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初审美意识是形成审美意识结构的经验基础,它对审美意识结构的形成会起到一个"经验元"的作用。原初审美意识是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中所积累起的生命体验和原初审美经验,是审美意识结构中形成的各种经验因素,它处于审美意识原初状态中,为审美意识结构的形成提供原初审美意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审美意识产生于主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建构,而建构审美关系是一种“心物交格”的运动过程。本文认为,由于“心物交格”运动的取向有归于心、归于物和归于心物两化的不同,因而心物之间的审美关系有相应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些不同形态的审美关系使审美意识丰富多样。中国美学在整体上是以平衡审美意识为核心,以心本审美意识为主导,以物本审美意识为基础的,是这三大形态的审美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的小说以深沉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内涵而见长,传统文化的内蕴进入他的小说后,呈现出极其炫目的审美色彩,而这一切都是其审美意识的外化,他追求一种浓重的忧患意识,而小说亦因此而呈现出无法化约的感伤色彩,在美学载体上则表现为扑朔迷离的色调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无论是懦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墨家美学,它们都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即都在审美之中浸透着道德伦理的因素。这是中西古典美学区别之所在。研究、学习和借鉴这些古典美学的思想,对于建构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艺术语言中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语言中的审美意识与普通语言中的日常意识有很大区别,它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审美意识是艺术语言内部构成的要质,它让语言拥有了人格的魅力。它的不同层次决定了话语主体、话语本身和话语接收者的特点,研究审美意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6.
在白先勇独特、丰富自足的审美世界中,忧患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基因而存在;在审美个性、本能及童年经验、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白先勇在审美心灵图式上表现出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游走与抉择的心理态势和价值取向,在审美情感倾向上则表现出关注女性和文化乡愁的特征,并最终在作品中表现出阴柔之美和悲悯感伤基调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古代服色的基本特征,服色审美意识的熔铸与嬗变,以及借助现代色彩构成学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古服施彩理念的比较与研究,探讨如何在大传统的服饰文化审美背景下,挖掘发现中国民族服装在色彩运用上所构成的精神内涵,最终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审美认识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从生成论视野看,中国先民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上古的图腾崇拜、 神话传说、文字符号、音乐、绘画、建筑等文化和艺术形态,对于中国先民审美形象的建构、审美思 维的创生、审美意象的表达、审美经验的累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先民早期审美意识的生成, 是一个在不同文化形态的合力作用下得以不断创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的判断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但这不能否定美的客观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美越急切,就越要学好美论,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审美意识,从存在形态构成来看,分为审美显意识、审美潜意识、审美无意识三个层次,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审美机制构成来看,它分为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人格三个层次.从人类心理能力构成来看,它分为科学审美意识、艺术审美意识、道德审美意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艺术形式对人的美感的生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形式能延展人的审美过程 ,艺术形式能增加人的美感强度 ,艺术形式能深化人的美感意蕴。  相似文献   

12.
儒家与道家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中得到融合与统一,成为了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两大精神支柱,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历代士大夫画家们都具有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可以被理解为不同民族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审美个性。它包括两个层次结构:一是外在样态或表层结构,即不同民族审美个性的表层样态;二是深层结构或内在意义,即表现不同民族审美个性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深层结构或内在性格是其存在的核心,表层结构是表现深层审美结构的象征符号。从文化类型学以及少数民族审美实践出发可将中国少数民族的审美模式大致分为游牧民族、农业民族、海洋渔猎民族的审美模式三大类。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是民族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是中华民族美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北方岩画的艺术题材与北方民族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多以动物和现实事物为主;而南方岩画则多以与宗教生活有关的非现实的,经象征、变形后的事物为主。北方岩画多立足于现实,南方岩画则充满宗教和图腾的精神而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无论北方岩画的写实风格、真实美,还是南方岩画的象征风格、神秘的美,都是有着强烈民族界限的审美意识的显现,都是一个民族由经济、文化、环境形成的特定审美意识的表露。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对美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无论是日语单词“うつくしい”的涵义,还是日本文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都表明了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另外,他们的这种意识也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小为美”是日本民族传统的重要的审美意识之一。他们的这种审美意识主要根源于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日本特有的自然景观。并且,日本人的这种审美意识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日本人对外来文明的改造,另一方面则是此种意识促使日本人凡事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  相似文献   

16.
"他人审美鉴赏的不可替代"始终在瓦解着审美共通感的基础,这也成为康德美学遗留下的一大疑难。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乃至萨特等人的思考,使得"他人"浮出思想的地平线,但是由于未能逾越出"唯我论"的局限,他人最终成为自我的尖锐对立。梅洛-庞蒂在对胡塞尔的相关思考进行深度开掘后,通过身体现象学确认了"他人与我"的身体间性关系,从而为审美共同感及他人"神圣不可侵犯的优先性与超验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气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气具备的三层涵义生成、生命、生态,对中国人的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中国人的审美观照方式所采取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散点游目,在进行纵深观赏时,则讲究品味、体悟等.  相似文献   

18.
马小朝 《东方论坛》2014,(2):100-106
中西喜剧意识因为具有不同的审美本质,所以也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西方喜剧意识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前后一贯的情景画面、社会生活中的缺陷揭示;中国喜剧意识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从悲往喜的故事情节、社会生活中的美德礼赞。  相似文献   

19.
文学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欣赏的美感根源在于作品对象化地显现了欣赏者的某些本质,使他在作品中看到了自己.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欣赏是一种自我实现,读者实现了扬美斥丑的理想.其二,欣赏是一种自我满足,满足了读者"大开眼界"的追求.其三,欣赏是一种自我发现,作者从中发现自我命运、价值与情感.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心理学对求真和崇善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于审美的问题则关心不够。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其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审美心理的初步萌芽期、审美心理的初步形成期、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期。国外关于审美认知发展阶段的两种理论及其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审美认知发展的三个倾向是:从具体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