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主权领域中,阿甘本建构了一种弥漫式的无所不在的主权形象和话语逻辑。这既相异于福柯将主权权力视为逐渐隐退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区别于奈格里与哈特描述的那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统治帝国主权。他将赤裸生命的生产视为主权原初政治活动的内在基质,并以禁止、纳入-排除、例外状态机制为构境,阐释生命与主权、政治间的互动关系,以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伪性。阿甘本具有一种激进政治哲学批判立场,其颇具敏锐性、挑衅性的解释框架容易引起共鸣和关注。这一解释框架虽然没有为人获得自由和解放提供合法性依据,但为审视生命政治技术治理模式下人的生存境遇和被宰制局面提供了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潜能”是阿甘本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其理论结构贯穿并型构了阿甘本的政治哲学思考。阿甘本将亚里士多德以实现为目的的潜能改造为“能而不做”的“非潜能”,进而为其新型的伦理与政治规划奠定了基础。在生命伦理层面,阿甘本指出基于“潜能—实现”的伦理学提供了划分生命优劣的标准,并基于“非潜能”阐发了不可分割的“生命—形式”和非目的论的“姿态”伦理学。在政治权力层面,阿甘本运用“潜能—实现”分析了主权例外的运作方式,并基于“非潜能”提出了中断主权例外运作的“弥赛亚”事件,使主权停止对生命的捕获。阿甘本基于“潜能”阐发的政治哲学属于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它将福柯的现代社会微观生命政治扩展为存在于整个西方政治史中的宏观政治问题,并质疑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其缺陷在于未能有效地说明“赤裸生命”和“生命—形式”对于抵抗生命权力作用的区别,并且将政治权力的运作结构本体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生命法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中国生命法学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宏观和深入的法理支撑。意大利法理学家阿甘本的赤裸生命概念有助于我们从法理上理解生命法学中的一些问题。赤裸生命的特征表现为如下三点:生命的社会属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剥离;生命进入一种法律上的例外状态;生命处于某种暴力或潜在的暴力之中。生命法学中的那些生命个体如性别变更者、辅助生殖的产儿、活体提供者、进入优生程序的母亲或婴儿、安乐死病人、克隆人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赤裸生命。在阿甘本法学观点的基础上,生命法学的两个法理原则(自我决定原则和社会协商原则)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政治中的民主原则是在卢梭的思想中确立起来的。然而,由于私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互对立,从而个别意志与公共意志相互对立,卢梭的政治共同体是虚幻的,其公意是抽象的,政府和主权者之间是矛盾的,这反而证明了人民主权的不可能性。西方现代政治中的民主不过是一种政治幻象。法律不是主权者的共同意志,而是特殊意志的法律化。由于政府是具有自己的固有意志的独立实体,官员也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主权成为了抽象的权力并几乎被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5.
生命治理术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当代资本主义微观权力批判的桥头堡,在当代生命政治资本主义的批判语境中展开。福柯基于新自由主义批判视野提出生命政治这一概念。此后,阿甘本与奈格里分别在“元结构”生命政治以及后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探究生命政治资本主义的批判范式。而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重新建构了今天新的生命治理技术,围绕“安全机制”、“算法治理”以及新“赤裸生命”展开。在数字化生产中,数字资本以全新的技术管控调节生命以满足资本的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在对生命治理技术的反思和批判中扮演了解毒剂的角色,并把生命数字化治理技术还原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微观权力结构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6.
德勒兹和阿甘本同时都谈到了实现生命的潜能需要穷竭,即悬置一切意义、一切语言、一切感觉的纯粹的生命的可能。在悬置了一切之后所剩余的纯粹生命的界面,就是内在性的界面。在内在性的界面上,德勒兹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分子革命的方式去生成一个无羁绊的生命,无羁绊的生命被视为在穷竭了一切可能之后的希望。而阿甘本否定了这种返回到纯粹生命的可能,因为这种纯粹生命是比当下的生存性生命更为恐怖的赤裸生命。赤裸生命不是解放,而是生命的耗竭。阿甘本提出生命不可能脱离形式,而真正的态度是在当下实现穷竭式的"最高的贫困",在规则和法律的裂隙中,让创造性的生命形式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税收主权是国家在税收方面拥有的对内至高无上、对外独立平等的权力.经济全球化浪潮导致税收主权在观念、主权者、税法内容、权力行使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主动变革,着力普及人本主义税收主权思想,确立税收立宪观念,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价值平衡,坚持法律主权与让渡税收管辖权相结合.在税法制度层面,应当约束税收主权者的权力,调整税法内容,包括转换税制结构、变革流转税、创建电子商务税制,并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对生命与政治关系的洞察来源于阿伦特、本雅明和福柯三位思想先驱。阿伦特通过对"政治生命"和"单纯生命"概念的区分,试图将政治共同体奠基于单纯的政治实践。这一思考产生了单纯生命的悖论:单纯生命既构成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又是消解政治共同体的根本因素。本雅明利用"牺牲"概念和犹太—基督教神学传统,消解了阿伦特的悖论,却将政治行动转化为维护律法的暴力行为,并在献祭—净化的循环中,将纯粹生命本身转化为律法实施的最高目标。阿伦特和本雅明的哲学和神学反思最终在福柯对现代政治技术的分析中,呈现为现代生命政治内在的实践逻辑,人的自然生命成为政治的目标,却在被政治技术的抽象化利用过程中,转化为"赤裸生命"。借助于三位思想家的论述,阿甘本重建了生命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系,他认为,赤裸生命就是人类生命的"门槛"(threshold):它处于生命的存在和消亡之间,将政治权力最为悖谬的两种功能,即捍卫生命和威胁生命同时表征出来。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利维坦》这部经典名作的误解远远大于对其的理解。以致于《利维坦》被看做是在为绝对君主制辩护,霍布斯被称作是“独裁的卫道士”。通过辨识国家、主权及主权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霍布斯著述《利维坦》的真正用意。认为霍布斯所描述的利维坦是一个现代法人形象,而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主权者。主权是一种人格,只是这种人格要由主权者这种自然人承担而已。通过摆正主权与主权者在利维坦之中的应有位置,霍布斯为后人创建了一个现代国家的原始模型。  相似文献   

