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目前用于治疗AD的药物作用有限。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之一,通过在头皮释放微弱的电流(1~2mA)调节神经细胞跨膜电位,导致去极化和超极化,从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因此tDCS已被临床医师和神经科学家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和神经疾病。研究发现tDCS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可塑性、脑网络及调节神经递质、营养因子等多种途径改善AD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tDCS安全性好,便携经济,容易操作,具有居家治疗的潜力,tDCS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AD辅助治疗手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广这项治疗方法,本文就tDCS的作用机制及在AD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发病率及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沈渔邨,2001)。虽然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某些残留症状,如幻听和阴性症状,是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有临床研究报道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 ialm agnetic stimu lation,rTMS)可以改善幻听和阴性症状,使其有望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方法之一。rTMS是一种相对无痛苦的、非侵入性的、安全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流经线圈的变化电流产生磁场,该磁场在大脑皮质全层以及部分白质(穿透深度大约2~3 cm)产生诱发电流,刺激皮质锥体细胞和皮质联络细胞,引起细胞膜去极化,进而影响精神活动[1]。1 rTM 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幻听症状rTMS治疗幻听的临床研究均是药物治疗基础上的附加治疗,刺激频率为1Hz,部位为左颞顶叶皮质。1.1开放试验D'A lfonso[2]采用开放设计,入组服用氯氮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例,平均日剂量为400mg,rTMS强度为80%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治疗10天后,幻听症状显著改善,未诱发癫痫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腹针疗法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4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进行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薄氏腹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HISS)、Barthel量表对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并且采用HAMD减分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间的NHISS,HAMD以及Barthel量表之间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卒中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采用薄氏腹针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而且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是目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常见病之一,而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故提高对卒中后抑郁的重视,系统地研究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特点、探讨其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等,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CT检查梗死病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88例,按有无卒中后抑郁分组,分析入选对象的首次颅脑CT检查资料。结果 288例老年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HAMD量表确诊卒中后抑郁患者115例(39. 93%,老年卒中后抑郁组),无卒中后抑郁患者173例(60. 06%,对照组)。首次CT影像学特征比较中,老年卒中后抑郁组的前循环区域、左半球病灶、额及颞叶病灶、大面积病灶和多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后循环区域、非左半球病灶、非额及颞叶病灶、小面积病灶和单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病灶在前循环区域、左半球、额及颞叶病灶、面积大和数目多是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常见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重复磁刺激辅助治疗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纳入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患者74例,以数字随机法均分成两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经颅重复磁刺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为50.1%,比对照组(35.1%)更高。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多导睡眠图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 rTMS辅助治疗老年焦虑症继发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且安全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障碍侧别对卒中后抑郁程度影响的差异,为康复治疗中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精神层面的关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右利手脑卒中患者90例,分为两组:利手侧障碍组45例,非利手侧障碍组45例。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手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的常规评估,同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卒中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根据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利手侧与非利手侧障碍后,患者卒中后抑郁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并浅析其可能的原因。结果利手侧障碍的脑卒中患者SDS评分明显高于非利手侧障碍的患者(P=0.000)。结论利手侧障碍比非利手侧障碍患者的卒中后抑郁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和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各45例,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血清BDNF浓度,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试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12周末,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2.50%和69.0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1;P0.05);2疗后12周,两组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BDNF浓度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2.307,P0.05);3研究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P0.05);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度洛西汀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高压氧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6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觉醒意识、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Vs、Vm明显较大,PI明显较小(P0.05)。治疗前两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26%,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昏迷可有效增强患者觉醒意识,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脑可塑性是近30年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它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神经可塑性,脑卒中后可发生自发性功能恢复,并且可通过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主要为动作依赖的神经网络重新连接、突触增强及细胞与血管的再生。康复机器人辅助卒中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也是基于脑可塑性的理论在临床展开使用,本文主要以上肢康复机器人为例:它可以在积极、任务导向性和高度重复训练的前提下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相比传统治疗方法有显著的优势。因此,本文主要对脑可塑性理论和卒中后康复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吗氯贝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疗程6周,分别采用HAMD和NIHSS量表表对患者抑郁程度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AMD和NIHSS评分均有明显减少,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两组间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吗氯贝胺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专项心理干预改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各类康复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辽阳石化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卒中后合并抑郁患者5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对象均接受康复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专项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倾听干预和亲情干预)治疗。两组对象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了各类康复疗效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类康复疗效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FMA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干预组上述各项康复疗效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估结果(P0.01,P0.05)。结论专项心理干预可以明确改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各类康复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社工与志愿服务在医院结直肠癌术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由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社工和志愿者应用抑郁量表(SDS)测评结直肠癌术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随机将抑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社工与志愿服务干预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一个月后测评患者抑郁分值、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更换造口袋操作的合格率。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更换造口操作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指出社工与志愿服务介入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主动参与自我造口护理意识,有效促进患者的造口适应性与康复。  相似文献   

1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至关重要。卒中是我国致残、死亡的首要原因,治疗具有时间依赖性,卒中中心制定了规范化的卒中救治流程,担负卒中急救、预防的重任。对住院医师进行卒中知识培训是组建卒中区域化救治网络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未将卒中中心知识作为培训内容。文章分析了将卒中中心课程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的可行性及重要性,为有关部门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和Fugl-Meyer量表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药物和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并于入院后第1周、12周完成核磁共振DTI检查和Fugl-Meyer量表评估,对比分析治疗前后DTI参数和FMA与运动功能转归的情况。结果 (1)入院不同部位DTI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第1周和第12周感兴趣区(ROI)患健侧各向异性分数比值(rFA)和FMA量表评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1,p=0.01;r=0.46,p=0.03)。(3)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大脑脚FA值在运动功能转归总体变异度中的贡献占26.5%。内囊后肢FA在运动功能转归总体变异度中的贡献占22.4%。感兴趣区FA值联合FMA在运动功能转归总体变异度中的贡献占40.6%。结论 DTI联合Fugl-Meyer量表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转归优于单独使用Fugl-Meyer量表,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脑卒中患者居家养老问题,探讨卒中单元的应用。通过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的实践,我们从卒中单元的管理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团队建设、服务内容、培训内容以及保障措施方面讨论了卒中单元的具体实施,提出卒中单元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养老服务的应用是具有优越性的,可以改善卒中患者医疗管理模式,丰富脑卒中患者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提高康复护理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已确诊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12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焦虑、抑郁测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抑郁症状,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20.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英语中,隐喻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归纳常见的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隐喻的跨文化研究,语言隐喻的固定搭配,基于体裁的隐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