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江西作为东南沿海抗战的后方,大西南抗战的前线,因其具有的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侵华日军必争的战略要地之一。日军窜扰与轰炸所及达76个县市,其中有16个县市被日军所占领,前后历时8年之久,创巨痛深,实亘古所未有。江西抗战遭受的损失,据当时江西省政府的调查,在人口损失方面,全省人口伤亡达504450人之多,占全省原有人口的3.8%,仅南昌市在陷入敌手后,全城人口由26万锐减至6、7万人;在财产损失方面,约计1007202334千元(以1945年9月的物价为准计算),其中直接损失为671988572千元,合战前11.5亿元。日本侵略者对江西的肆意破坏蹂躏,几乎摧毁江西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也破坏和阻滞了江西实现近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抗战大后方歌谣调查研究是针对抗战大后方历史的一项基础性专题文献考察探索。一方面,用历史眼光来探析抗战大后方歌谣不断演化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从历史文献保护的视角来探讨抗战大后方歌谣文献整理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开发利用的历史需要和时代需要。同时,论述了抗战大后方歌谣的政治威力、艺术魅力等历史影响,并揭示出抗战大后方歌谣搜集整理与研究探讨中出现的词曲分离、视野屏蔽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贵州抗战损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应建立在区域研究的基础之上.抗战时期,贵州所受的直接损失包括空袭阶段的损失与地面进攻阶段的损失,以1945年法币价值计算约1900亿元法币;间接损失包括社会救济费、防空费、征工费及其他费用,以1945年法币价值计算相当于108.3亿元法币.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相加,共计2008.3亿元法币,人口伤亡26580人.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损失通常来自于组织公平的损失和员工承诺的损失。根据组织公平和员工承诺结合的四种不同状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减少人力资源损失。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为了发展大后方的经济和建立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重庆的国民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事业建设。它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政策层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大后方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工业标准委员会、全国度量衡局作为其专门机构也积极投身于大后方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大后方工农业的发展,为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作出了贡献;但国民党也有借标准化打击民族资本,发展官僚资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现代社会的风险性特征和中国社会加速转型期的高风险性 ,迫切需要加强对社会风险的研究。要研究社会风险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风险。研究风险有不确定性和损失性两种视角 ,风险的本质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社会风险的内涵是社会损失的不确定性。更具体地说 ,社会风险是由个人或团体反叛社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失序和社会混乱的可能性。本文在解释社会风险成因时 ,提出了自致性损失与非自致性损失、有补偿损失与无补偿损失这两对新概念  相似文献   

7.
网络安全损失险作为网络安全风险治理的重要“市场”工具,能够有效填补立法规制与技术预防等既有治理路径的不足。然而,面对因果关系复杂的各类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损失险能够填补的网络安全损失范围始终存有争议。从损失类型来看,事实层面的网络安全经济损失并不当然均属于保险法中损失填补的基本范畴,按照“实际损失”和“合理费用”的基本划分,网络安全损失险所遵循的损失填补逻辑实际上是以“有限补偿”为主:对于营业中断损失而言,保险责任仅以被保险人无法有效处置的网络安全故障为限;对于网络勒索赎金这类损失而言,保险责任则以“支付赎金行为属于避免损失扩大的最佳方式”为前提。网络安全损失险本质上是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等制度工具难以全面回应网络安全态势的补充,故而其“补偿”的理想效果是填补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前后的营业能力差异及其经济利润差额。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江西省抗战损失调查总报告>的形成过程、统计结果、主要特点、不足之处等方面,论定该报告是江西抗战损失的最低限度的统计,真实可靠;继而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如调查时问偏短、调查类别不全、损失统计过低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该报告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商誉的本质是以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为特征的财产权,基于此,商誉侵权损失或者所得的范围不限于最终商品交易损失或者所得,还包括中间商业交易损失或者所得。在损失或者所得的形态上,受害人的积极损失、可以合理期待的交易损失即期待利益损失或者侵权人积极所得、因侵权而成立但尚未履行的交易收益即法上期待利益所得属于赔偿范围;受害人尚未履行的交易收益损失即法上期待利益损失得具体分析其赔偿与否;侵权人因侵权可能发生的潜在交易收益即期待利益所得应排除计入赔偿。  相似文献   

10.
