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入快乐之路——新世纪的积极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心理学研究,一向给人以神秘而晦涩的印象。侧重挖掘人类心理深层的文艺作品,如现代派绘画、诗歌、意识流小说,无不与焦虑、抑郁、幻觉、狂躁、变态等关键词紧密相关,而比较通俗的以“心理分析”著称于世的电影经典之作《沉默的羔羊》,《雨人》等更可见大众普遍观感之一斑。事实上,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状况的确如此,美国心理学家Myers作过一个统计:对1887年至2000年《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Abstracts)电子版的全部论文进行搜索,涉及“焦虑(anxiety)”的论文有57800篇、涉及“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涉及“喜悦(joy)”的仅有851篇,涉及“快乐  相似文献   

2.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世界》《、人类的情感》《、心理学基础》等。  相似文献   

3.
以西方心理学为导向的现代心理学是以“知、情、意三位一体”结构划分为基础的,而以“知、情、意三位一体”为基础的现代心理学在表面上显示为极其繁荣的景象,心理学家、心理学派别、心理学类别和专业、心理学著作那还真是多如恒河沙数,仿佛人类心理、行为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并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人类只要幸福非常地依照这些答案行事,就可确保万无一失。可是,对这一基础如果随意进行一番考查就会发现:竟没有一个西方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清楚地知道其中的”意”到底是什么东西,同时也没有人质疑过这作为总是由某种心理内容激发而产生的——继发的和作为某种心理结果的“情”能不能与“知”和“意”相并列的问题。笔者认为,西方心理学和泛西方心理学只是在呈现一种虚假的繁荣而已,只是对于人类的心理世界做了一番浮光掠影的工作,与人类的心理实际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4.
在《走向青年学》一文中,我提出了青年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点:1.青年学研究就是人的理论研究;2.青年学的研究不可能完全通过实证的方法来解决。这两个基本点的提出,事实上是引出了一个背景更为广阔的命题,那就是青年学的研究规范问题。对此,我首先从人类研究理论的两种基本规范开始,展开论述。一.人类研究理论的两种基本规范人是文化的动物。作为文化动物我们摆脱不了价值立场和价值评判,这已经得到了证明。据此,我将迄今所有的人类研究理论划定为两种价值规范,即科学价值规范与发展价值规范。 1.科学价值规范。这一规范的人类研究理论以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一切以纯科学实证方法对人类及人类文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研究的疗愈的对象定位在:压力环境下情绪情感易敏感,情绪困扰着需要疗愈的普通大众。研究思路如下:通过梳理心理学领域,对“艺术疗愈”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将“艺术疗愈”研究的任务及重点放在围绕大众心理,阐述疗愈的疗愈性与疗愈作用,最后将理论落实到一些国内外案例研究中,接下来,重新思考和探讨艺术治疗应用于大众心理重建的方法,以及心理疏导途径的开拓与创新。一、艺术疗愈的定义及优势1、艺术疗愈的定义艺术疗愈是非言语的一种治愈,艺术疗愈又被称为艺术心理治疗,通过结合艺术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音乐、舞蹈、  相似文献   

6.
沈绮云 《职业》2008,(23):21-23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以Seligman等学者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研究逐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创作过程中主体的精神状况,还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所有的作品都融入了重要的情感因素,作品没有情感其艺术性也就无从谈起。而郁达夫的小说正是对这种结构常规束缚的一种突破,并将整个篇章用自然流动的情绪和感情串联起来。以郁达夫的小说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中对情绪的架构,希望为小说有关情绪构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情感情绪是心理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人心理状况的表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善于应用情感情绪原理知识,适时适当的调节学生的情感情绪,掌握情感教学原则,以使教学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卢家楣先生提出的情感教学三原则结合自身体会稍加阐释。  相似文献   

