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两组,合并OSAS为观察组,未合并OSAS为对照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认知损害情况。结果合并OSAS组男性人数、BMI、颈围大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S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MoCA总分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命名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力、定向力7个认知域的评分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OSAS可以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美国GE-VIVID7、PHILIP-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52例糖尿病患者与32例对照组患者下肢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肺栓塞(PE)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PE的患者68例,年龄≥60岁者44例(老年组),60岁者24例(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临床休征、血气指标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老年组前5位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心病;非老年组前5位的危险因素依次是:DVT、手术史、COPD、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老年组在COPD(54.55%)、脑血管疾病(52.27%)、糖尿病(34.09%)、冠心病(31.82%)、卧床制动(29.55%)方面高于非老年组(25.00%,20.83%,4.17%,8.33%,4.17%),P0.05。2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其次是胸痛、晕厥、咯血,主要临床体征为心动过速、肺部湿性啰音、下肢水肿。老年组出现呼吸困难(79.55%)、晕厥(34.09%)和肺部湿啰音(52.27%)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54.17%,12.50%,25.00%),P0.05。3老年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为65.62±9.08mm Hg,非老年组为70.10±12.54mm Hg,t=3.419,P=0.001。4老年组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5.00%,非老年组为4.17%,χ2=4.638,P=0.031。结论老年PE患者危险因素复杂,有更多的伴随症状和体征,病情相对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腔隙梗死(腔梗)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354例受试者行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采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评估机体胰岛素抵抗(HOMA-IR),并计算其体重指数(BMI)。将腔梗组按无、有高血压及高 TG/低 HDL 分为Ⅰ、Ⅱ两组。结果腔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TG,TC、LDL、FIG、FIN、HOMA-IR 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校正年龄、性别、BMI 后老年人腔梗仍有显著的 IR,且不受高血压和高 TG 的影响。结论老年人腔梗较健康老人有明显的 IR。高 TG、高 LDL、IR 是影响老年人腔梗的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腔梗与 IR 关系密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象与方法 采用CT导向经皮肺活检或采用纤支镜直视下活检可获得肺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学、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检查,对老年肺部病变的诊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治疗及预后估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损害患者300例及无血管性损害患者100例,采用简短精神状态测量(MMSE)评定并比较;对VCI各30例分别采用单用盐酸多奈哌齐、单用银杏叶片及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并比较。结果“血管性”损害患者MMSE明显降低,且以记忆障碍为主;VCI患者单用银杏叶片无效,单用盐酸多奈哌齐有效,而银杏叶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是最有效的方法。结论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明显降低;血管活性药物银杏叶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策,以期提高治疗该病的的水平。方法随机抽取98例我院近一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结果 98例患者中,经过治疗后治愈51例,好转31例,死亡16例。有效率83.7%,死亡率16.3%。结论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发生迅速,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及时有效地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在肝脏病变的初期,往往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但常会发生以下皮肤血管方面的病理表现。色素加深面色灰暗发黑,尤以眼眶周围明显,医学上称为色素沉着。这是肝脏病变引起黑色素代谢所致。皮肤黄染皮肤黏膜发黄,最早可发生于眼睛巩膜、口腔软腭黏膜、舌系带等处,严重者可见全身皮肤都发黄,医学上称为黄疸。是肝病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而引起的。腹壁静脉曲张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都看不到,或仅隐约可见。当肝脏发生病变时,由于腹部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发生瘀血而曲张,以脐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伸延。严重时可伴有腹壁水肿,出现皮肤紧绷感。蜘蛛…  相似文献   

9.
