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朋友那里听说了一个车友会的名字"赛盟"(赛欧联盟),常常听他说参加赛盟运动会的足球赛赢了或输了,常常约不上他因为他和赛盟的"同学们"一起FB(腐败),在MSN上遇到他总会发给我一些赛盟活动的照片……我很好奇,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平时并不喜欢凑热闹的朋友如此积极地投入,乐此不疲呢? 在他的帮助下,我见到了赛盟的几个成员,在他们经常聚会的一个咖啡厅里,他们几乎是带着一种激动和感激的情绪讲述着赛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对先秦史学界流行的一种西周不存在盟会制度的观点提出异议。从商及春秋来看 ,中间不可能跨越一个空缺阶段。当时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确有盟会的例证。由此认为 ,西周存在一个完备的盟会制度。依据史料 ,考订西周盟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类别、特点等  相似文献   

3.
1885年7月,父亲鲍里斯·伊里奇·兹巴尔斯基出生于几乎位于俄国和澳地利—匈牙利边界上的卡缅涅茨一波多利斯基市。他的父亲是保险公司代理人,在鲍里斯·伊里奇6岁时去世。培养他和他的两个兄弟的是母亲。很早,还是个中学生时,他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将文献运过边界。领导这种活动的是社会革命党人的政党。1901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出中学,并失去了在俄罗斯帝国的  相似文献   

4.
王渔洋扬州文学活动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渔洋(王士)是清代“神韵说”的倡导者,康熙年间,他主盟诗坛达50年。本文评述他在扬州5年文学活动的成就和影响:康熙年间的两次“红桥修禊”,为扬州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其后的卢见曾、曾燠、伊秉绶等人的“红桥修禊”,乃至臧的“冶春后社”,都是王渔洋的余波遗响,扬州文化的振兴,王渔洋是第一功臣;王渔洋在扬州的诗歌创作,特别是写景诗的创作,是他标举“神韵”的早期的体现;王渔洋大量的创作实践,以清新平淡的风格取代了遗民诗凄清愁怨的格调,为他日后主盟诗坛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扬州这块沃土造就了一代诗才王渔洋,而王渔洋在扬州的活动,又为扬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诺伯特·维纳对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当我们把他的贡献限于哲学的领域来考察时,就会发现,他的工作在下列三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他对传统的目的论一因果论之争,提出了现代科学水平上的新回答。(2)控制论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反馈”概念在他那里得到了扩展和升华。(3)他结合了统计物理学的最新成就,重新强调和阐发了偶然性概念。总结以上三点,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诗》在先秦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播。春秋时期,赋诗之风兴盛。进入战国,诸侯争霸,周王室丧失了天下宗主的地位,朝聘、盟会等活动不得不终止,"赋诗之风"这种文化现象失去了发挥原有作用的社会条件,用诗之风在诸子尤其是在儒家著书立说中得以继续。本文将从用《诗》的角度分析孟子对孔子诗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春秋一代诸国间盟会之多是任何其他时期不能相比的,固然,盟会是一种政治事件,但是它的产生和持续毕竟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它还不失为此历史时期的特有现象。所以,春秋史中的重大盟会事件是历来治春秋史者注意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弭兵之盟”则更是被大书特书的,因为“弭兵之盟”曾被作为划分春秋史前后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1989年10月20日到23日在山东省桓台县举行了“王士禛学术讨论会”暨“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第四次年会”。与会代表近80人,提交论文近20篇。桓台新城是清初著名诗人、文论家王渔洋的故乡,在这里举行这一学术活动,居住在他曾生活过的土地上,与他的乡人后人相处,使研究活动更富亲切感。王渔洋主盟清初诗坛数十年,被誉为“一代文宗”,诗作有三千首,他所倡导的“神韵”诗论影响所及达百年之久。但解放后出的几本文学史,评介他的篇幅都不过两页左右,认为他的诗“总的倾向则是脱离现实,缺乏社会内容的”,因此评价较低。这次与会代表几乎一致为渔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抱不平,倡议加强研究。下面试分条对这次会议的论文及有  相似文献   

9.
《殷周制度论》是经史之学转向后王国维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对中西之争视野下中国问题的独特回应。他改变了早期学无中西、古今、新旧、有用无用的观点,而主张中西之别。欧战、俄国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促使他揭示西学之弊;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又使他提出“道出于二”以概括现代中国思想的困局。面对这种思想困局,王国维认为解决之道在于中国文化之回归。在这一逐渐明晰的思想行程中,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可以视为他对中西之争甚至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回应。  相似文献   

