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12项目一般健康问卷与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调查M县农村老年人,并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在老年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97,95%置信区间为-0.331~-0.07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3.8%;中介效应受到跌倒风险的调节(R = -0.020,P < 0.01),在跌倒风险较高的老年人中观察到更大的影响。因此,跌倒风险调节了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其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降低跌倒风险,可能会提升睡眠质量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对平衡功能及跌倒风险进行系统高效地评估和干预,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是目前针对此问题较理想的一套评估量表。本文汇总现有证据,从信度及效度角度分析其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使用和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在世界范围内,跌倒都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显示,跌倒是老年人受伤致死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30%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率为50%,并且大部分跌倒发生于老年人家中。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老年人的跌倒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跌倒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致残率高,后果严重,已经成为60岁以上老人损伤致死的首要原因。跌倒造成老年人功能丧失、住院治疗,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跌倒是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平衡功能减退,以及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跌倒是60岁以下老年人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跌倒不仅对老年人的身体有影响,还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社会健康,预防跌倒的发生远较治疗重要.……  相似文献   

6.
跌倒是老年人发生意外事故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跌倒风险准确预估,及时有效地实现跌倒检测非常重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在跌倒检测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应用可穿戴设备进行跌倒检测的方法,主要从可穿戴设备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跌倒判别算法等三方面进行综述,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和统计分析,指出未来的工作重点,为相关行业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肢体应急协调能力差,同时由于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风险和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护理纠纷。为有效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疾病康复,我科于2012年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预防风险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跌倒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2005年至2008年7月278例跌倒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老年跌倒的病因由多种因素引起。结果通过临床观察,老年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并且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及储备力下降,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跌倒,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应加强预防老人跌倒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听力下降会增大老年人跌倒的概率。老年人跌倒常是造成骨折、残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极大地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美国的研究人员针对40岁至69岁的中老年人群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记录下了这些人跌倒的次数,然后比对其听力后发现: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预防的运动干预效果,为发展更有效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模式提供线索。方法研究设计为干预前后自身比较研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收集有关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和运动情况等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和非参数K-S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差异,进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干预后,71~80岁组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从6.8%下降到3.4%;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从9.3%下降到5.8%。能够规律锻炼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干预前增加,老年人对运动的看法及运动自我效能得分较干预前均增高。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运动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改善了老年人运动行为和相关信念,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跌倒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跌倒的发生往往与增龄性的机能衰减和认知功能下降关系密切.近年来,不断有学者采用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研究范式探索老年人跌倒发生及预防的机制,寻求既能有效延缓老年人机能衰减又能改善认知功能的新策略,其中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功能、柔韧性以及认知功能的积极效应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因此,就双任务条件下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认知姿势控制能力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揭示太极拳练习预防跌倒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步态是认知和运动等多功能和系统协同的生物学行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常涉及步态异常现象,继而带来平衡障碍和跌倒风险等问题,而跌倒是老年人损伤和丧失自理能力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针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性疾病中步态异常的研究新进展做文献综述,旨在强调步态参数在老年人认知障碍评估的重要性,提出步态指标作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先兆指征,以实现相关疾病实现预防、早期干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社区老年人的跌倒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和宁夏银川市两个规模大小、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相当,地理位置不相邻的社区,共抽取3197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本项研究。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3197位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1.12±7.84岁。被调查的3197名老年人中有394人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2.3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是晕厥(OR=3.32),骨折病史(OR=2.46),骨质疏松症(OR=1.81),强心药(OR=1.58)和视力障碍(OR=1.43)。结论我国北方地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存在较高的跌倒率,且女性高于男性。跌倒已经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全社会都需要重视起来,找到有效防控跌倒的措施。在社区开展对老年人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鼓励老年人经常锻炼身体,以降低老年人的跌倒率。  相似文献   

14.
<正>老年人跌倒是年龄增长、机体功能退化、神经感官功能减弱、多种慢性疾病[1]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华中地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针对老年人跌倒,我们制定了三级分层管理模式、不良事件反馈及上报系统、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等级危险护理模式、老年人跌倒警示单、跌倒警示标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及制度,但仍有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护理事件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了机体功能的进一步伤害,同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老年入跌倒的原因、流行概况、危害、预防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提出预防老年人跌倒发生的重点是加强对老年人家庭及社会的健康教育、重视自我保护、纠正不良环境因素、及时治疗急慢性病,使老年人跌倒得到更好的预防,使更多的老年人免受跌倒的伤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来自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据报道,每年约有3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而且跌倒的发生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可高达50%。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 49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 9%,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 6658亿,占总人口的11. 9%。以此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年人跌倒问题十分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Blind-Oaxaca分解技术,探究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中国老年女性的跌倒发生率始终显著高于老年男性。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老年人跌倒存在性别差异主要归因于健康因素,而非社会人口因素,健康状况上的劣势是中国老年女性更易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预防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应当注重性别差异,给予老年女性更多的跌倒防治服务,切实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跌倒是老年人伤害的首因 卫生部2007年公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指出,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而老年人伤害的首要原因是跌倒。报告指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居民中,有21%至23%的男性、43%至44%的女性曾经跌倒过,而且跌倒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据推算,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因跌倒发生的伤害人数达到2500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对南宁市某社区1222名老年人(≥60岁)进行调查,了解跌倒、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关系。结果 (1)本组老人跌倒发生率为29.8%,跌倒损伤发生率高(46.28%),随年龄增长跌倒发生率增高;(2)认知障碍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2.8%:24.9%,P0.05);(3)Mini-Cog得分为5分者跌倒发生率最高,得分为1分者跌倒发生率最低,跌倒发生率与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非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及跌倒损伤发生率高;认知功能障碍组较认知功能正常组跌倒发生率高,且痴呆者更易发生跌倒,需加强跌倒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1]。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最易发生的意外事件,也是导致老年人非致死性伤害的首位原因。据统计,疗养院老年患者在随访期间(平均299天),35%发生了跌倒[2]。虽然跌倒的发生率较高,且不同疾病患者的预后也不尽相同,但跌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