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范式基本上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全盘西化”文化价值观作用下“西体中用”文化价值观的产物.这一范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结合木斋先生的古诗研究和笔者本人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局面应该在21世纪尽快结束;并且应该用“中体西用”的文化价值观重建中国体系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国际对非多边合作开始呈现出新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合作领域扩大,合作层次深化,制度化趋势加强,合作形式更加多样。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社会与非洲关系的结构与性质,同时也影响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如何在国际对非多边合作的框架下发展中非关系,以及如何在发展中非关系过程中处理与国际多边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应该调整观念,明确和完善未来的对非多边战略,并制定具体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传统汉学到当代中国研究的范式转变追述了北欧中国学从上世纪初到世纪末的发展概况,其中以范式转变所带来的研究课题、学科设置和学术谱系方面的变化作为考察的聚集点。  相似文献   

4.
唐磊 《国外社会科学》2022,(6):162-171+200
加加美光行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重要中国学家,他毕生致力促进中日两国相互理解。文章回顾了日本中国学家加加美光行的学思历程,总结了他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并阐述了他的中国观以及他借助中国研究反思日本社会的理念。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加加美光行积极推动的“现代中国学”学科与基于“共同行动论”的“国际中国学”研究范式,指出其对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闫波桥 《浙江学刊》2023,(6):229-236
利玛窦率先将非洲译为“利未亚”,并在汉文著述中译介了数量可观的非洲知识,开辟了晚明国人认识非洲的新途径。利氏融合各类欧洲文献涉非记载、耶稣会内部非洲信息、东渡时在非亲身经历等,打下扎实的非洲知识基础。他绘制世界地图直观呈现非洲样貌,创制“利未亚”等非洲地名译名,以释文介绍非洲多地风土人情,还在宗教和世俗著作中引用涉非古典人文知识。作为古代中非关系史的重要环节、早期西学东渐的稀见篇章,利玛窦首译的“利未亚”知识反映出欧洲文化输出与殖民活动特征,预示着欧洲崛起后中非相似的历史遭遇。  相似文献   

6.
中国研究肇始于20世纪海外尤其是美国的中国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而被大量译介过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与实践,国内学界已能娴熟地运用西方理论范式来解释“中国经验”,但中国研究的“西化之路”并不算顺利,学界一些有识之士敏感地意识到,作为西方社会经验的提炼和抽象,海外中国研究的理论范式和解释框架只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7.
当下韩国学界的中国学研究过于强调学术性,因此时效性和务实性便成了问题。众多主题的分析焦点都放在过去的内容上,即使是现实性问题也都慢一拍;中国学研究领域偏重于语言文学,而忽视了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国学研究需要加强对中国地方的研究,不要只关注中国的中央和中心城市,更要加强对地方的现实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在韩国的知识界存在,在中国的知识界同样存在。中国学者在面向西方,包括面向近邻韩国时,也同样缺少对对方当下问题的了解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研究视野。因此,韩国学界的中国学研究不能简单地直接照搬西方的研究模式,而是要建立自己的研究范式,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上升到学理层面,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中国社会及其制度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200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曾组织国内部分学者以“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为题,召开了一次小型学术研讨会。会上,张文显等对当代中国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做出了“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转换的估价。这确实是中国法学5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发展的事实。 严格说来,“权利本位范式”应当和“以法律规范为核心”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但如果站在谨慎对待该范式当年提出的背景上,则不难发现,它是以某种价值呼唤为背景而提出的一个法学命题。在逻  相似文献   

