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跨区域整合开发研究,有利于明确资源分布特征,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红色旅游资源有效整合、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以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代表性的陕甘宁地区为例,综合运用Gis技术、Moran’s I指数等方法,系统开展陕甘宁红色旅游资源梳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资源跨区域整合的研究,结果表明:1)陕甘宁红色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人文活动三个大类、六个亚类、十六个基本类型;2)陕甘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非均衡,以延安为核心形成典型的高密度集聚区,围绕核心区附近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多点集聚、连点成片的分布态势,且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分布高度耦合;3)依托重大历史事件凝练出长征会师、红色政权等十大主题,并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与黄河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的融合,以提升陕甘宁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及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开发区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张国杰一、西部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现状西北6省区(陕、甘、宁、青、新、内蒙)的高技术产业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火炬计划项目,截止1995年底,西北6省区有包头、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  相似文献   

3.
略论西北文化的根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是指今天地处中国西北部的陕、甘、宁、青、新等五个省区。"西北文化"也就是指这五个地区的文化圈。从整个西北的历史发展和中国西部文化的内在结构来看,西北文化呈现出会聚性、多样性、交融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运用最邻近点指数、集聚分形维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这四种集聚特征模型,对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系统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重庆都市圈旅游景区系统在空间上表现出内密外疏的状态,都市核心区是人文景点的集聚区,自然景点则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以森林公园、温泉等为主.提出了“疏通文化景区脉络,打造环城观景走廊”,实行“藤结瓜”型旅游景区集聚发展格局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判国家级夜间文化与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释放夜间消费市场潜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深刻意义。以第一、二批共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与旅游消费集聚区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揭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深层次驱动区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1)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区整体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集聚型分布格局,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东南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区的数量和密度均显著高于西北侧;2)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区平均密度省际分布不均衡,环核分布特征显著,主要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代表的3个密度核心区;3)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到经济状况、人口密度、居民幸福指数、高等级景区数量、交通设施与水文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且各回归系数正负值比重、高低值分布情况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山曲、爬山调和信天游的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歌的命名、歌词的形式、曲调的特征,以及方言的运用、人口的交流等方面,试图证明流传于我国冀、蒙、晋、陕、甘、宁、青、新八省区局部地区的两句头山歌——“山曲”,也就是“爬山调”和“信天游”。它流布广阔,传唱久远,影响浓重,歌词与西北方言区内的晋方言有关,传布与我国历代人口长期反复地大规模流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一带一路"沿线18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指标和多因素指标对该区域2008—2017年的区域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剖析18省区物流演化过程,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一带一路"沿线物流空间网络结构。结果显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物流分布特征为东部地区集聚比较明显,中部次之,西部较弱,物流节点的梯度关系明显;18省区物流专业化程度差异较大,在10年间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18省区间物流引力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产业互补性、通信技术水平等直接影响区域物流联系强度。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先后经过了湘、桂、黔、滇、川、康、甘、青、陕、宁等省的壮、瑶、苗、侗、土家、彝、布依、藏、羌、仡佬、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其间,由于红军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援,因而有效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所以对红军在长征期间贯彻执行的民族政策,必须给予充分的估价。  相似文献   