10.
审美政治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阿甘本对奥斯维辛大屠杀之后的生命政治反思,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集中营”“活死人”和“见证”三个重要维度。首先,惨绝人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啻为纳粹至高权力制造“例外状态”的物质化空间。其次,集中营里“活死人”是阿甘本“牲人”系列的重要表征和“赤裸生命”的极端形象。最后,奥斯维辛大屠杀之后的“见证”,意味着“剩余”的创伤记忆与“幸存”表达等问题。阿甘本以关注生命政治的姿态,凸显了诗学正义和批判美学取向。他关于后奥斯维辛的审美政治反思,丰富了当代西方左翼思想的文艺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一、国家主义法律观的历史渊源欧洲的中古时代是一个权力纷争的时代,教皇和皇帝、国王和贵族、贵族和平民之间普遍存在着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冲突。伴随着这种权力冲突,民族国家逐渐产生,君主政体也趋于完善,随之,政治和法律上的主权概念和主权学说诞生了。正是这种主权概念和学说,导引出近代各种国家主义法律观。在欧洲历史上,较早阐发以主权学说为基础的国家主义法律观的是法国的鲍庭。他于1567年提出了主权国家的定义,他称国家包括服从某种主权的市民,而“主权是超越臣民的无上权,不受法律约束”。主权者是法律的来源,因此不受法律约束,不…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性使自然状态成了战争状态,自然状态虽有自然法,但它只能约束人的良心,于是为了自保,人决定立约建国。立即履行了“约”所规定的义务的是契约,没有立即履行义务而承诺未来履行义务的叫做信约。建国所依赖的是一种被称作服从信约的政治信约。为了使信约不被轻易废除,信约规定立约方不仅对彼此负有义务,而且对不是立约方的主权者也负有义务。这种信约使主权权力具有绝对性。  相似文献   

