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曹某驾驶没有交强险的机动车上路行驶,与对向行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致电动车驾驶员杨某当场死亡,交警认定曹某承担此起事故的次要责任、杨某承担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杨某与赵某婚后感情不合,始终未同居。赵某一个月前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经法院调解,杨某也表示愿意离婚。赵某认为不久就会离婚,便偷偷转移家庭夫妻共有财产。杨某得知此事后,十分着急,但不知怎样才能保全共有财产,遂到法律事务所询问。 像杨某遇到的上述问题,在离婚案件中并不少  相似文献   

3.
十年改革,经济一直处于紧运行态势,这种态势表现为供应不足和需求膨胀并存,从而迸发短缺危机,以至于政府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采取有节制的紧缩政策来阻止一次又一次的需求膨胀。需求膨胀一次就紧缩一次,这样反复恶性循环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需求中消费需求占主要部分,因此,膨胀与紧缩的恶性循环是由短缺生产和膨胀消费引起的。一、短缺生产和膨胀消费为了弄清短缺生产和膨胀消费何以引起短缺危机,我们  相似文献   

4.
略论毛泽东的消费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一直很关心群众消费生活,并把人民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提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而要提高居民消费,必须发展经济,发展农业、工商业。在毛泽东看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消费的同时,必须反对铺张浪费,强调勤俭节约,重在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因此,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文化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与财政政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动内需一直是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2008年底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就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拉动内需,避免经济衰退。尽管如此,我国一直存在低消费、高投资的结构性矛盾。这种格局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将引发诸多经济运行风险。而且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在扩大消费方面始终未能发挥作用,这对财政政策提出不小的挑战,需要今后的财政政策在拉动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中有所作为。通过财政收支等手段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应是财政政策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被告人黄某,男,37岁,某药厂厂长。被告人罗某,女,33岁,某药厂副厂长。被告人黎某,男,30岁,某药厂生产科长。被告人杨某,男,35岁,个体药贩。某年3月,某制药厂因生产假药被停业。停业次月,黄、罗、黎三人研究决定组织批量生产伪劣兽药和人用药,并联络杨某,由杨某提供信息、商标式  相似文献   

7.
许榕萍 《南方论刊》2012,(12):52-53,48
从物质匮乏的前现代,到生产性的现代工业社会,一直到后现代消费文化社会,人类在消费观念上,经历着从无意识被动接受,到有意识主动选择的演变。随着现实物质世界的日趋丰富所带来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泉州地区的茶馆文化重新得以复兴,不仅预示后现代消费文化社会已然莅临的事实,而且还敞开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消费的他异与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能源发展一直以高能耗、低利用、重污染而著称,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和本国能源状况及国外先进国家能源发展情况对比,提出了2000──2010年要全面推广新能源技术,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实现规模生产,加速能源生产、消费向洁净型过渡。  相似文献   

9.
农民消费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农村消费中一直存在着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环境不好、消费观念落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不高、城乡差距过大和消费成本过高造成的。因此,解决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摆脱贫困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相似文献   

10.
居民消费不平等既是结果的不平等,也是起点不平等的部分影响因素。利用广东城镇居民1986~2009年的住户调查数据集,首次对较长时间段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进行基尼系数测算,并对各大类消费构成进行分解,结果发现:消费基尼系数一直攀升并长期高于收入基尼系数。各类别消费差距随消费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公共或半公共产品领域的消费不平等显著加大。服务性消费差距也在急速拉大,并对居民的全部消费不平等产生了促进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雄佳 《南方论刊》2006,(8):44-45,43
一、合理的收费能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壮大二、合理的收费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三、法律赋予了高校合理收费的权力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一直兼有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的双重特性。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主要表现为一种公共消费,高等教育事业是由国家投资和垄断的事  相似文献   

12.
一  我认为消费经济的研究者 ,对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研究应该加强。对这个问题我倒是一直很注意的 ,十多年前我就提出过要对这个问题认真地讨论。我记得 1 986年我国消费经济研究者决定在湖南 (?)举行消费结构理论讨论会 ,为此我曾写过一封四百来字的信 ,后来发表在《消费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 986年第 5期上。我写过这封信 ,但是我那封信现在一下子找不出来了 ,《于光远著作目录》中把这封信收入了。我也记不清楚这次讨论会开的结果如何。不过人们都还会记得那时正是有一种说法很流行的时候 ,认为我国不能再强调消费了 ,中国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3.
恋人间赠与财物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当情谊不再,旧爱难续时,有人却对簿公堂,想要索回财物。今年28岁的杨某在津市某单位上班,父母经商,家境殷实,与27岁的柳某是高中同学。杨读高中时就对柳有好感。  相似文献   

14.
颜榴 《云梦学刊》2014,(1):94-95
这10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以及对个人的冲击。中国社会的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已开始,那时因为刚过去的一场浩劫,文艺的表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80年代延续到90年代初。90年代一直为新世纪这10年的变化做着准备,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最大变化有两点:一是电脑、电视及手机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体:二是消费生活强力进驻中国,人被商业品牌文化所包围。由此形成的以资本为驱动力的娱乐文化,给中国文艺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迄古至今,虽然人类消费模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一直到后现代社会它才发生了彻底的质变。消费模式的伦理嬗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后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逐渐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消费从生产的附庸转变为重心地位;二是在消费行为的价值选择上,从勤俭节约到消费正当,乃至奢侈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对其符号价值的消费。  相似文献   

16.
《云梦学刊》2011,32(4):F0003-F0003
《传媒消费文化景观》:徐小立著,2010年8月人民出版社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不仅表现为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从而促进了社会消费;而且也体现为传媒自身的消费文化变异,即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相似文献   

17.
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和发展的走向日渐呈现大众化的趋势,学术界对于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一直进行着争论。一种观点从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出发批判大众文化消费,另一种观点则主张社会大众在文化消费中的主观能动性,并据此支持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的大众化走向成为一条正确路径。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导向,以人民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原则,以多元融合、综合创新为途径的大众化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经济高涨与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1955年至1964年是日本经济不断繁荣的时代,也是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的时期。以日本国民经济年均Ic%的增速为基础,日本国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并且形成了广泛而旺盛的消费需求,彻底告别了战后初期民不聊生、消费不振的时代。日本在1955年前,洗衣机、电视机和电冰箱的消费仅限于少数高收入阶层以及餐馆店铺,但1955年后这些商品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寻常居民的居室和厨房,特别是黑白电视机普及率达50%(196O年)。同期,电冰箱、洗衣机、半导体收音机等家用电器的年产量迅猛上升,以满足广泛的…  相似文献   

19.
陈海霞 《天府新论》2007,(Z1):34-35
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却一直处于压抑和半压抑状态。本文认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农村消费的重要原因,应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树立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增加其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人情消费作为农村社会的一种传统人际交往方式,一直是农村社会稳定的粘稠剂。随着时代变迁,在传统性因素和现代性因素的双重冲击下,农村人情消费的"情感性"动机逐渐弱化而"功利性"动机日趋上升,农村人情消费开始呈现出一种"关系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村民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是否随礼及随礼的数额;二是为了"拉关系"、"攀关系"而进行人情消费。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关系化"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对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合理健康的人情消费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