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微型营养评估表在长期卧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长期卧床心血管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价,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居住地区以及不同疾病类型的评估结果,以及营养不良风险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112例,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在7~30分,平均得分为(20.12±5.15)分,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16.96%(19/112),营养不良风险的总发生率为34.82%(39/112),营养状况良好者为48.21%(54/112)。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女性比男性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患者比低龄患者评分较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比城镇患者评分较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患者的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利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能够对长期卧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还可筛查早期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方法(MNA)在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89例,应用MNA评定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者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比较营养支持前1天、营养支持第4周及第8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存在或有潜在营养风险的占85.3%;给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应用MN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筛查准确、安全、有效,采取肠内外营养护理营养风险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状态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术后采用意识障碍评估法(CAM)对患者是否处于谵妄状态进行诊断,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无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前营养状态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术前的MNA-SF评分,162例患者中营养状态正常61例(37.6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45例(27.78%),营养不良56例(34.57%)。所有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58例(35.80%),术后未发生谵妄104例(64.20%)。单因素分析:谵妄组与无谵妄组年龄、术前MNA-SF评分、MMSE评分、Hb、ALB、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NA-SF评分、MMSE评分是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营养不良和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比例较高,其术前营养状况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年龄、MNA-SF评分、MMSE评分是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资料,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50例未接受营养干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50例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术后7天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人血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8.00%,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6.00%,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胃肠肿瘤患者血清25(OH) D水平差异。方法选取160例Ⅲ期、Ⅳ期胃肠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检测血清25(OH) D水平,分析不同营养状态患者血清25(OH) D水平差异。结果胃肠肿瘤住院患者存在较高营养风险,且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胃肠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血清25(OH) D水平更低(P 0. 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血清25(OH) D水平普遍较低,建议增加膳食摄入及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营养评估对老年心血管重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均使用预见性营养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定期量化营养不良登记,为临床指导药物治疗和饮食干预提供依据,对比实施预见性营养评估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前白蛋白指标均明显升高(P 0. 05)。结论预见性营养评估可以客观反映患者营养状况,从而针对性调整饮食干预方式,帮助改善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急诊留观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的衰弱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留观的CAP老年患者34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居住情况、是否共病、多重用药情况、人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采用简易微型营养评价法(MNA-SF)评估患者营养状况;采用CURB-65评分评估肺炎严重程度;采用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并发症指数(aCCI)评估共病状态。采用FRAIL量表评估患者的衰弱状况,根据FRAIL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影响急诊留观CAP老年患者衰弱状况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衰弱及衰弱前期181例(52.01%)纳入衰弱组,非衰弱167例(47.99%)纳入非衰弱组。两组年龄、BMI、是否共病、多重用药、MNA-SF评分、CURB-65评分、aCCI评分、HB、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共病、MNA-SF评分、aCCI评分是影响急诊留观CAP老年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留观的CAP老年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年龄、营养状况、共病情况是影响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工作模式在降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干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老年科病房81例患者实施常规的营养干预,并对患者及实施干预的医护团队进行研究。选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88例患者实施常规营养干预的基础上开展PDCA工作模式,观察实施PDCA工作模式前后患者营养干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实施干预的医护团队无形成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均≥60岁,平均年龄、性别、营养不良的程度、疾病种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PDCA工作模式实施后患者营养干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的患者(P0.05),且使用PDCA工作模式后能取得有效的无形成果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营养干预过程中使用PDCA工作模式可有效降低干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护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诊治的4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行全肠外营养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与血清蛋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感染率、住院时间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下降,血清蛋白指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指标均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感染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红蛋白与血清蛋白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间接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及家属负担,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老年脑卒中住院康复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199例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利用微型营养评价法评估3个月内的营养状况。结果 199名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正常者有62人,占总人数的31.15%,潜在营养不良者35人,占总人数的17.59%,营养不良者102人,占总人数的51.26%。结论营养不良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将营养评估作为一项入院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微型营养评估表(MNA)、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对某医院老年医学科新入院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明确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和营养筛查工具的适用性,为基层医院临床营养筛查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方法,收集患者一般信息,使用NRS2002、MNA、MNA-SF对老年医学科新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收集患者血生化检验等指标,分析评分结果。结果 (1)使用NRS2002、MNA、MNA-SF评估170例老年患者,有营养风险或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分别为61例(35.9%)、75例(44.1%)、80例(47.1%)。MNA评价结果与NRS 2002和MNA-SF基本一致,Kappa值分别为0.611和0.763(P0.001)。(2)以MNA评分结果为标准,绘制NRS2002、MNA-SF的ROC曲线,AUC(Area Under ROC Curve)分别为0.799和0.885,灵敏度分别为0.905和0.863,特异性分别为0.693和0.907,Youden指数分别为0.598和0.807。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约一半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MNA和MNA-SF均可用于内科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POSSUM)在泌尿外科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统肿瘤老年患者72例。根据改良POSSUM评分将患者分为高POSSUM组与低POSSUM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术后免疫及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人血白蛋白(ALB)及淋巴细胞计数、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周生活质量(QOL)评分及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结果高POSSUM组患者的Hb、ALB、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低POSSUM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均显著高于低POSSUM组;术后1周的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低POSSUM组,QOL评分显著低于低POSSUM组(P0.05)。结论改良POSSUM评分可用于泌尿系统老年肿瘤患者的手术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对老年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部分切除术的老年喉癌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喉癌术后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早期吞咽康复措施。记录两组胃管留置天数及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存质量,采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胃管留置天数及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A、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的并发症中,观察组吞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皮下气肿、喉瘘、切口感染、发音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吞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120例,根据有无发生压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0例,未发生压疮;观察组患者40例,发生压疮。调查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康复训练配合情况、家属压疮知晓程度及Barden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及Barden评分均是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康复训练配合情况和患者家属压疮知晓程度均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和Barden评分,故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低摄入量脱水的发生率,为临床医护人员及照护人员关注老年脱水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经营养科会诊的205例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患者会诊前的血生化检查指标,以计算血清渗透压295mmol/L为切点,判断老年住院患者低摄入量脱水的患病情况。结果有140例调查对象处于脱水状态(295mmol/L),脱水发生率为68.3%,男性与女性的脱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2,P=0.098);非脱水组和脱水组的血清渗透压血钠、尿素、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的脱水发生率较高(82.6%)。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脱水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患者的脱水发生率高于其他病患者,提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摄入量脱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患有胃癌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经过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含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巨大的帮助,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IMB技巧模型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吞咽功能评级、体重指数(BMI)、人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吞咽功能恢复率、营养指标(包括BMI)、ALB、Hb、PALB、T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IMB技巧模型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是目前没有得到重视和处理的问题。营养不良分为:蛋白质营养不良(恶性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瘦)和混合性营养不良三类。尤其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发生率最高。但是,由于没有公认的营养评价方法,住院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3月在北京市隆福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20例,其中卧床患者共64例,非卧床患者56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ESS组和非ESS组,比较两组体重指数、进食方式、每日摄入热量、血色素、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和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卧床患者ESS诊断率达79.7%,老年卧床患者中ESS组在贫血发生率、贫血程度、白蛋白水平、鼻饲进食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卧床患者ESS发生率更高,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是ESS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实施术前期肠内营养支持30例为A组,同期30例未进行术前肠内营养支持的同类患者为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判断和测定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术后各项营养指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A组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与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疗效显著,能增加手术耐受能力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