9.
邱琳 《社科纵横》2012,(6):4-6,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和要求,要体现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历史潮流,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能够适度超越现阶段,以便引领社会未来的发展。本文从中国特色特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内容、相关关系、范式与表达”四个方面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以期促进该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非洲国家在论坛创立与机制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和主事权。经过七届论坛20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非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领域全方位合作最为重要的平台,且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契合非洲发展需求的合作理念,狠抓成果落实的合作态度。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丰硕,它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推动了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了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并引领了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步伐。中非合作论坛在未来发展中虽还面临一些问题,但如果能够在坚持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化哲学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但还处于起步、初创、泛化而不精细的阶段,目前至少存在着实证性的,不自觉的,非反思的,知识学的,范式性的等几种文化哲学类型。造成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泛化和多样化特征的直接原因在于,它的兴起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文化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思想理论资源,而深层原因在于,尚未真正实现从意识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范式转变,深化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推动理论范式的自觉,避免把文化哲学理解为一种部门哲学,而把它定位于一种通过回归文化而真正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范式,一种新的历史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机遇在于正确认识和解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当今中国人提供正确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和人生境界,发挥其指导、规范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实践功能。为此,哲学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变“体系意识”为“问题意识”,实现哲学范式的转变;从“本土视域”转变为“世界视域”,扩展我们的哲学视野;从“中、西、马哲学”三个学科的分立转变为三个学科的“视域融合”,逐步确立“大哲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王培文 《社科纵横》2011,26(3):51-54
在与非洲政要的数十次会谈中,邓小平就国际局势、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非关系等方面发表很多高屋建瓴、真知卓见的谈话。包括和平发展的世界主题、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政治立场、重视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支持非洲发展、传授中国建设经验、与非洲政要探讨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等,这些构成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张驰 《社科纵横》2006,21(1):67-68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学界有关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成果的综述,总结了当前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出学界对社会经济团体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经济法主体研究中以“企业———政府”二元范式为基础的研究框架,建立起了“市场(企业)———社会经济团体———政府”三元范式的研究框架。阐明了社会经济团体是中国经济法主体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欧中国学追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传统汉学到当代中国研究的范式转变追述了北欧中国学在20世纪的发展概况,其中以范式转变所带来的研究课题、学科设置和学术谱系方面的变化作为考察的聚集点。  相似文献   

16.
赞比亚之痛     
孟月 《东西南北》2011,(3):28-29
四十年前,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搭建起中非"患难知真友"的国际友谊;四十年后,发生在赞比亚南部的枪声,却让赞比亚反对党的领导者喊出了"中国人滚回去"的竞选口号。当年,中国政府无息贷款近10亿元人民币,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援建坦赞铁路,为非洲留下了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今天,1600多家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投资项目遍布非洲49个国家,涉及农业、矿业、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商贸流通等各个领域,却并没有留下连接中非经济文化连通的康庄大道,相反在多方的质疑声中,在非洲的中国企业似乎正在踏向一座危桥。  相似文献   

17.
西方话语霸权下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初中国哲学史学科初创以来 ,学者对西方哲学概念范式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哲学的普遍性与民族性关系等问题的反思 ,从未中断。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亦经历了一个由诠释原则的多元到一元再到多元化的转变过程。近年学界对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与反思 ,表现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一种民族性和个性化的要求。借鉴传统学术注重“通”的精神 ,注意体认传统整体性的人文教养 ,强调诠释原则的多元互补性和中西哲学思想诠释的双向互动 ,使中国哲学的研究逐步走向个性化 ,这是我们能够对全球性“普遍哲学”有所贡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亦首先有待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近年来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界在范式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海外学者当中出现了关于严复与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比较思想史研究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 ;还有以社会与思想互动模式诠释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长程思想史研究 ,以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所作的观念史研究 ;还有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中国现代“革命”观念之起源和演变的语义学思想史研究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国内学者中 ,则有运用知识社会学阐释近代儒学之地域化特征的探索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等等。以上学术探索 ,均为新近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创新之作。本期主题研讨栏目特推出一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问题的笔谈 ,以期引起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范式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毛丹 《浙江学刊》2002,(1):15-17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亦首先有待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近年来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界在范式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海外学者当中出现了关于严复与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比较思想史研究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 ;还有以社会与思想互动模式诠释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长程思想史研究 ,以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所作的观念史研究 ;还有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中国现代“革命”观念之起源和演变的语义学思想史研究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国内学者中 ,则有运用知识社会学阐释近代儒学之地域化特征的探索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等等。以上学术探索 ,均为新近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创新之作。本期主题研讨栏目特推出一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问题的笔谈 ,以期引起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范式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清末新政与当代变革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史学的研究范式 ,作为思想史阐释和分析的理论工具 ,规定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视野和分析方法。在学术史上 ,学术范式的更新 ,往往给学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而 ,思想史学科的发展 ,亦首先有待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近年来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界在范式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海外学者当中出现了关于严复与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比较思想史研究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 ;还有以社会与思想互动模式诠释中国思想现代转型的长程思想史研究 ,以及运用计量史学方法所作的观念史研究 ;还有运用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中国现代“革命”观念之起源和演变的语义学思想史研究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国内学者中 ,则有运用知识社会学阐释近代儒学之地域化特征的探索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等等。以上学术探索 ,均为新近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创新之作。本期主题研讨栏目特推出一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范式问题的笔谈 ,以期引起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范式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