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向性概念一直是西方学术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学界是在现象学视域下理解意向性概念的.寻求美学突围的学术追求尤其要反思和警惕这一概念的西方学术理路,同时努力捕捉中西文化、思维的恰切点,以实验性的态度重塑东方美学.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意向性学说与现象学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胡塞尔早期提出的意识活动的“实在的”内容和“意向的”内客出发,分析了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中的核心范畴noesis和noema的原本涵义,揭示出意向性概念的非对象接近性质。由此对现象学美学中,用胡塞尔意向性理论来解决审美主客体关系以及美学本体论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感性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基于人和自然的两大主题,费尔巴哈创造了直观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超越,找到了感性的活动这把钥匙,终于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只有通达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的在场,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范畴不仅是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超越,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致思理路。因为作为感性对象性的活动,赋予了人的生命以超越性、人的存在以自由的本性,生成了人对自身存在的自觉,这恰恰构成了现实的人的生存基础。感性活动内在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纬度,这样真正揭示了人内在的生存结构。马克思生存论的开启,不仅激发了我们对现实异化生存的自觉,同样,为异化生存的扬弃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涉及到了现代纯粹哲学探讨的那个有关认识批判的原初性问题,即马克思哲学与以现象学为代表的现代"纯粹哲学"相融合,只不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被遮蔽状态,是隐而不显的。基于此,本文以胡塞尔现象学基本原理为参照,对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在纯粹哲学论域内所隐含的认识批判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揭露。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以感性活动开启它的视域的,这异质于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从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去比较,有助于把握感性活动。然而,从另一个维度——禅宗围绕顿悟而展开的悟性活动去研究,亦有助于此。悟性活动是禅宗改造世界的行动,悟性活动不存在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种种缺陷,但是这种行动依然不知道现实的人的真正意义,无法表达现实生活世界的真正秘密。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即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他提出意向性构成理论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路.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经历了由强调"使某物显现"到强调"对象构造"的发展过程,这是意向性构成理论本身的自我完善,实质是方法论的创新.它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即本质的、描述的现象学向发生现象学即构造的、解释的现象学转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唯物主义”的?它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有何区别?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表现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概念入手,能够获得满意的答案。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感性”理论的批判,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直观”,确立“感性活动”的原则,并把感性活动看作人的生存方式;从感性活动观照物质,从而建立“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感性活动本体论“,它开辟了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来追寻“存在”意义的道路,从而完成了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凸现了新唯物主义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与迈农基本思想究竟有何关联?就内容而论,可以从七个方面加以堪比:(一)推理演算与内容逻辑,(二)关系理论与格式塔心理学,(三)本真表象与非本真表象,(四)明见性问题与心理主义问题,(五)关于假设的心理学分析,(六)价值理论与伦理学思想,(七)对象理论与意向性学说。如果我们将胡塞尔基本思想概括为意识哲学的意向性理论,将迈农基本思想概括为心理哲学的对象理论,那么通过上述比照,这两种理论之间的相近性和相似性便显得十分醒目,而且它们不仅表现在各自的哲学研究方向与内容方面,而且也表现在研究的立场、方法、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在晚期讨论班上,指责马克思哲学预设人的理念及劳动概念带来现代性诸强制等。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概念已击穿意识内在性转向生存论,其劳动并非海德格尔所谓的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通过追溯生产强制性起源及扬弃途径,可知马克思的学说其实早已进一步澄清了海德格尔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动机是克服自笛卡尔以来的现代哲学的“内在化”的危机,试图通过意识的意向性构造特征也克服内在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分裂和对立,并且提出了“内在性中的超越性”思想。但在列维纳斯看来,胡塞尔不仅没有克服现代哲学的“内在化”的危机,反而将这种内在性的逻辑推向了极端,以至于使得任何超越性都变成意识的意向性构造成就,也就是说,将一切超越性都内在化了。在这个意义上,列维纳斯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看成是一种否定外在性、超越性或他者的“总体性哲学”。通过对于胡塞尔的“内在性中的超越性”思想的批评和改造,列维纳斯将内在性和超越性严格区分开来,并且提出了一种彻底的超越性或无限性思想。首先,他对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进行改造,将作为内在性从意识和表象的领域改造为一个包含了享受和家政的“自我主义”领域。然后,他将这种内在性的“自我主义”逻辑推到了极端,由此揭示出了一个不能被内在性领域所包容的纯粹外在性、超越性或者他者的伦理领域。但本文认为,列维纳斯并没有令人信服地阐述这种纯粹的超越性或他者的伦理维度如何显现,因为任何显现都是一种内在化。  相似文献   

12.
"意向性"概念作为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概念,以之为钥匙,可以打开其现象学哲学的视野。但是,"意向性"概念的提出并非胡塞尔的首创,但却是胡塞尔使之成为哲学讨论的核心概念。作为进入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的条件,有必要对之进行历史发生考察,梳理清楚这一问题的理论逻辑,并特别探讨了布伦塔诺心理学中的意向性问题,从中辨析出胡塞尔对"意向性"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理解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根基。通过对人现实的感性活动的方式、内容、形式、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探讨,马克思形成了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实现了形而上学的颠倒,形成了他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否定和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使哲学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体现了马克思哲学观念变革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现象学是关于“纯粹意识现象”的学问,但是这种“纯粹意识现象”是一种意向性对象。现象学以这种意向性对象来反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这种关于意向性对象的观点在哲学本体论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是,以这种现象学的意向性对象来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和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却是一种揭示了文学艺术活动的审美主体性和主客体统一性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通过把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或实践,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存在论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的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与自然界的作为人的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以感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前提的。然而,迄今为止自发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一方面造成了人的社会性本质的丧失,另一方面导致了感性与社会性的分离,其结果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和主客二元对立观念的实践基础。只有改变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消灭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重建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感性"既不同于黑格尔的"感性概念",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而是"思辨的感性",即"感性活动".由能动性和受动性这两大张力构成的"感性",遵从的既非黑格尔的"理性活动原则",亦非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而是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原则".马克思的感性是"逻各斯"和"努斯"的统一.感性意识、感性需要和感性解放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三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展现了其本体论向度.  相似文献   

18.
以抽象性、超感性和神秘主义为本质的形而上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哲学之谜.马克思把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或实践,看到了感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是人在发展物质生产从而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本质的同时,又由于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而沦为非社会的存在,沦为非存在.所以人又要否定感性,到超感性领域去寻求想象的实在性.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根源.只有消除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重建社会化的个人,重建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克服形而上学和类似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鲍姆嘉通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系统研究"感性"的学科"感性学",即美学,并且将美学大厦建筑在"感性"这一基石之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不厌其烦地提到"感性"一词。通过分析其中"感性世界"、"感性需要"与"感性意识"等核心概念的意义,即可挖掘出"感性"所包含的美学意蕴:一方面"感性世界"所体现的美学对象世界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入手,探讨对象世界诉诸于人的"感性需要"与"感性意识",以实现"感性"的解放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