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1,3(6):26-29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需要道德信念的支撑和推动;坚定道德信念,是实施"以德治国"的内在保证、力量之源和终极目标.既要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信念;又要坚持道德信念问题上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协调性和进取性的统一,确立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的内心信念."以德治国"的关键是"以德治党".坚持用先进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教育全党,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以德治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国之魂在德.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道德教育和建设可以使人性得到升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将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以德治国"的内涵.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表率.  相似文献   

3.
杨亚利 《人文杂志》2001,(5):158-160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方略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治国方略的发展创新."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内涵的扩大和发展.只有德法并重才能标本兼治."以德治国"的实施途径是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其次要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道德教育、道德实践做大量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第三,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以解决以德治国的领导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的重要思想表明,今后我国治理国家,不但要重视法制建设,还要重视道德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建设是治理国家之根本.  相似文献   

5.
论"以德治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思、总结后作出的明智选择."以德治国"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交替运用,便可有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有力保障;与社会主义法制辩证统一的"德治",乃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性社会工程.故在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道德建设,二者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为了进一步学习、研究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深入领会"以德治国"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道德体系,该是社科界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它在实践中体现为社会之"面"与个体之"点"的有机统一.在"面"上,要围绕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确立,建立符合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点"上,要着眼于提高每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8.
试论制度建设对道德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林 《理论界》2002,(1):46-47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确立了道德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道德建设要落到实处、见出实效,仅仅依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制度建设在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 ,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进程的伟大方略。本文结合社会实际 ,阐述了德治与法治并重的现实意义 ,提出理想、信念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行政道德是德治思想的核心 ,全面落实以德治国 ,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干部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首要的、关键的是"以德治官",因为官员的地位突出,角色特殊.从我国道德的现状看,官德建设也应成为道德建设的主题.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热爱祖国,为民服务,廉政、勤政、优政.官德建设的途径加强学习,严于自律,加强监督和制度建设,"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一、反腐倡廉呼唤"以德治国" 1、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的呼唤 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相适应,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道德体系,是"以德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行政道德与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小西 《中州学刊》2002,(3):153-155
行政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灵魂,行政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关键。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道德建设行政先行。行政道德建设一靠他律的监督机制;二靠自律的养成机制。官德修养一靠内省,二靠“慎独”。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推进"以德治国"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要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齐抓共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道德辩证关系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国策过程中 ,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道德是立法的价值基础 ,是执法和守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不断加强道德教育 ,尤其要从娃娃抓起 ,开展自爱—他爱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进一步完善。法律和道德在功能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加大全社会进行道德建设的力度 ,必将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是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角度看,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战略抉择;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的角度看,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以德治国"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是在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应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道德建设的作用,在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上下功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惠雁冰 《人文杂志》2007,(4):110-117
在抗美援朝文学中,朝鲜叙事常常作为一种"次叙事"的形式充当志愿军英雄主义叙事与国际主义叙事的阐释客体,但同样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这种叙事具体体现为复合性的叙事视角,以女性为主体的叙事镜像,以及叙事伦理上的道德偏向主义倾向等。其中,"朝鲜"这个语词在政治、文化、地理、审美等意义方面的多重性决定了叙事视角的复合性特征;朝鲜"老妇、青妇、女孩"的女性形象系列分明对应着志愿军心中"母亲、妻子(或姊妹)、女儿"的生活记忆与亲缘期待;道德偏向的精神实质是道德秩序的等级性、主体道德实施的优越性与道德确立标准的私人性。对抗美援朝文学中"朝鲜叙事"的重新清理,不仅具有"回归历史现场"的意义,而且具有文学史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强化道德监督推进“以德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我们要努力把道德的自律与法律的他律紧密结合起来 ,探索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 ,强化道德监督 ,以他律促自律 ,用外在的力量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 ,推进“以德治国”方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在进入新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这是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