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罗虬《比红儿诗》绝句百首,其本事旧传为虬杀营妓红儿后悔而为之,此说几成定论。而从文献考据角度辨识,虬杀妓一事,原本乌有,红儿当是死于他故。  相似文献   

2.
金元诗数题     
金元诗细节研究中存在一些疑点、缺漏或纰误.比如,金国诗人师拓姓尹,耶律楚材西域诗为正确解释"垅种羊"提供了依据,杨载遭人误批,张雨的生卒年、周霆震的号、郯韶<绝句四首>的标题被人误改,张昱<辇下曲>中"酋长"有误改.  相似文献   

3.
有关胡风及胡风研究的若干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1902-1985)在解放后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胡风反党集团"绝对是冤案.1952年12月16日,周扬在文艺界召开的"帮助"胡风认识问题的座谈会所作的结论是:"胡风在文艺理论上推行的是一条反党的路线".1953年,<文艺报>相继发表林默涵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何其芳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批判胡风.  相似文献   

4.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及其自注、<论书随笔>、<论书札记>中论述了书法的"形质"和"神彩",他对笔法、墨法、笔画、结字、章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富有启发性,其中关于楷书结构中的"黄金律"是他的重大发现;在探讨入帖与出帖,书者性格、品德、年龄、心态与书法作品之关系时,他结合自己的学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他崇尚天真自然之趣,赏爱碑帖中的优美文辞,认为书法审美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5.
最近,拙作<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笔者在深感荣幸之余,对自己写作博士论文的过程重思考了一番,由此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在发表出来,请大学指正.  相似文献   

6.
薛涛史料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有关蜚声中唐的女诗人薛诗的史科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考辨,其分别有:费著薛涛享年七十三岁说有误;<万首唐人绝句>薛涛<送郑资州>诗题有误、涛父薛郧宦蜀的历史背景考察、薛涛家乡应在眉州;广宣曾为两朝供奉说有误以及薛涛<罚赴边上武相公>诗题不误等.  相似文献   

7.
<无梦楼随笔>是张中晓于 1955年因胡风冤案的牵连,在极端困苦和孤独的最后十年所作的思想札记.他从经验主义出发,思考了经验和理性的关系,批判了当时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黑格尔"绝对理念"、"历史逻辑"的观念.他强调个体理性的价值和意义,对信仰、真理和传统文化作了深刻的反思,并且揭露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和政治的一些丑陋面目.透过这些用生命铸成的文字,可以看到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王实味的定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毛泽东与王实味冤案》总题目的第一篇.尚有:王实味冤案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毛泽东在七大回顾王实味问题、"赔我一个王实味"、毛泽东对王实味的"再批判"、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再提王实味等,系统地阐述王实味冤案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并探讨毛泽东与王实味冤案的关联和王实味冤案对毛泽东决策的影响.本篇强调:王实味冤案是在整风运动中发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延安整风运动,就没有王实味冤案。   相似文献   

9.
宋代王安石的绝句<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即有争议,主要存在3种观点:(1)熙宁元年王安石应召赴京途中;(2)熙宁七年王安石罢相返江宁途中;(3)熙宁八年王安石再任宰相赴京途中.从时代背景、作者思想及<宋史>记载的史实来分析,只有熙宁八年春二月王安石再任宰相,才是该诗的写作时间;阐明创作时间有助于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0.
《春秋》《左传》再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知几<史通·惑经>篇分"十二未谕"、"五虚美",提出四十馀条证据指出<春秋经>是一部"真假不分,是非相乱"、"理乖惩劝"、"厚诬来世"的秽史,表现了一位富有良知的史学家的卓识.但由于刘知几误解了<史记>中司马迁的有关记载,误信了班固在<汉书>中的有关记载,仍然认为<春秋经>为孔子所作,这就值得商榷了.其实.只要深入探讨<史记>、<汉书>中有关记载以及相关史料,便可以看出:<春秋经>决非孔子所作;<左传>亦决非左丘明所作,其作者应是孔子.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