9.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其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效益、经济结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分析2001—2017年新疆整体与地州层面经济发展质量的时序变化,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新疆地州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效应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新疆经济发展质量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取得较快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但幅度不大,环境保护层面波动性较大。(2)从地州层面来说,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但部分地州存在效益水平下降、结构升级缓慢、环境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新疆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呈现正的空间集聚效应,即质量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呈现集聚分布但并不稳定;从经济发展质量冷热点区分布来看,主要表现为南北差距,热点区空间格局有逐渐东移并扩大的趋势。基于此,认为应将经济效益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点,增强经济质量核心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热点景区旅游容量不堪重负,而冷点景区旅游容量过剩。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延安为例,通过齐夫(Zipf)定律研究延安旅游流的现状,以及延安旅游流的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丰富产品类型、扩大旅游区范围,完善旅游交通条件、提高区域旅游的可达性,加强政府引导、理顺旅游管理体制等延安旅游流扩散的途径,为延安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的特点及地理环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众多,大多数石窟窟形较小,造像数量多,题材较为复杂。由于地处四省区的交界地带,长期以来未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石窟寺资料的梳理研究,并分析其共性、分布特点,提出"鄂尔多斯模式"的概念,并对于这一地区石窟寺密集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第二方面军,分别于1934年10月、1935年3月和11月,从各自的根据地出发,途径赣、闽、粤、湘、桂、黔、川、滇、康、青、甘、陕等12省,行程数万里(仅红一方面军行程2万5千里),至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毛泽东曾形象而深刻地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1949年夏末,我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直接指挥下,将长期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的国民党军队基本歼灭。中央军委决定,由彭总指挥西野的3个军和十九兵团的主力10余万精锐部队发起兰州战役,旨在一举全歼马步芳的军队。我们第二军的任务是取道祁连山直插河西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证研究了公共服务供给与劳动力集聚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劳动力集聚均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的积极作用。(2)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强化了劳动力集聚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同时,劳动力集聚受到公共医疗卫生的负向调节作用,公共基础教育加剧了劳动力集聚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负向影响。(3)劳动力集聚、公共服务供给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人力资本门槛检验,实证结果证实劳动力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呈现出阶段性减弱的促进作用,公共医疗卫生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公共基础教育的影响效应呈“U”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效应呈现倒“U”型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广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同志较好地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见理,郏、甘、宁、青四省区承担科学社会主义门学考试主考院校,即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大的部分同志,联合编写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简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丛书),于1985年9月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至青海日月山和秦岭伏牛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地处黄河中游与海河上游,其范围涉及晋、陕、甘、青、宁、内蒙、豫、冀八省区,面积约占全国5.5%,人口约占全国6%。黄土高原是一块举世瞩目的土地,古代它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现在却成了光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黄土高原的农业究竟应该怎么发展?是按原来的方向继续走下去呢?还是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呢?很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现今我国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5省区面积303.15万平方公里,人口7733.1万,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这5省区的建置和行政区划基本上是在近代形成的。研究它的沿革和形成,包括各历史时期从中央所确定的建置体制到地方各级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基本脉络和规律。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文着重就近代时期西北省区一级的建置和行政区划的形成及其演变的缘由与影响略作论述。近代以前的建置和行政区划梗概在近代时期以前,清朝在西北仅设陕西、甘肃两省,新疆和青海则为两个特别行政区域,其地位类似于满洲、蒙古、西藏等地区,均未设省。对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采取适应于当时的管理和统治方式,是清  相似文献   

18.
研究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展览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我国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展览场馆数量与面积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总体呈“东密西疏”的结构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双核双次环核群—集聚散点”分布,与国家战略布局在地域空间上相耦合。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为环珠三角城市群和环长三角城市群,两个次级核心区分别为以北京、天津和廊坊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及以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为核心的冀鲁豫环核延伸群;展览场馆在空间分布上呈正向自相关,地区展览场馆集聚度与其邻近地区呈现相似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局部呈“双高型、双低型、低高型”三种关联模式;展览场馆空间分布格局是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指导、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鉴于各区域间非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展览业体系合理布局、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区域经济格局的构建,并非是若干独立区域战略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区域战略间的有机串联、高效联动。以强化都市圈、城市群等城市体系间的合作联动为突破,可以进一步放大重大区域战略的溢出效能,带动实现更大范围空间的协同、融合发展。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明确提出打造"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文章分析的"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位于黄河流域,地处河南(豫)、陕西(陕)、山西(晋)三省交界区,囊括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四大核心区域,联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与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横揽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两大重点区域板块,是新发展阶段下链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完善我国高质量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布局。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地域面积20.2万平方公里,2020年区域生产总值5.82万亿元,年末常住人口9 079.4万人,初步形成了"三聚核、多支点"的空间结构特征和"主轴引领、网络对流、交叉组团"的总体网络格局。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下的重点建设区域,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具备坚实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五增长极"。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各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资源相似、经济相关,具有合作发展的天然基础和综合优势,其高水平建设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的迫切需要,是新发展格局下区域联动合作的客观必然,是优化国家总体空间格局的内在驱使,也是传承黄河文化文明的历史趋向。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应当摒弃若干城市在地理意义上的简单"糅合",转而追求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联通、文化文明意义上的全方面深度"融合"。文章建议,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思维,牢固树立"高效率合作"核心意识,以"高水平开放"和"高品质生活"协同推进,共同培育打造其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高品质合作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同时,呼吁争取将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上升为黄河流域的第二大国家战略,使其与总体战略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20.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包括贸易成本(供给接近和市场接近)、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因素(外贸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投资等)。贸易成本中的供应链体系、商品市场体系和关税水平对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FDI集聚影响显著,因此,应重点改进供给接近和市场接近因素,同时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大外贸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吸引FDI在其地区的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