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既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也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之传统策略思想的"古为今用"。因此,它既遵循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时代赋予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建言献策、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智力发挥作为主要着力点,运用"同心"品牌,做政治生活的稳定剂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基本思想,奠定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基础。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概念、获得最广泛的同盟者策略,阐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及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这一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与统一战线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阶层与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与统一战线、知识分子与统一战线等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角度、方面开展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同时,统一战线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史、经验总结及规律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多学科性等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得到了巨大发展。60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根据时代背景和国内根本任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30年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和后30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本文试图分析、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两个30年"统一战线理论的特点,是希望人们对60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晰、客观、理性、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从而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务实、灵活地面对当前及未来的统一战线理论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地运用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的广泛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积极因素,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学说,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和方针政策。邓小平在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统一战线更加完备的内容,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关于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科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时期和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紧紧把握统一战线的核心和实质,并通过一系列崭新观点,精辟地论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内涵,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科学体系。本文就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在领导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造性地论述了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和主要杜会职能,明确地提出了“大团结、大联合”的新命题;对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也有诸多发展和创新;强调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仍然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并对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提出新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许颖 《理论界》2008,(3):138-13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富有特色的部分。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国内和国际环境,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呈现了不同于其他各个时期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统一战线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相结合;统一战线的民族性与民主性相结合;统一战线的公开性与隐蔽性相结合;统一战线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分析这些特点,对于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到1956年党的八大之间,毛泽东对统一战线进行了大量的精避论述,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初步形成毛泽东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轮廓,而且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历史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统一战线思想开创了源头。  相似文献   

11.
印尼华文教育的过去、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尼华文教育过去有过黄金时期 ,后被苏哈托政权封杀。瓦希德执政后 ,主张文化多元化 ,华文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的轨道 ,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中印尼两国教育部的推动下 ,华文教育在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和汉语水平考试 (HSK)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战后国际局势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65年新加坡独立 ,鉴于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东西方冷战的制约 ,新加坡采取了追求认同东南亚、认同马来亚、迅速“脱华”的政策。华语虽是新加坡多数民族———华族的母语过 ,但新国家领导人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考虑 ,未将华语定为国语 ,华文华语的使用价值每况愈下。 2 0世纪 90年代后 ,国家重新重视华文教育 ,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母语教育水平 ,但华族的母语教育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路径与研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要籍解题式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到历史、时代视野下的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经历了颇为艰辛的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才初步确立的中国史学史学科,承载的是中国史学自身两千余年历史的厚重内容,要籍解题式的研究特征在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最初阶段有其必然性。60年代以后,中国史学史研究更注重从时代的特点把握史学发展走向,从历史发展过程中审视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过程。在这样的研究路径中,中国史学史研究得以极大地拓展和深入,相应地,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掘、对近现代中国史学的重视以及多部中国史学通史的完成出版等,使中国史学史研究从多方面呈现出了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在此基础上,从学术史的角度拓展中国史学史研究、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重视中外史学比较研究,加强史学理论诸层面的研究,应该是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努力方向。其中,对史学理论的研究是否充分,已经成为影响今后史学史研究能否深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圣经》汉译自有史记载以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涌现了众多的汉语译本,以及各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译本。对《圣经》汉译版本进行综述将有助于揭示《圣经》汉译活动的历史意义,对《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整整印年.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总结新中国60年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但已充分发挥出它的优势 ,成为推动我国民族工作不断前进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蒙学西化教育模式构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蒙学西化教育模式源于鸦片战争前来华传教士的构想,但国内学术界对其有关中国蒙学教育改革思路的探索至今未进行过研究.本文以来华传教士创办的英文期刊<中国丛报>为中心就此课题进行论述,分析这一时期传教士对中国传统蒙学教育的观点与由此开始的改革之路探索及其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在相应的现代传媒的现代性中萌发和生长的。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生成中的作用表现在:它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而且还给予中国文学现代性以具体意义,并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生产和流变活力,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将波及到人类生活的各层面,也对海外华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随着华人活动的全球化,带动华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海外华文教育随之而发生演变。全球化时代必将带来华人的文化整合,华人必须在参与世界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与各自国家的发展寻求平衡;同时保持民族性,使自身文化的特质进一步明确与突显。全球化也必将带来华文教育的整合。全球化将把海外华文教育带人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初期中国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梁启超开始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其目的是想激活中国人的自觉意识、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但客观上却在民族概念、民族源流、民族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为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最早提出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概念,把民族史作为中国史研究的核心,认为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