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习传进 《江汉论坛》2006,(9):124-12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的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后殖民理论有着内在关联性、一致性和矛盾性。这些理论都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种族观和性别观进行了批判和反省,对身份的认同与建构进行了深层透视,力图颠覆欧洲中心主义的种族、性别本质论,走向文化身份的建构论。  相似文献   

2.
认同是不断进行身份建构的认知过程,东亚地区认同是一种集体认同,对东亚合作有重要意义。目前,东亚地区认同程度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东亚文化上的共性和相似性以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合作实践,为建构地区认同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但由于区域内国家之间缺乏信任和美国因素的干预,为东亚地区认同的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易佑斌 《理论界》2006,(6):212-214
东亚认同感是对东亚集体身份的内在认知,具有阶段性发展的特征。文化是提升认同水平的重要因素。作为东亚区域文化的东亚文化和合体是构建东亚认同感的基石,它对东亚认同感的形成所具有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不可或缺性和动力性两个方面。通过加强东亚文化和合体的建设,可以夯实认同感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身份、认同都是可以建构的。作为正在极力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欧盟,集体认同的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以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欧洲集体认同的建构基础、内涵及面临困境的思考,探讨集体认同与欧洲一体化之间的互动与建构关系,认识建构集体认同对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类型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构成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石,也是社群文化资本与身份认同的标志符号.据"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考察显示,文化资本形成初期,传统技艺经历了长子继承式、多子继承式、宗族共享式、社区共有式等多种方式,适应了传统技术保密和文化资本私密使用的需要.当传统技术进入"区域共有"模式后,需要对社群成员的权益进行"身份认同"的识别,以维护利益共同体"文化资本"的使用权益.其利益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包括共同的神祇膜拜、共同的生活习俗、共同的经营组织、共同的技术交流暗语等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文化资本,在历史传递交换中实现再生产,发生了增溢、配置、扩散以及转化的嬗变,同时保障了人与自然的兼容互惠、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文化安全在本质上是国家身份与认同的安全,不仅涉及文化主权和文化实力,而且涵盖文化沟通与社会整合。国家在维护文化安全时,需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基本的辩证关系:身份的自治与联系、身份的统一与多元以及身份的稳定与变化。国家若要有效保障文化安全,既要强调身份的自治权,又要关注地方与国际社会的意愿,在理性运用权力、努力积累共识的基础上,建构积极的国家认同与文化安全共同体。国家在发展统一性之时,应为族群文化开辟生存空间,保障它们的文化权利与社会公正,缓解民族张力,促进社会融合。国家在维护身份的稳定性时,不仅要注重传统的延续,而且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提升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增进民族自信及其国家认同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术领域对丽贝卡·沃克及其作品的研究比较少,而丽贝卡·沃克在美国是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文章以美国多元文化为背景,以身份认同理论和“他者”理论为依据,从丽贝卡·沃克自传体小说中主人公三种身份困惑入手,分析主人公困惑的原因、身份寻求的艰辛过程与最终黑人身份的建构历程。研究结果,既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族裔身份群体的真实生存状况,也可以认识美国多元文化对混血儿群体的身份建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还能够对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群体的身份定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以及不同种族之间的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媛 《东岳论丛》2013,34(4):180-183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由单一的自我认同向更多依赖外部认同转变。在面对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大众传媒对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无疑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影响,传媒参与,甚至主导了少数民族形象建构与自我认同的过程。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大众传媒要坚持"多元文化"观,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促进少数民族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7):238-242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口的流动和民族之间的融合,人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社会身份变得更加复杂。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认识到社会性别与身份的动态性和可塑性特征,促使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和社会身份认同研究由本质论向社会建构论转向。语言在人的社会身份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社会性别和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建构而成的。身份的动态性和多元化可以通过交际中的语码转换来实现。针对社会性别和身份的动态特征,可以尝试运用动态系统理论对语言、性别和身份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林莺 《学术探索》2013,(2):119-122
摘要:对于华裔作家身份的建构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纯文学的解读,未曾出现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华裔作家话语权力的实现和身份认同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断裂导致文化的迷茫。本文利用福柯的话语权理论,率先提出话语权的获得才是身份建构的最本质原因。从语言遮蔽下的话语失落、话语“言”生和话语“心”生三方面阐述话语实现和华裔作家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国文化的浸润才是华裔作家获得话语权、完成身份建构的最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服饰作为一种审美风尚,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民族国家、社会族群、文化群体进行身份认同的基本方式。然而,现代社会的差异政治与混杂文化剪断了前现代社会以"观念——政治——文化——身体——身份"为线索的对位式身份认同逻辑,而衍变出更为复杂的身份认同模式:从共和国建立至今,教化实用主义的服饰审美风尚、个性化的服饰审美风尚、世俗化的服饰审美风尚、多样化的服饰审美风尚渐次成为主流的审美风尚,并先后承担了规训的理性主体身份认同、启蒙的理性主体身份认同、感性化的主体身份认同与多元化的主体身份认同功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所承担的直接身份认同/区隔功能,遂在现代性条件下演变为多元认同主体的合力建构与秘密争夺。  相似文献   