10.
研究指出,国际政治从"小政治"向人类可持续发展、全球文明等国际"大政治"的纵深转型发展,国际各种矛盾尖锐突出;世界政治暗流涌动,名为价值观之争,实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世界性矛盾。由国家个体的政治之争演变成政治联盟之争。政治和经济的服务关系困惑着政治的前进,世界政治权力与国家主权边界难定;公权与私权的边界也模糊。世界政治在对抗、动乱、妥协的夹缝中曲折前行,出现了政治斗争间接化、国内化、约束化;经济化、公司化、借贷化,政治统治走向疏导和善治;政治沟通互动化、亲民化;政治管理转向服务,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1.
杨镰 《百姓生活》2010,(7):58-58
关于罗布泊位置之争楼兰古城的发现,和罗布泊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罗布泊的位置之争,才使得楼兰古城被发现。引发这场跨国界的关于"罗布泊位置"论争的,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年至1877年间,他在新疆罗布泊停留了两年。回到欧洲后,他在学术报告中称,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期出现了许多善诗的典型山人,他们通过创作诗歌活动四方,赢得生存的资本,这给其他山人提供模习的路径。通过资料的爬梳,还原了沈明臣在嘉万之际的诗学活动,展现了其作为典型山人建立的过程。沈明臣是浙江宁波人,他壮年游胡宗宪幕,与徐渭在幕中结交、切磋诗艺,胡幕散后又与后期复古派进行诗文互动,并编刊了为胡宗宪讼冤的《孤愤集》,晚年主盟甬上文坛,成为诗坛耆宿。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对内蒙古东部四盟市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蒙东四盟市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文化相同、人缘相亲,在人才、技术、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有互补性,奠定了合作开发的基础。振兴东北,拉动内蒙,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三省一区联合互动,必然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会带动东三省和蒙东四盟市的新一轮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晚清维新运动时期,在经学内部炽烈的汉宋之争、今古文之争中,湖南学者叶德辉的立场可谓典型。他不赞成强分学术门户的做法,也不赞成汉宋兼采之说,自称尚汉学而独崇朱子;其为学重实证而排空虚,斥今文而尊古文,而且对先儒学说也不苟同。他是一位思想独立的经学家,所持立场和主张对后人多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春秋以降,周室衰微,五霸割据,七国争雄。在这风云际会的时代,诸侯有事而会,不协而盟。楚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之长,与诸侯国之间的盟会自然十分频繁。研究楚国的盟会之礼,对于了解楚国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外交艺术、乃至政治军事实力的消长变化,都具有...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社区一样,城市虚拟社区也有边界。根据需要可以把城市虚拟社区分为区域边界、身份边界和成员活动边界,区域边界是身份边界和成员活动边界的前提与基础,身份边界和成员活动边界与现实社区边界相互渗透。区域边界是社区的物理标志,可以用来集结成员;身份边界是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可以过度到现实中;成员活动边界虚与实相互交错,可以用来扩大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从站略规划到变革管理,组织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复杂挑战,组织中团队的绩效成为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团队领导、成员用何种工作方式进行内部协作、外部联系是团队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边界活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团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进而影响团队绩效。研究团队边界的活动现状与发展前景,对于团队的创新与竞争力意义重大。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对近年来关于团队边界活动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团队边界活动的内涵、维度、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等,分析了国内关于团队边界活动理论的研究现状,对比国外研究,指出差异与不足,最后对团队边界活动理论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民盟是民国政治史上最重要的第三种力量,在抗战救国与民主宪政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合”意指左舜生是民盟重要的发起者、筹办者、早期实际领导者,也是民盟早期重要活动的参与者,他为抗战胜利、民主宪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离”则是抗战胜利后左舜生背信弃义,为了一党私利,率领青年党公然退盟,支持国民党反共内战,是彻底反动的。左舜生与民盟之间离合彰显了他由“左转”向“右转”的政治心路历程,其动因与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在《裘利斯·凯撒》中塑造了四个典型人物:斯多葛主义者勃鲁托斯、伊壁鸠鲁主义者凯歇斯、意志至上者凯撒与诗性哲人安东尼,并在重大历史语境中重构了他们各自的欲望、思维方式、选择、行动及命运间的复杂关系,进而实现了他对"诗与哲学之争"这一古老的显性问题的隐微书写。这一书写有意识地将不同思维方式固化到四个有着不同体格、性格、德行、政治智慧的典型人物之中,不仅折射出莎士比亚在"诗与哲学之争"问题上的立场与观点,而且表明他是一个将文学、哲学、政治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考量的艺术大家,明显流露出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忧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论赋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诸侯国中曾经存在的赋诗风习,其实不仅仅是会盟、朝聘和宴饮等社交活动的仪式,也是一种对三百篇特别的解释活动。赋诗所以成为那时贵族必备的人生教养,乃是因为诗在文本极度匮乏的时代取得了神圣文本的地位。赋诗作为一种公共生活形式而与神圣文本相为配合,共同构成为那个时代的贵族文化。这种赋诗言志的诗诠释活动,一方面遵守一个共同认可的文本,另一方面又十分讲究通过对诗篇、诗句的巧妙运用,传达赋诗者的某种意图。于是赋诗的风习开启了断章取义用诗方式的兴起,它留下言志和观志的命题,在其后儒家诗论中衍生出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