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总体上说,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过程并不稳定,特别是考虑到大学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国外都积极采取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的就业政策。这些政策旨在更多地刺激创业精神,创造就业岗位;激励大学生到艰苦的地区与艰苦的行业从事艰苦的职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加强职业匹配服务,改进大学生就业的效率,以期通过在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干预全面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些政策无疑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状况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就业决策和职业期望的决定效应。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状况对其就业决策和职业期望有显著的决定效应,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大学生能较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虽然他们向往到大城市工作,但他们不希望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会抑制其就业倾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不仅对职业选择和就业地有明确要求,而且他们对期望收入有更高的诉求。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决策和职业期望既会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又可能通过代际传承扩大社会的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下,公共就业服务能否以及如何在就业促进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具有政策意涵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CLDS2018数据探索了公共就业服务和劳动参与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公共就业服务的覆盖面偏低,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是主流服务项目,在控制多重影响因素后发现公共就业服务与失业状态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获得公共就业服务的支持可以降低劳动者陷入失业风险的概率,同时女性、高中及以下学历、农村地区、持有本地户籍的劳动者更容易从公共就业服务中受益,借助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处理模型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稳健。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技能提升与社交网络拓展是重要的影响渠道,公共就业服务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提升会降低失业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扩面+提质”的政策路径,在增强公共就业服务可及与可得的同时强化技能提升类服务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赵放  蒋国梁 《人口学刊》2023,(2):99-112
数字经济时代,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释放数字科技对劳动力就业的赋能效应是稳定民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数字科技赋能劳动力就业的内在机理,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KHB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科技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了显著的赋能作用,能够促进劳动力实现就业,并且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法、更换变量衡量方法、调整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稳健;进一步的中介机制结果显示信息流动效应、人力资本赋能效应和就业渠道拓展效应是数字科技赋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中间路径,人力资本赋能效应所占比重最大,信息流动效应次之,就业渠道拓展效应所占比重最小;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科技对高学历劳动力就业的赋能效应较强,对低学历劳动力就业的赋能效果较弱;对未婚群体就业的赋能效应较强,对已婚群体就业的赋能效果较弱;对中年群体就业的赋能效应较强,对青年群体就业的赋能效果较弱。结合研究结论,建议未来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到的加快信息流动、提升劳动者工作技能、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的功能,积极搭...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个高校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工资水平、就业单位类型和主观满意度等三个方面测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把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分解为学术性人力资本和实践性人力资本,他们的社会资本分解为家庭经济性资本和家庭社会性资本,具体考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他们工资水平和就业单位类型产生正向作用,但对就业的满意度则呈负面影响;另外,与社会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更显著,结合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本文也讨论了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在对人力资本衡量指标详细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一手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发现那些能够积极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并不一定能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一反差表明,在中国转轨的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现机制和就业质量决定机制存在差异:要想提高顺利就业的概率,大学生必须扩展人力资本的宽度和广度,拥有一个合适的人力资本结构;要想获得更高的就业质量,大学生必须增强人力资本的深度,从而拥有一个更高的人力资本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和验证平台经济发展对多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台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和技能层面就业结构有显著影响。(2)平台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存在“U形”关系。拐点前,平台经济显著降低了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的比值、高技术行业就业占比及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比值;拐点后,显著提升了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的比值、高技能行业就业占比和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比值。(3)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存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在平台经济影响就业结构的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文章认为,应合理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配置,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建设多元化包容的人力资本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进行界定,提出利用期望值和实际感知值测算就业满意度的模型,并基于山东省济南市512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排序模型分别对大学生就业前期望值与就业后实际感知值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测算出山东省济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整体满意度不高,其中,满意度最低的就是职业待遇因子、职业发展因子,两者低于高校毕业生整体满意度,而职业稳定因子、职业外部环境因子、职业内部环境因子的满意度高于整体满意度。本文提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途径,可以从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感知或降低毕业生就业前期望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行业构成变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就业特征,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结构受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作者认为,提升产业结构转换质量和水平,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提升人职匹配是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影响人职匹配的因素其作用是如何变化的,文章通过建构多层次随机系数模型,考察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人职匹配的信息传递机制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完善的市场中,学历及人际网络搜寻方式都可以发送或传递人力资本质量信号,从而提高人职匹配程度;但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增加,作为正式的信号机制,学历的作用保持恒定,而作为补充性的信号传递机制,搜寻方式的作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的“2013年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户籍制度对于大学生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户口与待遇的选择困境,为了获得户口,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牺牲与自己人力资本特征相匹配的工作和工资待遇,不得不支付“户口成本”;在同等的人力资本条件下,大学生需要牺牲21%的工资待遇才能获得一纸户口;大学生中人力资本特征越高的群体,遭受的户口成本所带来的工资损失越大。基于以上发现,文章认为应该进行户口去福利化的改革,如此才能提升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得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加深,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就业岗位需求相对减少。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将越来越多。面对这些情况,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题,调节好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塑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改革高校教育模式;研究"新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俄罗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俄罗斯的教育体制、就业政策、市场需求、人才结构等缺乏应有的协调性,毕业生就业时凸显的实用主义和好高骛远等倾向造成了目前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如何摆脱就业压力,不仅是俄高校学生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俄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将对经济体系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通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实验,在探析政策对城市就业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事件研究法等评估该政策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城市就业水平,相较于非试点城市,政策推行使城市就业水平平均提升3.55%,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时间安慰剂、异常值敏感、剔除直辖市、倾向得分匹配以及政策排他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可以通过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与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作用于城市就业水平,缓解劳动力配置扭曲的促就业效应大于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效应。同时,“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不同地理区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以及互联网普及程度间存在差异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可以推动就业人口由低技术技能向高技术技能、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促进城市就业结构高级化转型。该结论明确了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效应,为我国在建设“网络强国”中稳定居民就业提供有益启...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山东200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建立多层交叉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个体、专业和学校等多层变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初次就业概率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学校因素对就业的作用大于专业,但学校与专业对就业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就业能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和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导向的实习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逐渐降低,而农民工工资逐渐上升,二者呈现趋同现象。文章从劳动力供求和人力资本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大于需求,而农民工需求增长大于供给;二是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缩小。文章指出工资趋同现象并不意味着个人投资大学教育的非理性,因为大学毕业生能够比农民工获得更多的非经济收益和更好的职业发展,个人不应因工资趋同现象放弃接受大学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工资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街道(社区)就业潜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深入调查街道 (社区 )用工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 ,分析就业情况 ,把握用工需求 ,为各类求职人员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各方加强就业引导 ,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技术技能结构与人力资本构成之间的互补关系,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三要素模型分析认为,由于世界前沿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模仿的过程中只有选择符合其人力资本构成的技术结构,才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反之,实际的技术选择偏离其最优值越远,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个测度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构成匹配程度的技术偏向指标,并基于1990~200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了技术偏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估计结果表明,地区技术技能结构与其人力资本构成越匹配,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藻 《人口学刊》2011,(2):75-8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城乡就业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对成都市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研数据,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第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两代农民工在职业价值观、就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质量等方面,既有很大的代际差异,也存在一定的代际传承现象,探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构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探讨劳动力市场灵活稳定型就业机制的实现路径;加大对其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促使其实现从"半城市化"向"市民化"的转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取了多项就业政策。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大、就业需求严重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大学毕业生供求的调节、市场就业环境的塑造、相关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强化和对大学生的观念教育与职业生涯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