关于电脑音乐中电脑作曲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音乐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倾心研究的课题,其方向和深度各有不同。本文望能在介绍电脑作曲之外,从美学角度尝试解读电脑与人脑作曲的区别问题。利用已知电脑作曲类型分析,得出艺术创作与实践动机的出发点根本上还是人,电脑始终是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出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老年卒中后认知障碍(PSC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现况。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确诊及接受治疗神经内科确诊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45例,卒中后一年时接受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并按是否发生PSCD进行分组,比较ADL各项指标。结果 14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一年时发生PSCD 89例,患病率61.38%。发生PSCD患者多数MBI分项测试分及MBI总分均明显低于无PSCD患者(P0.01,P0.05)。结论老年卒中后PSCD患者ADL现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静脉病变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6例非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测定了血压、血脂、CRP。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血压、血脂、动脉硬化程度及动脉内径等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明显快于对照组,静脉流速峰值则较对照组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尚未引起内径明显改变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血管狭窄;并同时存在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血管成像(CTA)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昌图县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7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143例,无2型糖尿病者94例,将合并2型糖尿病者按心绞痛类型分为无典型心绞痛症状组(A组,n=41)、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组(B组,n=73)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组,n=29),所有患者均采用双源CT行冠状CTA检查,对比分析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冠脉CTA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支病变、弥散性病变、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的发生率与非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单支病变、非钙化斑块及冠脉各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组和C组多支病变与Ⅱ级和Ⅲ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且C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多支病变与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病变以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双源CT冠脉CTA评价冠脉病变无创、便捷、可靠,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常见误诊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老年哮喘患者及同期门诊非老年哮喘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发年龄、主要症状、体征、吸烟史、误诊史、胸部CT、肺功能等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72例:首次发病年龄在60岁以前者43例(59.72%);首次发病年龄在60岁以后的29例(40.28%)。老年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老年组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喘息,体征为呼吸音减低、哮鸣音不明显,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老年组重度发作者多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老年组吸烟人数及自动戒烟者多于对照组,两组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老年组的肺透亮度增加、肺气肿、肺大疱、胸膜增厚等影像学异常变化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均P<0.05)。老年组误诊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别(P<0.05)。老年组存在的基础疾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明显的通气功能障碍,但老年组FEV1、FEV1%及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哮喘患者60岁以前发病者多,存在的基础疾病,吸烟者及自动戒烟者多。哮喘的症状、体征不典型,发作程度较重,肺功能差,存在肺气肿、肺大疱、胸膜增厚等影像学变化,这些因素均是老年哮喘患者易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激素受体检测:ER阳性PR阳性为58例占58.6%;ER阳性PR阴性为23例占23.2%;ER阴性PR阴性为10例占10.1%;受体不明8例占8.1%。随访期间共有17例发生复发或转移,至随访截止时,12例死亡,复发后至死亡中位时间11月(4~21)月。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激素受体检测表明,ER、PR阳性比例在老年女性并未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本组老年乳腺癌3年及5年生存率为81.8%和43.4%。10年、15年生存情况有待长期随访资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心脏在发生病理改变时亦可通过体表反映出来,有的体表征象虽不明显,但仔细观察亦不难发现蛛丝马迹。角膜老年环一些老年人的眼球角膜靠近巩膜的边缘部分有一圈灰白色或白色的浑浊环,宽约1毫米~2毫米,医学上称之为角膜老年环,简称老年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观察桂蜡膏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予血栓通350mg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应用VitB1100mg VitB12500μg肌肉注射,1次/天;治疗组(n=40)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桂蜡膏足底穴位帖敷,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均行血液流变学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2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1);两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快,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项指标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桂蜡膏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单纯传统药物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及Hcy对CSVD的易损脑区部位。方法纳入CSVD患者263例(其中男性152例),对所有患者完成头颅核磁共振(MRI)及Hcy等检查和检验,完成50例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其海马、丘脑、前后扣带回、胼胝体、额顶枕颞叶白质等部位的mean ADC和mean FA。采用ARWMCs分级方法评估脑白质损害程度。对Hcy与ARWMCs评分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Hcy与多处脑区的mean ADC与mean FA值的关系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t检验。结果调整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收缩压和总胆固醇,Hcy与ARWMCs评分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β为2.51,95%CI为0.12~4.91,P=0.0413;单因素分析发现,Hcy与左前扣带回及胼胝体膝损害有密切关系,左前扣带回:β为-0.71,95%CI为-1.36~-0.05,P=0.0409;胼胝体膝:β为1.79,95%CI为0.83~2.75,P=0.0007。Hcy分组比较,高水平Hcy组与低水平Hcy组相比,左前扣带回mean FA及胼胝体膝mean 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前扣带回,P=0.044;胼胝体膝P=0.026。结论 Hcy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损害关系密切,随Hcy水平的升高,脑白质损害加重,且以胼胝体膝部损害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胆结石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胆结石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科学新技术的出现,包括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人工智能四大分支在内的控制论科学,日益迅速发展起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到了六十年代,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产生了,并应用于生产。机器人身上不仅安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1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为试验组,同期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重组,比较其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各段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及斑块性质。结果 1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13例(87.6%)检出颈动脉斑块,对照组72例患者中34例(47.2%)检出颈动脉斑块,试验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检出颈动脉轻度狭窄53处(24.2%),中度狭窄88处(40.2%),重度狭窄72处(32.9%),完全闭塞6处(2.7%),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颈总动脉以软斑块为主,颈内动脉颅外段以混合斑块为主,颈内动脉颅内段以钙化斑块为主(颈总动脉段χ~2=6.33,P0.05,颈内动脉颅外段χ~2=6.12,P0.05,颈内动脉颅内段χ~2=8.54,P0.05),各类型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和/或非钙化性斑块的溃破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颈动脉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病变,为早期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