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根据患者预后是否并发心脏事件,将其分为事件组(n=45)和非事件组(n=81)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实验室相关指标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LVEF以及NYHA分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04,0.013,0.021)。结论 BNP、LVEF以及NYHA分级是心力衰竭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雌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接诊的120例老年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为本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8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Galectin-3、雌二醇(E_2)、黄体酮(P)、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情况,分析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Galectin-3、P、FSH、L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将Galectin-3作为因变量,将血清E_2、P、FSH、LH分别作为自变量,在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显示,Galectin-3和E_2之间呈负相关(r=-0.626,P0.05),Galectin-3和P、FSH、LH之间均呈正相关(r=0.234,0.626,0.572,P0.05)。Galectin-3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的AUC为0.930,95%CI为0.896~0.964;E_2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的AUC为0.996,95%CI为0.990~1.000;P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的AUC为0.653,95%CI为0.567~0.740;FSH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的AUC为0.844,95%CI为0.791~0.898;LH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的AUC为0.996,95%CI为0.987~1.000;联合检测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的AUC为1.000,95%CI为1.000~1.000;单独检测分别和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Z=5.362,2.851,5.361,4.201,4.253,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4.16%与94.37%。结论在老年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血清Galectin-3、雌激素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且联合检测在老年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作为诊断老年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重要指标,可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合并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方法 :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照病史分为高血压组 (HT组 )和非高血压组 (NHT组 ) ,对比分析两组的重要临床事件。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 ,梗死部位相似。严重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和梗塞扩展在HT组略多 (P >0 .0 5 )。HT组发生左室重构 ,心力衰竭 (心功能Ⅲ~Ⅳ级 ) ,心梗后心绞痛和死亡明显多于NHT组 (P <0 .0 5 )。结论 :伴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因。结果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有不合理使用药物、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其中,感染有16例,占35.56%;不合理使用药物有11例,占24.44%;心律失常有7例,占15.56%,是该疾病加重的三大主要原因。结论呼吸道感染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当然不合理使用药物、心律失常也是影响该疾病加重的原因。为此,还应该加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检测,及时消除各种危险因素,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预后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小榄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5例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发时间及复发次数进行分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复发时间及复发次数NIHSS和mRS的差异。结果表明:复发间隔时间越短的患者,其预后越差;复发次数越多的患者,其预后越差。可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间隔时间及次数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检查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形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65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组(SHF组)与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组(DHF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参加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形态进行评价。比较受检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以及左心室厚度(LVT)等指标水平。选取胸骨侧左心长轴超声切面,对受检者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①DHF组LAD、IVS及LVT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与SHF组(P0.05),SHF组LAD及L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SHF组与DHF组LVEF及E/F值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SHF组LVEF显著低于DHF组(P0.05)。结论心脏彩超检查能够很好地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形态进行评价,并对心力衰竭类型进行鉴别,从而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干预对80岁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住院的80岁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CGA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基线资料均衡。CGA干预组入院时行CGA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比较CGA干预组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各项评估指标的变化。结果 CGA干预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CGA及干预后各项评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CGA及干预可降低80岁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张蕊 《社区》2008,(19):61-61
心力衰竭是大多觌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造成病人反复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约有500万人,但患者对这一疾病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应用CBP治疗72例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动态观察并对CBP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尿量、左室舒张末径(LDV)、左室射血分数(EF)、APACHE-Ⅱ评分及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救治成功,20例死亡,成功率72.2%;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MAP升高、HR下降、尿量增多、血管活性药用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径(LDV)缩短,左室射血分数(EF)增加。结论 CBP能有效救治部分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老年急性呼吸困难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各35例,入院后立即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30分钟出结果,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时再次抽血化验NT-proBNP。结果治疗前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呼吸困难缓解、心功能改善,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治疗后NT-proBN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对老年急性呼吸困难快速、准确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估、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方式及外科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24例,好转7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疾病多,手术风险大,应重视围术期处理,积极治疗伴发的内科疾病,提高手术耐受性,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才能提高治愈率和减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时检验其P物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老年患者,其中急性期COPD患者42例作为A组,35例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作为B组,同期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C组,采用ELISA检测P物质水平,计算COPD病情及预后预测指标BODE指数得分,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P物质水平均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且急性期患者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A组和B组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均与BODE指数得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检验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病情和预后,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流程进行急救与护理,另外48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流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抢救时间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来评价两种方法的急救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为96.0%,高于传统组的81.3%;优化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为45.8±8.2分钟,明显高于传统组62.9±9.7分钟。优化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相较于传统组也有明显提高(94.3±1.7vs 88.2±2.5),3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外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对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氮平衡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把我科收治的120例Ranson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入院时都行APACHE-Ⅱ评分,所有患者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均按35kcal/kg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试验组额外给予谷氨酰胺(华瑞公司生产的力太)0·5mg/(kg·d)。记录患者第0、7天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在ICU期间感染情况、是否实施机械通气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同时监测患者第4、7天的氮平衡。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无论是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入院时病情危重程度上都无明显差别。试验过程中无一例患者死亡。在第4天和第7天氮平衡的对比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合并感染的数量、住ICU时间、实施机械通气对比上,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外给予谷氨酰胺对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和肝素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两者患者治疗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血流分级各级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在围术期治疗高血压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在有效改善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前提下,不增加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风险,还能降低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少见但却非常严重的机械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急性心梗的早期1~2周,急性心梗患者的发生率为1%~3%~([1]),其预后差,死亡率极高,患者常因迅速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对AMI合并VSR患者尽早作出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是将一特制的球囊导管经股动脉或髂外动脉置于距左锁骨下动脉远端1~2cm和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反搏器,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球囊在心脏收缩期快速放气,既减少了左心室射血阻力,又减少了心室做功和氧耗,并能增加心输出量,早期置入导管并及早地开始使用IABP辅助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控制。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称为体外生命支持(ECLS),是指心脏功能或肺脏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机械装置进行长时间体外循环支持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的原理是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至体外,通过氧合器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氧合为动脉血,再用离心泵将血液灌回体内。由此在一段时间内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求。IABP联合ECMO辅助治疗,既可以增加冠脉血流,又可以减轻左心室后负荷,积极推荐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康复的效果。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伴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湖北省太和医院2007—2009年收治的79例结肠癌伴肝转移行综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统计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评价营养状况等,并随访3年观察残肝癌再发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快速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提前,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快速康复护理组营养风险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后并发症风险低于常规护理组;但3年残肝癌再发率及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其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方案相比,能快速恢复肠胃功能,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改善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而不影响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传统强心药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为对照,评价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给予对应的强心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7天后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射血分数( EF)、血清NT-proBNP及CRP水平。结果左西孟旦组LVDd (mm)低于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而EF高于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P<0.05),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之间无差异;左西孟旦组治疗后CRP、NT-proBNP明显低于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P<0.05),而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之间无差异( P>0.05)。结论与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相比,左西孟旦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常由感染或(和)非感染因素引起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非感染因素中肺栓塞的患者越来越多,且早期常被误诊、漏诊,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延长住院时间。近年来其相关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充分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选择规范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素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203例确诊为CHF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①循证标准治疗组(标准治疗组):分别或联合选用强心剂、利尿剂,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并注重病因及诱因治疗。②强化抗凝干预组(强化抗凝组):在循证标准治疗基础上,应用肝素静脉点滴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至少7天以上。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平均住院天数及入院时心功能评价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6%和94.92%: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12.94%和5.08%;至随访结束总死亡率分别为18.82%和6.78%(P<0.00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CHF患者在循证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强化抗凝干预后,其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