9.
赵海娟 《现代交际》2011,(7):118-118
情绪情感直接关系到足球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掌握、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妥善地调控学生情绪,才能提高足球教学的质量。在足球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直接兴趣,又要加强情绪情感的培养,贯彻现代足球运动理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足球教学中“兴趣教学法”对大学生情绪情感作用为研究内容,以此为借鉴,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为本”与“能力为本”这两个词,在我工作过的机构里不知经过了多少次交锋,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也同样波澜起伏。社会工作的确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生的,它最早曾被用于解决工人酗酒问题,进而引申到解决其家庭关系问题。社工理论大家里士满(Mary Richmond)便是社会工作“问题为本”的鼻祖,其《社会诊断》一书开启了借助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先河。随后由此引入和生发的精神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份读者问卷调查表,引出我与《老年世界》之间不少往事,回忆起来真有点细微的故事。在阅读本刊的时间一栏里,我认认真真地写下了24年零5个月,这24年对我来说是现实生活年限的三分之一。如果《老年世界》编辑部里有“80后”的编辑,怕是不敢相信,这73岁的老人,脑子出问题了。编辑部里有24年工龄的编辑一定会知道我说的是真话。我与《老年世界》有着割不断的缘分和情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PBL教学法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课程中实施PBL教学的意义,并从教师角色、问题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实验心理学》中实施PBL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海燕 《老年人》2013,(1):37-37
如果歌声和诗句都不足以表达心中奔腾的情感,那么,扭动你的身,摆起你的手,跳起来吧。湖南境内有个号称“饿死也要跳三年”的乐天民族——土家族。走进湖南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土家族人聚居的地方,你会被他们载歌载舞的情绪所感染,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他们手牵手蹁跹起舞。  相似文献   

14.
在香港演艺界,张智霖和袁咏仪是公认的情感最甜蜜稳定、外形性格最般配的“金童玉女”。两人在事业上也是比翼双飞,前者以一首与许秋怡的对唱歌曲《现代爱情故事》脱颖而出,之后转战大小荧屏,主演了《手足情》《漫画风云》等电影及《草民县令》《飞刀又见飞刀》《射雕英雄传》等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后  相似文献   

15.
健康积分     
健康快报下午散步有助调节情绪你是否在为减肥和自己较劲儿?下午4:34.也许你应该出去散步5分钟。《咨询和临床心理学》发表了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Thayer的研究,研究发现,在下午4:34这一时刻,是节食者一天中意志最薄弱的时刻,他们往往会在这时控制不住自己,大吃零食,导致节食失败。因为这时是一天能量的最低点,也是情绪最低点。Thayer指出,食物和运  相似文献   

16.
“在苏北的一个乡镇,正副镇长和党委书记有50多人!”在日前举办的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某位领导在谈到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感慨道:“推进乡镇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不能再迟缓了。”(1月19日《南京晨报》)一个乡镇有50多个书记镇长,这是笑话,又是现实。无需再有其他问题,这样一种状况的存在对政府的形象已经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所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却也很值得研究。我们发现,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江苏省的选择与此前一些地方基本类似,即准备走“补偿退出”这条路。据《南京晨报》报道: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官员介绍说,“目前…  相似文献   

17.
肠是人的第二“大脑”人还有第二个“大脑”?没错!就是我们的肠道,它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我们下意识的活动。控制人类以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学是在情感参与下的体验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定伴随着某种情感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和特征,也反映教师在教学时情感投入的程度,若是师生情感达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共鸣”,则会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定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在《美术课程标准》中重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就是想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利用情感的动机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对美术学产生深厚的兴趣。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下面从影响美术教学的各种情感因素说起。  相似文献   

19.
关注“网络暴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本来是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现在却成为一些暴虐事件滋生的温床;本来可以成为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2006年的网络,是个多事之年,“网络暴民”层出不穷,网络暴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20.
李念 《现代妇女》2014,(3):I0056-I0057
微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作为识别谎言的有效线索,微表情可应用于安全、司法、临床等领域。微表情研究是基于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在侦查活动中应用微表情,既有利于办案民警准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意图,也有利于侦查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