大后方诗歌研究的滞后导致人们对大后方特殊的诗歌观念的忽视。从抗战时期大后方诗歌情感内容的探讨、诗人创作路向的选择、诗歌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以及抗战诗歌艺术缺失的批判等角度展现大后方诗歌观念的概貌,对现阶段科学解读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诗歌观念及其艺术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减少损失的原则,一方当事人实际违约后,另一方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损失。而在一方当事人预期违约的情况下,另一方是否承担减少损失义务的问题,我国的合同法并没有规定。我国合同法中对受害方的减少损失的义务的规定应该采取英国法中的做法。一方预期违约后,受害方如果承认对方的预期违约,则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损失;如果拒绝承认对方的预期违约,则不必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但是受害方如果没有合法利益则必须接受对方的预期违约,并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量角度探讨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分为两步骤,一是内部资源损失货币化,使资源损失可视化、清晰化;二是外部环境损害货币化,使外部环境损害内在化。第一步骤是前提,是基础。通过MFCA建模,把内部资源损失定量化进行系统地运用。运行结果表明:MFCA可量化资源损失成本,帮助企业挖掘改善潜力;同时使资源损失结构清晰化,为资源生产效率提高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重心的西移,西南大后方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抗日救亡的特殊历史环境使大后方文化发展呈现出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性、更大的包容性、中外文化的互动性。大后方抗战文化发展,保护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西南地区播下了文化种子,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大后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大后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黄金采矿中,对矿石损失贫化难点的分析,提出了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率的对策,总结了低损失避免高贫化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 大后方小说以其耕耘者众多及特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赢得了自己的声誉。近些年来,由于逐渐改变了对抗战文学的不公正的态度,包括大后方小说在内的整个抗战文学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就大后方小说来讲,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研究的立脚点多在文学价值的分析、美学上的观照、社会学的估价。这无疑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但如果再扩展研究的眼光,沿着时间隧道回溯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文化,就会觉得还有必要拓展研究的地平线。本文拟就大后方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滥用职权罪是常见、多发性职务犯罪.从构罪条件上看,滥用职权行为只有造成了重大损失才构成犯罪,故"损失"的认定是该行为罪与非罪的关键因素之一.199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相关司法解释中对本罪的立案标准作了规定,这对于本罪中损失的认定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现实的复杂性,该罪损失认定中仍会存在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舒鸿  邢璐 《北方论丛》2023,(3):92-108
生物多样性损失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既是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又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调节。产业集聚不仅会直接加重生物多样性损失,还会通过技术进步间接减缓生物多样性损失,即技术进步在产业集聚与生物多样性损失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发达国家的产业集聚会使生物多样性损失加剧,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发达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生物多样性损失呈负相关,发展中国家则呈正相关;农业和采矿业的产业集聚会阻碍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会加重生物多样性损失,技术进步作为中介变量,在产业集聚对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减缓作用中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人对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文化人对抗战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唤醒民族觉醒,宣传、动员民众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实现文艺大众化的质的飞跃,创造繁荣的抗战文化;推动大后方的民主进程。当下文化人的重要作用更是越来越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粮食产后前端损失仍较为严重,产后前端损失评估的系统性、时效性和代表性不足,常态化评估制度缺乏,尚不足以支撑节粮减损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此,应构建以政府现行调查平台为核心的损失调查体系,制作粮食产后前端损失调查的标准手册,科学制定调查数据审核、汇总办法,并编制粮食损失指数,周期性发布粮食损失调查报告,以期摸清产后损失“底数”,打造常态化减损机制,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为全球提供中国节粮减损经验。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很多作家因大片国土的沦丧而内迁到西南大后方。内迁作家在三个层面上导致了中国抗战文学的转变:一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中心的转变,内迁作家促进了大后方文艺事业和抗战文学创作的兴盛,使该地区取代了昔日京沪的文学中心地位;二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热情的转变,内迁作家受大后方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了创作的“滑坡”,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文学的热情;三是中国抗战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内迁作家从昔日的激情创作转向对战争和历史的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