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永萍 《社会科学》2022,(1):94-107
在家庭现代化过程中,不同区域农民的家庭发展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家庭发展能力是家庭策略的产物,家庭、村庄和市场三者共同定义了农民家庭策略的基本结构。半工半耕的强度、代际合力的强度以及家庭目标的调控共同塑造了农民家庭策略的实践形态,导致农民家庭发展能力的分化。根据家庭发展能力的强弱,可以将农民家庭划分为生活型家庭、维持型家庭和发展型家庭三种理想形态。基于此,农村家庭政策需着眼于农民家庭形态差异,采取富有针对性的分类治理策略,这是激活家庭发展能力、回应农民家庭生活需要、实现家庭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创业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本质在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 ,高科技集群的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创新小生态”和集体学习机制。在我国的高新技术园区并没有真正形成这一创新集群机制。地区高新技术创业主要受到市场环境、政策和资源状况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高科技创业微观机制的分析揭示出“制度重于技术”的发展特征 ,对高科技企业家精神的特征与创业过程加以探讨 ,然后以 2 7个省、市、自治区的 53个国家级开发区企业为样本进行计量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各个地区之间的高科技创业和产业发展在重要的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不同地区和时期为控制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 ,地区间存在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政策差异是造成高科技创业与发展地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但在不同类别的地区和不同时期 ,这些因子的影响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地理环境复杂,民族构成多样,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的差异,致使人口的婚姻和家庭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是对青海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关于婚姻、家庭内容的描述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从地理空间上看主要影响因素有:区域间地理位置差异和区域间地形、地势差异等制约因素。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不仅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而且是落实西部大开发,东、中、西协调发展,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探讨缩小差距,对推动区域间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在回应现代化压力的过程中,农民以具有绵延性和伸缩性的家庭为单位完成发展性任务。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家庭围绕着家庭总体目标的变化发生了剧烈转型,以三代直系家庭为单位,开拓出"一家三制"的弹性家庭结构,年轻男性在城市务工,年轻女性在县城陪读,年老父母在农村务农。城市是生产中心,县城是发展中心,而乡村是保障中心,三者是有机互联,形成了具有整体目标导向的"发展型家庭秩序"。在城乡关系的硬约束下,农村家庭成员被分散于城乡各处,但彼此又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多空间中保持着完整的家庭结构与功能。在回应现代性压力和家庭发展压力时,农民家庭呈现出较强的能动性与自主性,共同服务于农民家庭的整体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金融市场参与及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家庭会增加定期存款而减少股票投资,少儿人口占比较高的家庭更倾向于股票投资且定期存款的特征呈现性别差异;人口年龄结构对股票的需求存在空间差异性,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家庭老年人口占比对股票投资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此外,金融教育的普及、互联网的推广、收入水平的提升均可缓解老年人口占比对股票投资的负向作用。研究结论对从人口学视角分析未来金融产品市场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施恩图报:内涵、依据与策略——家庭感恩教育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报是家长的利他性教育意图,是家长的感恩教育意识、目标的体现.施恩不图报会导致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而施恩图报则有利于孩子养成知恩回报的品质.施恩图报是家庭感恩教育的内在要求,家长只有施恩图报才能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要发挥施恩图报的教育作用,家长必须树立平等交往主体的观念,合理地主张自己的权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图报,使孩子理解、接受家长的图报;正确地运用强化手段;纠正孩子对家长图报的无知与偏见.  相似文献   

9.
家庭背景与学业成就——义务教育中的阶层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这一制度设置的目标之一.从制度设置层面来看,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及其经费主要由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负担,降低了不同阶层学龄儿童和少年在入学机会和入学意愿上的差异.在假定入学机会均等的前提下,经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阶层差异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当中.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家庭文化资本有着非常强的代际继承性,它会直接影响子代学业成就的获得,而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则通过影响子代对教育资源的选择而影响子代的学业成就.义务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阶层差异提醒我们对这一制度设置,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遭到的现实干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多年来的企业管理制度改革过于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忽视社会效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通过选取湖北仙桃和浙江萧山两地企业,分别代表中部和东部企业典型发育地区,比较分析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和履行状况总体优于中部地区企业,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差异明显,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进一步提升和推进。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大学生在多项身体指标上与外国大学生相比均处于落后状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标设置不合理、教育课程定位不准确,体育教学管理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水平,缩小我国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差异,必须大力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创新体育教育理念;改变体育教育的从属地位,变大学生被动锻炼为主动参与;加大体育投资,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农户和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额贷款公司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金融机构,由于发展迅速而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应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30个省份的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度,并结合环境理论研究了经济资源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科技信息环境四个因素的区域差异对效率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但呈逐步缩小的态势。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强学习与交流、将市场规律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等措施是提高经营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区域因其不同地理环境特征、人口数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域差异.当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建制镇发展布局、发展方向、发展特征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区别对待.本文基于区域差异化视角,以甘肃建制镇为例,提出不同区域条件下甘肃省建制镇发展路径,将有助于提出更具指导性的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发展支持政策,有助于加快城镇化的全面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省分行业的加总数据研究了中国加入WTO之后,不同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发现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高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我们对于外贸依存度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国际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地大于东部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区域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任尤其是基层政府信任,历来是直接关乎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砝码。本文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和复旦大学“现代社会信任模式与机制研究”课题组的合作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从信任观、威权观和法治意识三个方面考察中国农民的观念差异与基层政府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三种观念对农民的政府信任都具有显著影响。具体的研究结论为:持有“家本位-特殊信任”取向而较少一般信任观的人具有较低的基层政府信任;作为中国农民心灵深处的威权依附文化,对维持和提升基层政府信任起着强力增进作用;随市场推进而逐步形成的农民法治意识已经实际影响着基层政府信任,它将成为国家建设、重塑政府信任必须认真考虑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资源禀赋是影响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关键性因素,且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还能提升农场创业拼凑,进而促进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改善,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通过对家庭农场资源禀赋、创业拼凑、管理能力和家庭农场成长绩效变量的操作性设计,对我国中部六省的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创业拼凑在家庭农场资源禀赋与家庭农场成长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家庭农场管理能力在创业拼凑与家庭农场成长绩效间具有积极调节作用,即当管理能力水平高时,创业拼凑与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积极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传统的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相对稳定关系由此受到巨大冲击,继而引发了当代中国家庭在结构、功能、伦理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迁带来了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变迁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动,不可避免地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弱化.家庭功能的弱化让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约束力日益减弱,导致现代家庭伦理陷入困境.探寻现代家庭伦理观念陷入困境的背景,构建维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新的现代家庭伦理观念,使之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先红 《人文杂志》2012,(4):163-171
农民行动单位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性程度和农民组织能力的差异,进而形塑出不同的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由于现代性的长期浸润和国家权力的渗透,全国各地农村家族和地方性规范都在不同程度地发生解体,再加上压力型信访维稳体制的影响,极大地改变着既有的政治机会结构,将导致各地农村再生产出越来越多以个体利益诉求为目标的上访行为。从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探讨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的区域差异,有利于拓展农民上访研究视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是不是一样、抑或存在巨大差异,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用本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来解释。文章基于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发展贡献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在"家庭人"文化下,发展出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保障模式。西方在"社会人"文化下,很早就出现了丰富的社会化保障形态。现代社会保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家庭文化将继续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影响现代社会保障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