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多年探讨,笔者2003年出版的专著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闭关锁国是实质性的,有着深厚的经济文化根源,因此难以形成近代化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而日本的锁国只是形式上的,本质上却是开放的,并由此培育出适应近代化要求的社会基础。”而贾秀梅、郝士宏的《近代前中日两国锁国政策的比较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9卷第9期,2007年9月)一文,将这一核心结论用在了其“内容摘要”和“结论”之中。在刊发其书面道歉的同期刊物上,笔者特发此文,廓清事实,并备后查。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探讨,笔者2003年出版的专著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闭关锁国是实质性的,有着深厚的经济文化根源,因此难以形成近代化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而日本的锁国只是形式上的,本质上却是开放的,并由此培育出适应近代化要求的社会基础."而贾秀梅、郝士宏的<近代前中日两国锁国政策的比较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9卷第9期,2007年9月)一文,将这一核心结论用在了其"内容摘要"和"结论"之中.在刊发其书面道歉的同期刊物上,笔者特发此文,廓清事实,并备后查.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在内外压力下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进程。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近代日本法制现代化起步略早,法制现代化比较深入,从法律体系到法律制度,再到法律观念,循序渐进,较少反复,较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法制现代化;而近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起步稍迟,比较被动,整个过程反复较大,宪法及行政法规反复出台,缺乏稳定性,法制变革较多局限于法律条文及制度,基本没有涉及法律意识和观念,法制现代化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后期,面对危局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全球化大势,中日两国的改革派都先后制定了各自国家的应对战略。其结果是中国的应对战略失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日本的应对战略则成功了,很快跻身为世界一流强国。造成这种不同的结局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日两国的法律改革 ,不仅使延续 2 0 0 0余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 ,中国实现法律近代化 ,日本建立完整的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而且对后世的法律改革影响深远。分析两国的近代法律改革我们不难看到以下特征 :具有相同的改革方法与不同的改革效果 ;相同的历史背景与并不完全一致的改革动因 ;存在差异较大的政治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不同的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存在不断融合的趋势 ,学习、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法律改革与法律移植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 ,切不可盲目照搬别国模式 ;法律改革对未来法制建设的影响程度是评价和衡量其成效的重要标准 ,要注意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的法律改革轨迹与法律思想的发展脉络 ,这对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的法制建设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通过引进外资加快本国经济独立发展和由此加深本国经济对外依赖性乃至丧失自主权的例证并存,其关键在于推行怎样的外资政策。战后日本通过引资实现经济赶超并避免外资垄断日本经济的做法值得重视。中日两国在对待外国直接投资的态度、引资优惠条件、技术引进的做法、引资与产业政策的结合度以及执法力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以积极应变的态度调整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近代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的差异,以说明日本在近代能进入世界资本主义列强行列,而中国未能踏上近代化的轨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中 ,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要求保存“国粹”的现象。笔者在比较研究中认为两者在具体的历史背景、本质内涵、参与人员和社会作用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很大的差异 ;并进一步从两者的民族主义的源头 ,探讨了产生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19世纪40年代,中日两国都曾遭遇西方的殖民侵略。面临殖民地危机时刻,中日两国因采取不同政策而产生不同结果。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的开放政策,积极学习西方为其所用而迅速跻身列强;而保守的清政府却采取“悉如旧制”的闭关政策,遂成为列强刀俎之肉,其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美日两国大学图书馆法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大学图书馆法规的体系结构、立法依据、人事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指出两国高校图书馆法规建设工作中值得我们借鉴和注意的经验与不足,从而对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法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美、日国家信息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对信息政策的认识上,在信息政策的目标上,在信息管理体制上,在信息政策的内容上,都相对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为此,我们要借鉴美、日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信息政策.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美日对华政策存在着共同点,即防范中国的崛起.但是,美日对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分歧在地缘政治上,美国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视点出发,日本更多地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从发展轨迹来看,中美关系有张有弛,但战略上的紧张关系始终存在.从整体上看,日本对华政策趋于强硬.中日关系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政治安全合作层面,中日之间的竞争在加强,而不是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中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以洛伊(Lowi)的政策分类框架为基础,运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背景下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分配政策的执行偏差往往是由政策本身的因素造成的;构成性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不同执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规制政策执行难度大,影响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一是规制对象的特点,二是能否有效控制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建立在权钱交易基础上的合谋;再分配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生产商和公众等利害相关者会围绕其所蕴含的巨大利益空间展开复杂的利益博弈。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其必然结果是地方政府、生产商和社会中上阶层在博弈中获胜,共同瓜分再分配政策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导致政策执行失效。  相似文献   

15.
淞沪会战是中国全面抗战初期对日作战的主战场。淞沪会战时期的中国对日政策是对内立足抵抗,对外争取外援。按照这一总的对日政策,中国将精锐之师投入上海作战,重创日军。在认真组织抵抗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积极争取国际援助熏宣传中国抗战,揭露了日本的侵略行径,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也获得了宝贵的国际援助。  相似文献   

16.
中日刑法受贿罪概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赂犯罪是中日两国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两国刑法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法制发展变化的复杂原因,使两国刑法在打击和规制受贿犯罪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较大差异。在不断完善对受贿犯罪的规定、增强打击力度的宏观方面,二者较为一致。而在受贿罪的名称设置、犯罪构成、量刑等方面又有较大区别。其中,在罪名设置、受贿的内容、受贿罪的构成条件方面,日本刑法的规定较为完善,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15世纪末至 1 7世纪中叶 ,随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中英两国政府都力图把海外贸易纳入国家总体发展的轨道。一般认为 ,这一时期中国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 ,西方包括英国则盛行重商主义 ,但两国海外贸易政策之间的异同及其根源、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这包括海外贸易政策的总体取向、具体进出口商品贸易政策以及国别或地区贸易政策。两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变迁不仅影响了海外贸易的兴衰 ,而且进一步影响到两国现代化因素的成长以及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会是代表劳动者权益的组织,工会法则从法律上对工会的活动予以保障。通过中日工会法的比较,发现我国工会法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美日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研究美日国家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发在于:中国技术创新模式既要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因素;既要尊重自发渐进创新中形成的内在规则,又要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