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是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度量,以评价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效果.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基础,遵循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运动规律,构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并运用AHP法对宜昌市人力资源开发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旨在探讨宜昌市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建省9个地区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和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厦门地区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最高,宁德地区最低;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体系;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大力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西省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人力资源素质、教育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力度。劳动力资源对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影响重大,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对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地方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该模型当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居于第四位;而教育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的影响居后,但是仍然与地区生产总值有正相关关系。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的层面上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以及人力资源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江西省的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状况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概述青海循化撒拉族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即循化撒拉族人口概况和人口受教育概况,并分析循化撒拉族人力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提出发展循化撒拉族经济的政策对策,以期对促进循化撒拉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异越来越大 ,其根源来自“人”与“物”两个方面 ,由于物质资源的总量有限性以及时间递减性作用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已转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 ,尤其是物质资源贫乏的资源约束型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了切实摆脱贫困 ,实现区域经济振兴 ,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 ,转变发展观 ,有效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配置效率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大力创新。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盲目地引进外来人力资源而闲置本土人力资源①,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误区.本文以陕西省为例,从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着手,依据西部本土人力资源现状,提出了在有计划地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大力开发西部本土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如何走出人力资源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水平落后,人力资源匮乏,人才大量流失是当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和人力资源匮乏、人才流失的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因此,使西部地区摆脱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困境,从而使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成功的最关键措施在于改革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允许国内公民自由迁居,人口自由流动。这一措施的重大意义在于:1、能有效的解决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劳动价值不公平和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两极分化的问题。2、有利于国内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的平衡发展,教育公平和人力资源的更有效开发。3、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分布两极分化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的数量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的规模,人力资源的质量与配置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香格里拉区域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配置也不尽合理,成为制约区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措施对区域加快发展速度与改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绍兴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长三角洲地区崛起的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这从宏观角度审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制定了以实施人口聚集战略为突破口的正确决策--通过人口的迁移聚集,将带动资金、信息、企业家的聚集,进而推动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变量,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度评价对寻求提高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德尔菲法选取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度评价体系,并阐述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度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取决于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受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程度与开放水平、资本形成机制等的影响。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源于不同的区位条件所具有的区域资源的聚集效应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分析影响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原因,寻找提高落后地区资本配置能力和效率的途径以及政策措施,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关中-天水经济区要想达到预期目标,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理论也认为,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于推动落后地区经济走向发达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区人才资源开发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独特的资源特点,尝试性地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3.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根本转变,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实现跨世纪目标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正确处理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以对效率的损害为代价的。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引起并加剧经济波动,导致经济效益长期低下。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高速低效的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 促进我国经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寻找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攻坚深化,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党中央与时俱进,在五大方面创新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才理论。从"关键在人"到"以人为本",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资源",从"优先发展教育"到"人才强国",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从"两个尊重"到"四个尊重",体现着传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1世纪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才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从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个方面,对我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作了详细的描述,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女性人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参与图们江地区路港合作开发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们江地区路港合作开发是大图们江开发的重点领域,但由于受到诸多制约因素影响而进展缓慢。参与大图们江开发是吉林省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吉林省应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图们江地区周边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参与图们江地区路港合作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河南省经济腾飞、中部崛起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该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低、结构趋同,集群效应不明显以及市场对外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中原城市群应该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整体实力,并努力积极争取外部经济体的支持,最终实现城市群的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涉及制度和生产关系,这正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需要从政治经济学上进行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与结构失衡双重特征,为此付出了资源、环境、安全和生命、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代价.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国发展方式呈现出不可持续性.政府主导经济活动是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双重性特征的根源,规范政府行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规范政府行为需要对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范围进行科学定位,并使政府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对其制约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在认真分析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特点、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发区经济存在的土地管理制度宏观失调、规模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从科学评价开发区土地资源、推进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整体效益、加快开发区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学术生态这一机关报视角,新命题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除有赖于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外,还需要成熟的学术生态环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建大池所暴露的问题,表演明当前重视和加速营造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