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进行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这种“个人所有制”不是公有制的同义语反复,也非重建个体所有制,而是对个体劳动者(农民、手工业者)的“自主活动权利”的保留,通过改造使其在公有制基础上得到发展(余陶生:《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新探索》《江汉论坛》1991年第2期,下称“余文”)。持相反的看法的同志认为,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个人所有”(杨胜刚、胡艳超:《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的“重点个人所有制”》《江汉论坛》1991年第3期,下称“杨文”).二文都反对“个人所有制”是公有与个人所有的混合。本文就上述看法提出商榷。马克思对“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对自然占有”进行科学分析时,将生产及其社会形式所有制纵向地抽象为一般与特殊;说到个人及其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期发表的《共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选择》、《万丰模式:社会主义共有制与共同富裕之路》两篇文章,是农民的论文。作者(或主要执笔者)潘强恩,现任广东宝安沙井镇万丰村党支部书记、万丰发展公司董事长。近十年来,他在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和党支部一班人一起,带领全村农民,大胆实践探索,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走出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家家共同富裕的路子,创造了崭新的农村经济新体制——“万丰模式”。与此同时,潘强恩努力钻研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理论,在总结万丰村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一批理论文章,阐述自己对农村改革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思考,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共有  相似文献   

3.
“否定之否定”,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在人类社会“所有制”的演进问题之研究方面,曾得到广泛的运用,人们对此也各持己见。张江明同志发表在《学术研究》1990年第四期上的《也谈社会主义社会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与王坛浦、张政同志商榷》一文,在谈到该问题时,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社会从初级阶段公有制到高级阶段公有制的自我否定完成以后,便进入更高级的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自我否定。这是一个向上的、前进的、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自我否定的过程。不会如同原  相似文献   

4.
王丁元同志在《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制发展中的“之”字形》(《社会科学》1983年第11期)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并没有具体设想”。对此,笔者实难苟同。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制?第一,它是区别于国有制的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  相似文献   

5.
周彦文同志《按劳分配的根据不是“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以下简称《周文》)一文,读后不无启发,但该文断然否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及其对按劳分配的决定作用,不敢苟同。这里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周彦文同志和经济学界各位前辈。一《周文》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内容,也是按劳分配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存在旧式分工的差别,”产品不够丰富,还不具备按需分配的条件,“个人消费品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因此,“阐述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用不着去寻找另外的,并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任敏同志在《光明日报》1990年7月8日第3版《史学》专栏上发表了一篇《魏源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文章,就魏氏在《海国图志》中首先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的战略思想,系统地论述了“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  相似文献   

7.
韩东屏先生的《论对公有制的价值判断》一文,以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语言,批评了“唯公有制为好”和固守公有制的传统形式的僵化观念,指出“我们之所以说公有制好”,“是我们认为公有制能最快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增殖社会财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8.
共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李力在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不要忘记恩格斯的一句名言:“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①现实的社会主义不是首先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如...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讨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不少同志都提出了应该允许开展“社会主义竞争”的主张。特别是马洪同志在《红旗》上发表的文章,明确说:“实行市场调节意味着允许企业之间开展竞争。”并且指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都存在着竞争,只是竞争的性质不同。”现在,关于“社会主义竞争”的观点,似乎成为定论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这里至少有两点,需要提出来进一步展开讨论:(一)竞争是什么性质的经济范畴?竞争是不是商品经济共有的一个客观规律?它与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有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二)为什么不能用社会主义竞赛取代竞争,而要用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取代社会主义竞赛?社会主义竞赛与“社会主义竞争”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一) 徐青民同志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抉择》(载《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一文中写道:“中国十年改革之所以步履艰难,种种战略构想和目标模式之所以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关键在于未能突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这一传统理论框架”。因此,他主张“必须在所有制改革上有一番振奋人心的大动作”。  相似文献   

11.
戴道传同志在《江汉论坛》1981年第3期发表的《论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一文(以下简称戴文),对马克思在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说的一段话作了不同于恩格斯和列宁的解释,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在“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解释的那样,指的是消费品,而应当指的是生产资料,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新建立生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现阶段差异共有制的可行性丁建中董湘岩内容提要:股份制的根本性质是差异共有制。在西方,差异共有制是私有制自行扬弃的产物,在中国,差异共有制是公有制或无差异共有制自行扬弃的产物。股份制从一元到二元再到三元的变迁过程,就是差异共有制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  相似文献   

13.
一、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是绝对排斥的吗? 以前,人们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一样,总是把公有与个人所有、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绝对的对立起来。其实,这是没有充分根据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对立的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这种私有制,固然是一种个人所有制,但它却不是一般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又说:“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可见共产党人所要废除的“资产阶级所有制”,其本质不在于个人占有社会财产,而在于利用这种占有排斥否定其他个人对社会财产的占有。因而这种所有制就是“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4.
刘大生同志在《试论“党主立宪制”——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适政体之探讨》(刊上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7期。以下简称“刘文”)一文中,提出了“党主立宪制”的概念,并认为“党主立宪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合适政体”。作为一种理论探讨,这当然并无不可。但就其内容而言,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故撰此拙文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马克思就指出: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主义的丧钟敲响了。剥夺被剥夺之后,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2页)。这种“个人所有制”,在我国学术界曾长期被认为是指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但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提出了异议。正确阐明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近,我们看到余陶生同志在对其它同志的观点(刘光杰:《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点》,《江汉论坛》1990年第3期;孔陆泉:《应当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学习与探索》1990第1期)进行商榷之后提出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理论问题时,人们常常引证列宁的《论合作制》。复旦大学出版社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文集。文集中发表了蒋学模同志《坚持和发展马克恩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一文。该文有一个结论是:“以合作社为范围的部分劳动群众对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作为与全民所有制共存、受全民所有制领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相似文献   

17.
“多层次社会主义公有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理论界,薜暮桥同志于1986年初首先提出,可否考虑把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划分标准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为以中央、地方(省、市、县)、乡村为划分标准的多层次、多种管理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紧接其后,笔者在《企业横向经济联合和所有制关系》一文中,首先使用了“多层次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概念。并指出:“这个设想:是受薜暮桥同志‘多层次、多种管理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思想启发而提出来的,但又不是象他那样立足于改革使两种公有制‘在经营方式上的巨大差别一部分将消失’,而是从所有制形式本身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如果这一点能够成立,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长期并存’的理论就会为另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所代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认为,多层次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之一,仍不失其积极的意义。其依据如下: 一、社会主义制度本来就是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  相似文献   

18.
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而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对此应如何理解,这里谈谈个人的认识。《决议》首先强调“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非常正确和适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毋容置疑的。但就是对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有的同志看到我国生产力落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因而怀疑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有的同志只看过去计划工作中的缺点、失误,因而怀疑计划经济的优越性;有的同志甚而把资本主义国家标榜的“经济计划化”同社会  相似文献   

19.
论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宋福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的积累过程时,全面分析了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向更高级生产方式过渡的自然规律,最后得出结论说: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0.
1989年第四期《新华文摘》,几乎全文转载了《开放时代》同年第一期上荣剑、范恒山的万言论文《论所有制的开放》。鉴于这篇文章的一系列观点,以及《新华文摘》在广大读者中的影响,对该文探讨一下甚为必要。概括这篇论文的中心思想,就是10年开放没有开放到根本上。只有以资本主义现代私有制为样板,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彻底改造,才是开放的关键所在。为什么只有对准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刀,才是真正的开放呢?归纳论文的观点是: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貌似先进实为僵化的”、封闭的所有制;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上是国家所有制。它“往往蜕变为部门所有制、地方所有制或单位所有制”、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