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基本取向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生态学认为,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息息相关,行政环境的变化积极作用于行政系统并提出新的需求,行政系统必须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行政环境的需求。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其结果使得两者趋向于均衡化或稳定化。分析我国行政环境,可以得出: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所面临的基本生态环境是转型与全球化,而入世则是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必须应对的最现实的压力。运用行政生态学原理分析,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应该把握本土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大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2.
相比其他行政行为而言,环境行政具有目的和操作两个方面的特殊性;不过总体来说,环境行政仍然属于公共行政的一部分,因此也有道德化的要求.在公共行政正义的理论框架下,可以推出公共行政正义是环境行政的前提与实现路径,也是环境行政的最终目的,从而达成前提与目的的统一,即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在公共行政正义体系下,环境行政的最...  相似文献   

3.
行政指导是近年来行政法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在国家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内,行政主体基于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精神,运用非强制性的手段,通过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引导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从而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的法律调整与实施模式。环境行政指导是行政指导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运用,实质上是以环境利益为核心,通过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对所涉及环境利益的主动认同,以合意为基础、实现环境公益与环境私益相互协调。环境行政指导与其它环境行政行为不同有着自身特有的特征,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环境问题产生至今,环境行政管理手段经历了从传统强制性环境行政到现代非强制性环境行政的嬗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行政指导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环境行政管理手段,以其自身的优势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国环境行政指导至今仍不完善,存在诸多弊端,亟需建立健全环境行政指导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公共行政是环境的产物,公共行政环境的演变会对公共行政体系带来系统性的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引发行政生态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因此,行政发展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行政发展问题在本质上也是行政生态问题.行政发展所包含的生态关系可分为三类:行政组织发展的生态关系、行政制度变迁的生态关系、行政形态演变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棱柱型行政”概念出发 ,分析了“棱柱型行政”的内涵 ,指出我国的社会环境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 ,在行政环境上属于“棱柱型行政”阶段。针对“棱柱型行政”的特征 ,提出我国在当前的行政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证明责任是环境行政诉讼中的重要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原告只承担初步证明责任和特殊事实的证明责任.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确定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适用于环境行政诉讼存在问题.环境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应当与环境行政程序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大体一致.授益性环境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诉讼,实体性事实应当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损益性环境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诉讼,实体性事实证明责任应当由被告行政机关承担.  相似文献   

8.
结构合理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至关重要.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指出当前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具体论述其无法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因;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探索实现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科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型之中。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行政环境的变化 ,对政府行为提出了适度、规范、公开、高效、廉价等方面的新要求。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 ,要以先进的行政理念重塑政府行政 ,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政府行政范式 ,就必须在改革中实现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从依政策行政向依法行政、从免责行政向责任行政以及从政府自我评估机制向社会公众评估机制的历史性转换  相似文献   

10.
李程 《学术探索》2011,(6):64-68
自愿环境协议在政府与企业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履行协议即是执行公共环境政策,且协议还包含了不同予民事契约中私法条款的特殊规则,因而属于行政合同范畴。行政机关使用该种协议促使产业界实现严于立法管制要求的环境目标必须同时具备协议方式的适法性和内容的合法性这两个要件:前者的取得乃是基于灵活运用行政权力、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才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事实;后者的实现则在于恪守法律优位原则、不予违反公序良俗以及基于当事双方主体的真实意思表示。  相似文献   

11.
环境行政主要包括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和环境行政执法,它对确定环境标准、处理环境事件、协调群体利益是不可或缺的。环境行政机制的整合,需要遵循"三元"结构与"三公"原则相统一等原则,从制度内部实现环境行政依据体系与行政力度、环境行政重实体与重程序、专门环境主管部门与非专门环境主管部门、环境行政强制机制与环境行政指导机制的协调;从制度外部落实民众参与制度,并与行政管理制度建立有机连接。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南方论刊》2006,(11):47-48
在环境行政领域运用非强制行政行为有助于社会主体在观念以及行动上对环境行政的认同,然而传统的环境行政行为往往忽视非强制行为的运用。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开始逐步涉及,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实现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初衷。为了探究其原因,我们不仅要着眼于整个环境立法、环境管理体制的弊病,同时也要看到在行政观念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成功经验的介绍,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环境行政在整个管理体制方面和具体行政行为方面改革的大体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发源于德国和日本,旨在解决环境义务履行不足问题。这一制度彰显了公私合作理念、最小损害理念和环境善治理念,有助于环境义务得到实际履行,增强环境执法的实效性,维护环境执法的严肃性。我国2011年《行政强制法》第50—52条规定了环境行政代履行及其实施程序,但该条款与环境单行法的有关规定存在相互抵牾之处。未来立法应当细化和明确环境行政代履行的适用范围、主体、程序、收费标准、法律救济等,以确保环境行政代履行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纠纷行政救济机制的规范依据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和生态保护法的规定之中。这些规定宣示性多于实效性、指引性多于操作性、分散性多于系统性,由此导致行政救济机制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如行政处理过程中政府干预明显、权威环境侵权鉴定机构缺失、相关行政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对此,应增强行政救济机制在处理环境纠纷中的实效,构建以意思自治为基础、环保机关积极进行良性软干预的环境纠纷行政救济机制,强化软干预能力,从处理机构专门化、人员专业化、方法多样化等方面寻找强化路径的方法,引导当事人尤其是受害人进行理性诉求。  相似文献   

15.
环境及环境问题的地方性特点决定了地方环境行政在环境保护中的第一性责任。作为地方固有自治事务的地方环境行政,其运行要求分权的法律化及相关利益的合理设定,为此需要通过环境法的完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环境发展的现状需要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环境管理行为也需要公民广泛的监督.但是,作为参与环境保护与监督政府环境管理重要手段的环境行政诉讼,却受到环境保护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约束与限制.赋予公民环境行政诉权,是行政诉讼法上扩大原告资格范围的必然,也不会导致公民滥用诉权.所以,必须通过行政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的完善,建立公民环境行政诉权实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环境行政指导的特征与功能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钭晓东 《中州学刊》2002,(1):176-178
本文通过对尚未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环境行政指导的研究,分析其特征与功能,以求能为拓展环境行政机制、谋求环境保护目标实现提供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较广的发展空间。为更好地确立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需完善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环境行政调解制度和环境行政裁决制度,增加环境行政指导制度,突显环境纠纷的投诉制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环境污染损害的风险赔偿基金及责任保险制度。目前,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最为迫切也是最为根本的任务是制定《环境纠纷处理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资源也不断遭到严重破坏,其根源往往就是由于政府和环境监管部门的行政不作为造成的.环境执法中行政不作为的有效控制需要采取多层面的法律对策:强化责任行政,提高现代政府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自我约束;推动公众参与,实现公民环境权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民主制约;健全司法救济,完善司法权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最后监督.由此,建立起责任行政、公众参与、司法救济三维一体的制度体系作为控制机制来监督和约束环境行政不作为,规范环境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以达到依法行政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环境行政裁量权为现代环境保护所必需,但其行使应符合法律授权的范围,符合保护环境的目的,注重协调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环境公益与个人私益的关系.为防止环境管理机关滥用或怠于行使环境行政裁量权,可由法院对环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进行实体审查和程序审查,广泛吸收社会公众参与到环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过程中,并强化环境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