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脑出血术后早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70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穴位导入按摩。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014,P0.05;t=0.01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8.699,P0.05;t=13.35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力的比较χ~2=17.1689,P0.005:观察组患者肌力为0级、Ⅰ级比例低于对照组,而Ⅱ级至Ⅴ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对脑出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穴位导入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FMA,BI与NIHS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FMA与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并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60例均是中风发病时间达到30~45天,在这30~45天未接受系统针灸治疗,且偏瘫肢体尚未恢复运动功能或运动能力十分低下)随机分为温针灸观察组(n=30例)、针刺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主治中风偏瘫的穴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穴的基础上再加上温灸进行治疗,均治疗6周。记录患者偏瘫侧肢体开始出现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并用Fu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进步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开始恢复运动功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值差异明显,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加针刺与康复训练加温针灸都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但温针灸加康复训练提高得更明显,并且温针灸能迅速缩减恢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及自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社区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3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例)和研究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MBI指数,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FMA评分和VAS评分以及临床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各自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信仰/精神、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生理等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各自治疗前(P0.05),研究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有统计学差异(χ~2=5.673,P0.05)。结论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减轻患者自发性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及使用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对82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组)予以综合康复训练,并辅以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量表同74例未进行神经康复治疗仪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综合康复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为6.1%,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8.1%;综合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81.1%。综合康复组的治疗后的SS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评分(t=12.02,P0.01),也高于对照组的评分(t=2.48,P=0.01)。两组相比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68,P=0.02)。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和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刺激,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是否能够降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老年鼻咽癌患者122例,简单随机抽样后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张口困难、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5.778,P0.001;χ2=5.002,P=0.025,P0.05;χ2=14.817,P0.001)。结论通过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悬吊核心肌群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2例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并应用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针对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受损,对照组选择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执行悬吊核心肌群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躯干控制Sheikn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核心肌群训练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较常用的Bobath躯干控制训练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躯体平衡、重心转移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步行步态踝关节摆放位置训练等,每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每周治疗5次,共2个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BIODEX S4等速动静态平衡训练(姿势稳定性训练、稳定性范围训练、重心转移训练),连续治疗2个月,每周治疗5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6MWT对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估;运用Berg平衡量表评估患者平衡功能;利用改良Ba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患者6MWT,Berg平衡,MBI测试结果均提示两种治疗方式都可以改善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对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4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共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例)和对照组(n=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结果研究组痊愈21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49%,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7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D,hs-CRP和Hcy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具有多向调节、多靶点等神经保护和抗血栓作用,奥扎格雷可阻止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两者联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认知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共3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1%和89.8%,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9.3%和79.6%,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个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有着显著的差别,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为临床治疗PS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及分组,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采取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治疗前、8周后HAMD评分和血清BDNF水平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0例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病率为44.5%(169/380)。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比较,HAMD分值和血清BDNF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05,t=4.193,P0.01)。脑卒中患者HAMD分值与血清BDN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608,P0.01)。干预8周后,观察组HAMD分值及血清BDNF水平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7,t=3,031,P0.01),较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4.607,t=2.943,P0.01)。观察组抑郁症状好转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χ~2=23.048,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病率高,其抑郁程度与血清BDNF水平负相关;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及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水平可作为判定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及抗抑郁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康复期的患者建立家庭病房进行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过的脑卒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处于康复期,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的是常规康复锻炼,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建立家庭病房后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康复锻炼方式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治疗费用。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独立性功能、Barther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于康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在家庭建立病房后再进行康复锻炼,这种锻炼方式明显优于常规的锻炼方式,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更佳,这种锻炼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02例,其中:脑梗死患者79例,脑出血患者23例;男性65例;女性37例。年龄49~83岁,平均60.2岁,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联合治疗组51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综合康复治疗30天。对照组51例,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精神状态(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及吞咽功能评定,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49/5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3%(41/5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MSE评分、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且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心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自拟益心活血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等心肺耐力指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均延长(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步行距离[(309.28±15.56)m比(275.35±15.08)m]明显延长(P=0.001)。试验组SDNN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107.99±12.10)ms比(100.27±5.13)ms](P0.05)。两组RMSSD治疗后均提高(均P=0.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相较于对照组(19.33±2.95)分,试验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13.22±2.87)分改善明显(P=0.001)。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益心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具有改善心肺运动耐力、提高心率变异性和降低中医症候积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7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a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HAMA、SPB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AIDET沟通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施行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及康复锻炼,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设AIDET沟通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前后心境状态[焦虑(HAMA)、抑郁(HAMD)]、肢体运动能力(FMA)、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两组干预结束后HAMA、HAMD分值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94.55%)高于对照组(78.18%),P0.05;两组干预结束后FMA、ADL分值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DET沟通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境状态,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评测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FMA、NIHSS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FMA、NIHS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PT、APTT、TT及FIB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选穴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诊疗情况。按照不同的选穴方案,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针刺选穴方案,试验组依据不同的Brunnstrom分期,选取不同的穴组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的恢复均未产生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结论合理的选穴方案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能力以便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使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良好的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观察桂蜡膏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予血栓通350mg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应用VitB1100mg VitB12500μg肌肉注射,1次/天;治疗组(n=40)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桂蜡膏足底穴位帖敷,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均行血液流变学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2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1);两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快,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项指标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桂蜡膏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单纯传统药物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