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运用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外部性存在的危害,通过案例与模型相结合说明了科斯定理是如何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了科斯定理存在的局限及优化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的思路,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控制企业运营负外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平原林增长的负外部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平原林业迅速增长,其后果是平原林的大部分利益被林农个体获得,而粮农和社会其他群体则承担了负外部性成本。国家可以通过强制手段、经济手段和信息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平原林的负外部性问题得到解决和有效缓解,从而减少社会成本的支付,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不仅惠及当地居民,也有助于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中国和平崛起构建良好的周边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启动了沿边开发开放政策,沿边地区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然而与沿海地区相比,中国沿边地区的发展水平仍待提高.中国沿边开发开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中央扶持力度不及沿海,难以平衡安全与... 相似文献
4.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条件,对人口发展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文章从“人口安全”和“人口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入手,阐述了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总体思路,分析了我国大城市人口风险的突出表征及应对策略。人口风险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对人口风险的控制,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多个层面上用协调的整合的方法进行监控、管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
5.
超大城市社会的高效能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超大城市社会问题的跨域性、复杂性及其引发的制度供需不匹配,是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的基本逻辑起点,且其治理维度主要包括超大城市社会的跨区域治理、跨层级治理、跨部门治理和跨公私合作伙伴治理四个方面。行动者之间的资源互赖、相互信任、权力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是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的基础条件。加大立法、优化体制、健全财税、培育人力,是超大城市社会跨界治理高效运转的重要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小城镇研究和大城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比较了两种城市发展模式理论一是发展小城镇理论,二是发展大城市理论.分别阐述了这两种理论的内涵,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据,指出应当联系中国的具体国情,遵循城市化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中国的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8.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正发生着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这一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意识形态、个体居住选择和开发商市场行为等,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综合动力模式。对于城市社会空间动力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城市社会问题,制定城市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旅游开发的外部性表现、特点及其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影响,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深入分析外部经济性与外部不经济性对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情况,提出用经济、行政和社会三种治理途径来鼓励产生外部经济性和内化外部不经济性,以达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0.
王开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126-129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责任,也是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明确高等教育在"大城市带大农村"中优先发展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优化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在不同地理空间的集聚产生众多城市,城市之间的分工和经济联系形成城市网络.产业在城市的集聚可能带来集聚经济或集聚不经济,且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城市生产效率的机制不同,因而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对城市生产效率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并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城市可以"借用"网络内其他城市经济集聚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2.
从产业特征的角度来看,传媒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传媒产业中媒体是消费者和广告商交互的平台,消费者和广告商之间存在着双边"交叉网络效应"。我们可以将以媒体为介质的口碑传播方式看作是三方主体之间的行为,即观众、广告商和口碑传播平台。本文旨在利用双边市场理论,从一种"负网络外部性"的视角,对这三方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对口碑传播机制进行刻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横向政府间利益矛盾开始凸现,尤其是在跨区治理问题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与合作,笔者将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概念引入到处理政府间关系方面,试图分析太湖的治理问题,并从中得到启发。在处理政府间关系时遵从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明确产权与责任来协调利益关系,从而寻找更有利于政府间竞争与合作的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建国60年,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突飞猛进,南京社会变迁个案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体现,城市经济体制、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都市文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六大跨越,具体验证了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变迁、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坚持实施的以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战略重点的城镇化思路,既不符合城市规模变动的一般规律,同时,我国的小城市也缺乏提供大量就业的能力。如果再考虑到这种思路所附加的多重目的,按照这种思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效果是很难保障的。根据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在地位上对大城市和小城镇一视同仁,在具体实施方针上则区别对待,最大程度发挥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各自优势,并通过加强包括交通、信息网络、金融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城市与小城镇间的要素流动通道,让市场在政府正确的帮助下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龙绍双认为,城市化和少数城市大型化是工业和市场经济推动的必然结果,为了避免重蹈其他国家一些大城市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覆辙,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城市发展的研究,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邻避冲突、外部性及其政府治理的经济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避冲突是历史的产物,从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与公众环境诉求之间的矛盾来看,我国的邻避冲突可能会愈演愈烈。邻避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邻避项目存在负外部性。以经济手段治理邻避项目负外部性的机理在于:一方面,经济补偿会减少邻避项目的过度供给;另一方面,经济补偿能减少公众对兴建邻避项目的阻力。以经济手段治理邻避冲突主要有市场拍卖方式和市场谈判方式两种,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均以公众有较强的组织化程度、决策参与意识以及政府和企业的诚信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村经济的非农化进程 ,促进乡村经济迅速发展和乡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势必导致城乡地域空间结构的调整。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非农化 ,是大城市近郊推进城市化的主线。成都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新一轮发展 ,将给高碑村和簇桥乡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高碑村加快从郊区向市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进程 ,从目前的“准城市化”阶段转入初步城市化阶段 ,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是 :( 1 )基础设施一体化 ;( 2 )土地利用集约化 ;( 3)居民住房社区化 ;( 4 )社区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建成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并相继制定了法律法规保障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对政府数据开放进行治理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也是政府部门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新挑战。虽然大量实证研究提供了政府数据开放各种技术创新的治理经验,但是相关治理理论发展却没有能够提供统一的治理框架,也未能挖掘出对政府数据开放治理法律规制方面的理论自足与逻辑自洽。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数据开放的作用,应创制统一的公共数据保护和数据开放基本法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府数据开放策略,完善公共数据管理措施,加强政府数据开放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