人挤在沙发上看小品,欢声笑语之时,老家一个电话打过来:姥爷去世了.  相似文献   

9.
正有次我带9岁的儿子去理发,进门就跟理发师说尽量剪短点。儿子抗议,说不要太短。我说听我的,越短越好,结果就差不多理了个光头。我觉得好清爽,但儿子当场就哭了,说太丑了。第二天上学,他一进班同学们就都笑了。他很尴尬。之后的一周,他上课时一直戴着帽子,老师让摘也不摘,因为一摘下来同学们都笑他。他屡次抱怨:"都怪你,让我总是被同学嘲笑。"我不以为然,说同学们只是不适应,看习惯就好了。他更气了,说:"根本就不是!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10.
笑话     
正有苦说不出一哥们,平时家里是他老婆管钱。一次,他老婆出差了,结果他连吃饭的钱也没了,来我家蹭饭。"你连吃饭的钱都没了,咋不找嫂子要?""我要了,她给打卡上了,我没去取。""为什么不去取?""她说,密码是我们第一次看电影那天的日期……"洗碗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餐具,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安静。儿子望着父亲说:"一定是我妈打破的。"父亲说:"你怎么知道?"儿子凑到他耳边,说:"我妈没有骂人。"  相似文献   

11.
正17岁的儿子看完心理医生后告诉我,他很多问题都是我们父母教育不当引起的。从这以后,我们一批评他,他就说:"这都赖你们!"他提出的过分要求,我一反对,他就说:"谁让你没把我教育好?"我们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误,但他怎么能把全部责任推到我们身上?该怎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我名字中的"石",是母亲的姓。虽然后来有人说,这个名字隐喻了我未来要爬山的命运,其实非也。我的名字来得简单却郑重,将父姓和母姓集于一身,是一种由衷的宠爱,更是一种无言的期待。我父亲生在安徽大别山地区,后来在那里参加了红四方面军,他不善交际,沉默寡言,  相似文献   

13.
父爱的传递     
父亲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工作狂,成家之后就很少顾家,儿子呱呱坠地之时也不例外。儿子12岁那年,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冷落,狠心去了美国,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儿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儿子已经开始懂事,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让他怨恨的是父亲的冷漠逼走了母亲。父亲跟任何女性的一个电话、一次通信,都令儿子反感,经常赌气住在学校多日不回家。在儿子心里,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母亲会从美国回来,一家三口破镜重圆,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每一次,父亲总是这样回答他:"你妈妈的生活观念与我不一样,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这期间,父亲的工作与事业如日中天。因巨大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身边一直不乏美女追求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父亲有些不自然地招呼他:"儿子,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刘阿姨。"儿子望着"刘阿姨",又望了望有些情怯的父亲,当即扔下硬邦邦的一句话:"你别想给我找后妈,否则我会永远离开这个家!我妈肯定会回来的,我一定要等我妈妈回来!"  相似文献   

14.
正任天野是公认的演技派演员,主演了《羊城暗哨》《利剑》《我是特种兵》《我是特种兵之霹雳火》等一系列热播影视剧,荣膺"华鼎奖"最佳男配角奖。任天野8岁时父母离异,后来仅比他大11岁的继母走进了他的生活。对于继母,任天野一度不能接受,充满了抵触和排斥。他和继母之间究竟有过怎样的摩擦碰撞,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亲情互馈呢?继母仅大继子11岁,儿子为父亲揪心任天野1970年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市,父亲  相似文献   

15.
做好父母     
12岁儿子更像是我“老公”Q:儿子3岁时我和他爸离婚,前夫很快再婚,我一直单身至今。没有父亲的陪伴,儿子也健康成长,很少让我操心。现在他12岁了,朋友说他不像儿子更像我“老公”,因为他总关心和包容我,一点不像青春期男孩。请问这正常吗?  相似文献   

16.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 母亲一共是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五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遍了好多药,可还是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是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17.
《伴侣(A版)》2010,(4):32-32
正问:我和前夫于2007年离婚,儿子判给我抚养,当时儿子只有6岁。前夫每月给孩子500元生活费,我也同意了前夫随时看孩子的要求。但是最近这半年我发现儿子每次见完前夫后都闷闷不乐,我问了孩子后,孩子说每次见他都是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前夫总是很忙,定时见孩子成了前夫的负担。其实离婚前孩子一直都是由我父母带,孩子不是很恋前夫。  相似文献   

18.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母亲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5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了好多药,可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有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19.
正儿子都小学二年级了,但从来没问过我类似"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我也觉得他没什么性好奇。咨询其他家长,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关心这类话题。儿子这种情况正常吗?需要家长主动引导吗?通常来说,如果父母从不主动和孩子探讨他"从哪里来"、遇到与之相关的场景(比如电视里男女亲热、女人生孩子等画面)就回避的话,孩子当然不会表现出什么性好奇。因为父母给他的信息就是:这个问题敏感、晦气甚至羞耻,所以他认定不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出对此类问题的关心。但是,就此断定他根本不关心自己"从哪里来"未免太过武断。现在孩子普遍早熟,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很多。  相似文献   

20.
卢悦老师:有了儿子后,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甚至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心里觉得别扭,觉得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没孩子时,妻子晚上都等我回来吃饭。现在我回来晚了,她也不给我做饭。妻子对我说:"你自己煮袋面吃吧。"我感觉很失落,甚至有些嫉妒,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了。她的世界只剩下孩子。突然间,孩子取代我成为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