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旅游业中演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为例,着重阐述了大型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演艺人才发挥的关键的竞争作用,对“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演艺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从而吸引和保留关键演艺人才,保持演艺在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作了较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高新技术人才的激励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新技术人才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风险,从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和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机构两个层面上,探讨了高新技术人才激励与管理的对策,提出了激励高新技术人才发挥潜能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力量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哪个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 ,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吸引人才 ,同时要以政策激励留住人才 ,让人才在发挥自己应有作用的同时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也叫智力开发,一般是指对人的才能的培养、挖掘、发现和使用。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的才能水平,另一方面在人才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所谓企业人才开发,就是指企业按照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发挥人的才干和积极地提高人的才干的一系列活动。它要求企业既要充分有效地使用现有人才资源,尽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又要培养和造就尽可能多的各种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劳动者,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怎样做才能把企业人才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把企业人才充分开发出来,把企业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笔者认为,实现企业人才开发体系的良性循环是个关键问题。 企业人才开发体系的良性循环就是把人才的选拔、培训、挖掘、使用、考核、奖惩等各  相似文献   

5.
“什么时候人变成人才,面人才又得到发挥,我们的企业管理就算搞活了,企业就有希望了”。这是梅县涤纶厂领导们对人与企业关系的理解,反映了梅县涤纶厂鲜明的人才观。正是基于这种理解和人才观念,该厂从各方面选好才、用好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智慧和积极性,从而使梅涤厂取得巨大的成功。一、增强企业凝聚力是育才、用才的  相似文献   

6.
国企改革能否成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保证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政府要从大量的微观管理事务中退出,转向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政府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作用。1、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要搞好国企改革,完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需要发展各类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尤其要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与经理人才市场。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企业的多元化的所有者一般都来自股票市场,企业经营者来自经理人才市场。经营者损害…  相似文献   

7.
我国许多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动力和活力,人才匮乏,投入不足,创新的力度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推进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完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才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人才管理体制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迫切要求改革现行管理制度中一切抑制人的积极性发挥,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正是适应改革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人才”概念意义很广,本文中人才系指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杨亚寿 《南方论刊》2004,(10):39-40
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载体,已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企业中,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都是以“人”为中心,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当前,国有企业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流失加快、人才浪费、人才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管理比较落后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思考和重视人才战略问题,把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加以开发,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环境和平台,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绎济效益.在激烈的帝争中赢得丰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财经类高校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从大学生在校阶段就开始着力提高他们将来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引进吸纳企业文化的精髓,在校园内营造融合了企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财经类大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学结合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只有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其次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黄晶晶 《中文信息》2013,(10):113-113
当前高职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对于专业优势的提升、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双赢互补的系统工程,积极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优势和潜能,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青年干部群体是企业生产的主力、管理的中坚,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发挥青年干部的主力与中坚作用,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化企业人才建设的关键.分析了青年干部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提升干部素质,构建有利环境,充分激发青年干部的潜能,切实发挥骨干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企业人才的选拨培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而且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因此,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已经把企业跨世纪人才的选拔培养问题,摆到了党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议事日程上来。本文试对企业跨世纪人才的选拔培养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掌握企业跨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如何才能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企业的接班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掌握企业跨世纪人才的素质要求。笔者认为二十一世纪初,企业领导者将面临五大问题,因…  相似文献   

15.
论以人为本的人才标准和优化企业人才群体化结构张才奎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一个需要外部和内部多方面因素努力的系统工程。其中,人才标准的确立和人才群体化结构的形成,对企业的活与死、好与坏,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人才资源的配置机制,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清醒认识高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的现状,更新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是高校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并发挥其最佳效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据本保证,如何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也是人事部门谈论较多的话题。有些同志认为,九十年代中期人才孔雀东南飞,大批人才南下,而今恰恰相反,人才出现返流现象,这对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人才引进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现就人才引进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部门是供电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主要部门,其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与事相匹配,最大化地利用员工现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顺科 《学术探索》2012,(3):120-12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人才的数量却是客观有限的,因而如何吸引人才,如何保留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最高效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从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即薪酬观的误区、人才聘用的任意性、人才配置问题以及人才培训不完善等入手,分析现代企业需要一个较完整的科学合理体系,需要一定的人性化,要考虑人的心理变化特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灵活性原则、激励原则以及科学合理原则是目前贯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的重要指向,通过这三个原则,进一步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本文旨在针对现代企业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丛解有 《理论界》2000,(5):17-18
企业的生死存亡 ,决定于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则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企业人才。优秀的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中最活跃的因素 ,树立人才首位意识 ,实施“人才管理工程”是企业的燃眉之急。一、打破旧的人事制度 ,实施人事制度创新第一、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在现代经济的条件下 ,管理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翼 ,而这无疑都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外在表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就是以人事制度的不断创新 ,求解于人的智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企业人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人力资源缺乏 ,等、靠、要的观念 ,仍根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