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学良 《中华魂》2022,(11):56-58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正朝着这个重要目标大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16日在辽宁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就必须深刻理解共同富裕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要将共同富裕放在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理解。未来15年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将由中国制造、科技进步和中国式小农户经济三轮驱动。当科技进步取得决定性进展时,建设强富美的中国乡村,加速实现共同富裕,就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而以人民为中心,需要保障男性和女性同步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平等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始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其繁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共同富裕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历史选择。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是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重要问题,就必然要聚焦于乡村场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乡村全面振兴不可能仅以乡村资源要素实现乡村现代化,更要从上层政策制定、下层举措落实等全方位推进乡村全面建设。通过梳理乡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并基于乡村共同富裕发展建设现状发现,我国乡村共同富裕以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建设为着力点,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阶段性发展目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依旧存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共同富裕难以有效推进;乡村生产资源要素缺乏,难以满足乡村共同富裕的资源要素需求;乡村缺乏优势产业支撑,乡村共同富裕建设难以切入等诸多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减缓了乡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进程。新阶段新征程,乡村发展建设现状明显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步伐,故而要从高处着眼,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现实意义,从细节入手,解除当前阻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障碍,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其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其规划引导和管护,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破除乡村资源要素制约,革新村集体产权制度,优化乡村社会保障政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加强龙头企业对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切实推进乡村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实现生产资源互通共享,释放要素活力,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乡村振兴实际工作为切入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分析当前乡村共同富裕建设中的发展逻辑和现实问题,补齐短板,提高质量,以探寻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更加突出的发展主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深化对促进共同富裕规律的认识,共同富裕思想不断发展,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和渐进富裕的统一。从主体而言,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与差别富裕相统一的全民富裕;从目标而言,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的全面富裕;从要求而言,共同富裕是权利共享和义务共担相统一的共建富裕;从过程而言,共同富裕是动态过程与发展目标相统一的渐进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仅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广大人民群众庄严承诺的初心与使命,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共同富裕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融合,统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聚焦“共同”与“全民”,着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紧扣发展主线,在动态发展中循序渐进地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是把握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在规定不可或缺的维度。在人类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化占据着先行示范的特殊地位,是研究现代化绕不过去的范畴,问题在于资本主义以资本增殖为中心逻辑形成了对人的发展逻辑的强势压制,由此形成了资本财富积累和人的贫困积累的尖锐化对立矛盾,工人越劳动越贫困的社会问题严重掣肘了其现代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空间。马克思深刻洞悉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含的矛盾,为人类纠正资本主义现代化偏离人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导理论。尽管资本主义现代化为延长其生存发展周期采取了时间、空间以及福利社会政策,但这种不触及资本主义现代化矛盾根源的措施治标不治本,劳动者只能再次深陷资本增殖框架塑造的贫困化趋势中。为此,人类要消除悖论性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和列宁的探索进行创新拓展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具体历史国情继承发展和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共同富裕为指向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历史向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独特的历史资源和恢弘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先贤对共同富裕的构想、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对共富的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共同富裕的探索共同构成了其发展的历史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独特历史蕴涵;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新时代的百年恢弘接续探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注入和拓展了共同富裕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共同富裕向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架构内恢复了劳动者主体性,资本增殖逻辑与人的发展逻辑矛盾得到了和解,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共同富裕向度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为人类探索新文明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后发国家走新型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开拓意义的原创性现代化探索,未来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富裕作为理想愿景,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社会各阶级参与革命斗争、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共同富裕作为话语引领动员人民广泛参与集体化、合作化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共同富裕的理论化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新时代,共同富裕从理论蓝图转化为战略目标,旨在解决现代化成果何以为全体人民共享的难题。纵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共同富裕的历史演进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样态,根据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发挥特定的功能作用,其内涵向度不断得以深化拓展,始终以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主体。新发展阶段,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8.
悖论性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贫困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修复悖论性贫困,提高雇佣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最终都“无功而返”,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陷入“两极分化”困境和“福利过度”陷阱。而反观中国,经过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还促进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悖论性贫困的超越,为促进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新发展阶段,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基础条件,但是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低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因素。新发展阶段,扎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解决好富裕和共享两个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讲需要把握五个方面的实现路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充分释放农村生产要素的活力,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渐促成“橄榄型”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与实践意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也是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这一历程经历了“革命求富”“建设谋富”“改革致富”“脱贫共富”四个阶段。在新征程上,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走出一条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总结历史经验,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先天地包含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道德谴责,为未来共同富裕社会确立起正义的内在规定。我国的改革开放将公平正义的道德追求与市场竞争进行有机结合,为共同富裕引入有序竞争机制,开创了我国共同富裕的新境界。目前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严谨、细致的调查研究保证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需要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在保障公民合法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实现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需要实现人们的精神富裕和正义品格的提升,需要建设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富裕。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党的使命任务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共同富裕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非常重要。其理论价值表现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更是人的才能全面发展的条件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其应用价值表现为:以消灭贫困为底线;以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康建设;以协调和统筹区域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间的共同富裕以及将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表现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稳步迈进的重大举措。同时,共同富裕需要由媒体引导价值取向,由深化法制和制度改革作为保障,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实施,使人民感受到共同富裕的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内在关联,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规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贯追求。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其价值内涵体现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公平正义原则、保障民生福祉三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面对新征程上的各种挑战,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遵循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规律,其实现方略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笃定共同富裕政治保证;其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其三,实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形成全面共同富裕格局;其四,完善民生福祉体系,守护共同富裕的民生底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特色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遵循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对现代化不懈求索的历史逻辑,淬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之中。在价值旨归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于个体层面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于社会层面指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世界层面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要战略要求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赋予了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视域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内在耦合性,即两大战略推进实施进程中的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彼此契合。基于两大战略举措的内在耦合性,把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要坚持党政协同发力、合力攻坚,要深化新发展阶段农村制度体系改革,要统筹兼顾、科学推进“五大振兴”、坚持物质与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全面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人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中心工作。全世界人民对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很重视。而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指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当采取什么方法、步骤,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方案,来多快好省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探索以及党的全面领导三者有机结合,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引、坚实基础及政治保证。现阶段我国推进共同富裕还面临着个别农村基层组织带领致富的作用仍待加强、内生动力不够强劲、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短板、民生保障不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等难题。因此要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牵引,增强共同富裕的引领保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调,强化共同富裕的动力支撑;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营造共同富裕的思想境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打造共同富裕基础性工程;以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为手段,确保共同富裕的自然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两极分化·现代化·共同富裕王洪英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①什么是两极分化,为什么会发生两极分化?怎样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一、商品经济与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以上特征,集中反映出党对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特征的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