12.
孙天慈 《天府新论》2024,(3):145-155
知识数字化传播使网络科普成为部分学者的选择,学者向“网”发展在获得影响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学者身份边界的反思。本研究以B站学者UP主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对多轮访谈的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以身份建构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分析学者向“网”发展的身份调适与集体形象。学者UP主具有复合身份,新的身份边界正在出现。从“纯粹学者”到“学者UP主”的身份调适呈现“回退”“求变”“调和”“融合”的个体差异,在不确定性背后隐含着集体形象的群体性建构。学者向“网”发展既形成了突破体制框架、适应数字传播的集体观念,又秉持珍视学术自由、遵守专业规则的价值规范。拥有复合身份的学者UP主策略性地处理学术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区隔,向“网”发展而始终“感觉自己是学者”,亲近网络文化而又“反市场化”,保留着学术身份的底色。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传播在全球文化差异普遍存在的现实基础上意义重大,尤其是跨文化传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助力。一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共通性并存,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建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文化具有物质性特征,跨文化传播就是实现文化物的功能性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从全球语境和理论认识的高度,超越“主体—他者”二元对立的跨文化传播结构,实现文明对话沟通效果的最大化,回归真正集体认同和价值归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对话体系。超越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传播是文明对话转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决条件,其关键是超越文化自我和建构文化认同,实现全球语境下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持人语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学术理论话语和研究方法 ,已经对文学研究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 ,是迎头对应文化研究的挑战 ,而又运用文化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从新的路径进入文学的明智选择。文化身份的命题是在后殖民理论的平台上被提出 ,并被移用到文学研究中来的。文化身份研究从文艺美学来说 ,是肯定主体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存在合理性的 ,从文学研究的外延来说 ,是语境式研究和文本式研究相结合的。因此可以融合进社会学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原型批评方法、文本分析方法等诸多文学研究方法 ,可以融文学的背景研究和文学的文本研究为一体。本专题各篇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王宁教授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准确地描述了全球性文化研究对文学形成的挑战 ,并且充满信心地指出 ,引入文化身份问题 ,运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王宁还提出在引入文化身份研究中建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如果将王宁教授的论文看作是一种呼唤 ,那么 ,王一川教授的《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刘俐俐教授的《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乔以钢教授的《女性写作与文化生存》则是对这一呼唤的回应。我们惊喜地发  相似文献   

15.
王江成 《学术界》2022,(9):155-164
从民族认同国家的现代国家认同建构内涵看,国家认同建构的核心是民族的认同整合,即如何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或实现各民族的多重身份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发展。在近现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进程中,“五族共和”开启的“国家民族身份建构”与“承认各族身份”的“二重民族构建”催生了国家认同建构的“融合同化”与“平等共治”两条进路。国共两党的民族观念之争使得国家认同建构的两条进路逐渐分野对立:国民党片面强调“国族建构”的“国族同化”进路否认各民族,滑向了大汉族主义的泥沼;共产党强调“各民族解放联合”的“各民族平等自治”进路赢得了各民族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但客观上也存在弱化中华民族建设的嫌疑。新时代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嵌合互构”使得近现代以来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两条进路”走向了协调统一。今天,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纽带实现各民族的认同整合,完成从民族认同到国家层面认同的跃升。  相似文献   

16.
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网络传播的新技术时代,网络游戏成为人们身份认同的一种存在和情境,或者是一种社会建构.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参与者是通过数据网相联结,以电子文本化的虚拟身份来展示或想象主体身份的.与传统的游戏不同,网络游戏的游戏者在电脑屏幕上的"窗口"环境中进行着多重身份的生活.这种分散的自我使得游戏者在同一时间里往往处于多个世界,扮演多个角色.这样,现代人的自我体验在网络游戏中更像是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多种探索和实验,游戏者体验到了多样化、异质性、片段化、去中心的自我.本文将从游戏文化研究的角度,围绕对网络游戏中身份认同基本特征的分析,以期对作为大众文化一种的网络游戏文化现象进行理论之反思.  相似文献   

17.
王向远 《江海学刊》2023,(1):191-199+256
因为“东亚”一词带有一些历史阴影,中国学界一直较少正面使用它。近年来中国学者曾在不同层面上对“东亚”概念予以批判、考察与清算。20世纪90年代,“东亚儒学”概念从境外传入,激活了中国大陆儒学界的“东亚”话语,学者们通过“东亚儒学”认同东亚,对各国儒学的不同特质予以辨异。同时,中国学者还参与国际性的“东亚共同体”讨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东亚共同体”建构的可能性,并在“共同体”与“社会”的性质区别中,认识到“东亚共同体”必须建立在“东亚认同”特别是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东亚儒学”传入与“东亚共同体”的讨论是中国“东亚”话语建构的两个主要契机,形成了独特的“东亚”话语体系,是中国“东方学”理论建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以身份认同、观念和文化为分析基点的研究范式,在指导具有双向性、长期性和文化性等属性特征的侨务公共外交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在通过认同理论强化侨务公共外交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当前以温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研究的拓展方向:窥探一个民族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的文化属性,丰富目前以国家为主要分析单位的集体认同研究视角和路径;以认同理论连接侨务公共外交与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建立"多重认同"模型还原建构主义的情感因素;在关注华人民族认同新动向的同时,洞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新区域主义已经成为东亚地区一种重要的理论与社会建构。新区域主义的开放性等特点适应东亚地区的安全现状,同时东亚的安全形势也为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新区域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有助于将带有冲突性质的国家间关系的“安全复合体”转变为具有合作性质的“安全共同体”。本文试图从新区域主义的视角探讨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谷禾 《学术探索》2007,(6):34-37
国家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国家制度结构下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直接影响着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国家通过开展民族工作和实施民族政策,建立公民"民族成份"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从制度上建构并确立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