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竹 《社科纵横》2006,21(8):9-10
中国的前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有过发扬民主、重视“社情民意”的思想论断。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提炼出“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伟大思想;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提出要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关注群众情绪、尊重群众意愿等重要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的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要“讲实情,说真话,实事求是地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的新民本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民本目的论的思想和主张,即: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依据来解释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最终目的的思想和主张,是追求社会主义事业过程的完全性、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完整性、完美性的特性或行为,是关于为什么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学说。邓小平新民本目的论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邓小平新民本目的论的逻辑起点;以人民为最高的价值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评价标准,是邓小平的新民本目的论的价值核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邓小平新民本目的论合乎逻辑的历史继承和创新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与创新,澄清了在社会主义发展目的上的种种错误认识和偏向。  相似文献   

3.
秦位强 《社科纵横》2007,22(6):118-120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丰富的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主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力量;要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的民族理论,是指导我们党制定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江明主编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面世。这是一部系统地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专著,它填补了国内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全书以社会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线索为主,突出社会主义辩证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内容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法的历史贡献;同时紧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极为丰富,历代领导集体都强调社会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总是千方百计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特别强调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最广泛地动员和支持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人民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邓子恢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农业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在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当代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它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理论宝库.主要体现在参与毛泽东一些重要农业思想的提出;一些见解成为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的有机内容;补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许多观点,在某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二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他提出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思想;提出了可以实行分散经营或统分经营的生产责任制观点;提出了农工商综合发展的初步思想.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想和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尽力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致力于建构平等的社会关系。这些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想也存在缺憾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一)《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对于深入揭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加强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都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决定,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开展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群众运动,掀起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王新兰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辩证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同时,根据新时期我国教育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相似文献   

10.
谢双明 《社科纵横》2010,25(12):5-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思想或理论,产生于不同的时代,是对不同国度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他们的思想或理论既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又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从理论上看,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东方民主革命的理论,关于改造东方小农的理论、关于消灭城乡差别(对立)的理论,关于东方农民不经受资本主义的苦难的初步构想等等都在后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探索中得到很好的继承,如列宁的关于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理论、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在俄国这样的小农国家怎样改造小农并引导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等等;斯大林个体农民改造的思想、集体农庄的理论等等;毛泽东的关于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论、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城市支援农村的思想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但由于俄国、中国都是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国家,革命胜利时由于战争或帝国主义的掠夺无论国家和人民手中的财富都消耗殆尽,在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中农民问题的理论对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