13.
霍布斯与洛克:两种自然状态与两种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与洛克从两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出发演绎出两种不同的政治理论体系。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建立在人性恶基础上的混乱无序的战争状态,其中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是生存;洛克的自然状态是建立在人性善基础上的和谐有序状态,其中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享受人权。为摆脱自然状态,霍布斯设计了个人———主权者的契约模式,洛克设计了个人———社会———政府的契约模式,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社会,他们在政府目的、政府权力大小、个人权力大小以及政权形式上都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平民思想家--卢梭,从自然状态出发论述了人类社会中公意指导下的国家主权.<社会契约论>集中体现了他"人民主权论"的政治思想.他认为"主权不是别的,它就是公意的行驶""永远都不能被转让",也"不能被分割".社会契约也赋予政治共同体控制它的成员的绝对权力,但国家权力最终属于人民,人民把公意委托给主权者,公意指导之下的权力才被称为主权,所以公意永远都是正确的,在这个前提下它对专权的指导作用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主权理论是社会生产的产物,产生之时即显示其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然而,全球化带来的对世界各国主权的制约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主权绝对理论与时代的发展已格格不入.西方发达国家基于其在全球化中的政治经济优势,大肆叫嚣主权"过时论"和"弱化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和发展自己的主权理念坚持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坚持主权平等,维护国家利益;坚持主权是相对的,受限制的,但制约者必须是主权者的自身.  相似文献   

16.
现代政治主权的基本内涵是一种最高管辖权,依据一国宪法的规定由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等部门)加以行使;法理主权(即广义的"法律主权")则体现了对最高宪法权力和主权平等的国际法准则的承认,它与政治主权实为一体两面.因此,如同其他民主国家,英国的真正主权者是英国人民,依据(不成文)英国宪法,由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分别行使各自领域的最高管辖权即政治主权,其中议会下院享有的最高立法权即狭义的"法律主权"实为英国政治主权的一部分;不同的是,由于传统形成的宪政特征,下院享有的最高立法权形式上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制衡.然而,下院既不是英国主权的最终拥有者,也不是它的唯一行使者.  相似文献   

17.
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出发,分析了自由与义务的关系,说明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义务则来源于对他人权利的保障。进入公民社会后,霍布斯为个人自由预设了一个广大的私人领域。主权者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是由于个人自由的广泛存在,以及主权者对臣民承担的义务,使主权者的权利受到限制。这些思想对后世西方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美学家阿甘本提出并系统论述了文学批评概念——姿态。阿甘本的姿态论思想存在着由美学向生命政治以及生命诗学转变的潜在线索。在美学领域,阿甘本把姿态置于语言范畴,认为姿态是一种始源性的语言与交流方式;过渡到生命政治领域,他则从近代资产阶级"丧失姿态"并"不断沦为姿态的命运"的意义上,认为这引发了一种人类的景观化过程。最终,阿甘本倡导以生命诗学拯救姿态丢失后所造成的去主体化命运,从而"复魅"经验世界,实现人之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9.
数字生命研究是新兴起的计算机与生物学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主要是采取软件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产生展示生命特征的人工生命实体。数字生命是虚拟实在的一种重要形式。“磁芯大战”、“Tierra世界”、Adida和“阿米巴世界”等是数字生命研究的几个重要模型。数字生命研究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其中主要有:数字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或将成为真实的生命吗?数字生命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本体论上等价吗?我们对制造数字生命承担伦理和法律责任吗?  相似文献   

20.
霍布斯的契约思想阐幽抉微,勾连自然与政治、自由与权威,占据着社会契约论传统的制高点。在性质上,可以将其契约区分为不真正契约和真正契约两种,前者虽不具备真正的契约效力,但其承担着实体和程序两大功能;在进程上,可以将其概括为自然状态中的和平实验、主权建国契约的达成以及作为自然人的主权者的选举三个阶段。通过相互信约的授权不会在公民与主权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授权只是一个修辞性概念,国家政治意志的统一是霍布斯政治哲学一贯的问题意识,而并非仅仅建立在《利维坦》中首次出现的授权-代表理论的基础之上,主权者作为公民代表是选举程序的结果。对霍布斯的契约理论进行法理分析,有助于厘清其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