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语》中蕴含着个体尊重、和谐相处、终极关怀等人文关怀思想,在这些思想影响下,古人设计了有条件的刑讯制度、慎狱恤刑制度、职官管理制度、监察制度等具有一定人文色彩的法律制度,并确立了“德主刑辅”的德治观、“无讼”的法律价值观等等,表现出传统法律文化与《论语》人文关怀思想的契合,也展现了传统法律文化人文精神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孔子的法律思想核心是“德主刑辅”,即以“仁”为本的法制原则;“德”、“礼”教化的防范措施;宽猛相济的施刑办法;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孔子的法律思想对今天中国的法制建设仍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衍义补》对中国的正统法律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带有启蒙主义因素的法律主张,论述了法律的起源发展过程、惩戒目的及教育目的与预防作用,主张崇礼重法,明刑弼教,提出了“为民之利,因事立法、宜时处中”,主张慎刑恤狱、原情定罪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法律传统中"德主刑辅"的思想内容、实现方式及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作了简要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唐律疏议》司法伦理思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唐律疏议>司法伦理思想的探讨--从深层去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内涵,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这有助于沟通现代西方法律和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理念,从而加速实现当今所移植法律本土化,进而实现本土法律的创新,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法制深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法律的伦理化特征。封建法律的伦理化过程体现在呈互动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伦理的法律化.即以礼的精神原则支配法律.直接把礼的规范变成法律规范的过程;二是法律的伦理化.即封建法律从立法和司法上逐步实现其伦理化的过程。中国封建法律的伦理化特征表明.中国古代法制的构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班固主张,治理国家,应该礼法并用,"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因此他主张以德治为主,以刑罚为辅,礼为治国之本,而刑法也不可缺少。他主张立法要在刑轻律简精神的基础上,务求适宜,尤其要重视执法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刑法治国的辅助作用。这种刑轻律简的思想,成为隋唐宋明立法的基本准则。班固所创新的《刑法志》史学编撰体例,也为后世史家所采用,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德主刑辅”思想是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 ,源远流长 ,绵延不绝。它对完善我国当前治国方略有着二重借鉴意义 :消极的借鉴意义是要反对德高于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积极的借鉴意义是要坚持德法相济 ,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并举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般认为从礼治开始,经过法治,然后到汉代有了比较成熟的"德主刑辅"这样一个过程。汉代的"德主刑辅"影响是深远的。而事实上,春秋初期的管仲提出并实践的礼法并重,是从礼治到法治的一个关键环节,更是"德主刑辅"的基本源头。  相似文献   

10.
孔子"仁"学思想体系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宇宙扩张论的深入研究,是揭示孔子"仁"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法律思想的主要研究方法.孔子的"仁"学宇宙观被《周易》"象思维"所贯穿,是孔孟之道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法律观的主要理论.它使中国法律思想和现实制度沿着"应然之善"的伦理实体与"以礼代法"的德主刑辅发展下去,成为整个中华法系的传统法律思想和现实制度的主要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前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惟一统一了北方 ,且政治较为清明、最具有规模气度的一个政权。前秦统治者对儒学推崇备至 ,决定了其法律思想为 :德化为先、礼法并用和约法慎刑。在选官制度方面 ,前秦采取了多途径选贤求才之策 ,并通过推行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法律措施 ,促进经济的发展 ,前秦统治者对法律的运行亦颇为重视 ,主要体现在司法机构比较健全 ,注重督励官吏公正和严格执法。前秦之所以能出现十六国时期仅见的盛世 ,与其法制建设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根据《晋书》的有关载记,通过对后秦统治者的法律思想、后秦的法律内容以及后秦的司法制度的论述,较全面地探讨了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法制,并概括了后秦法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创建于中国西汉的录囚制度,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上一个颇具影响的制度模式.录囚制度自西汉创建起被其以后的各朝统治者所沿用,并且在各朝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者"慎罪恤刑"的立法思想和司法理念.对它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现今的依法治国、特别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大背景下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甄社会控制思想包括以民为本、虚君分权、德主刑辅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其目的是国富民强、天下治平。  相似文献   

15.
任何法治的构建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本源的法律文化是构建现代法治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尊重中国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的今天,对孔子法律思想的重新认识、理解,有利于我们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提炼出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益的思想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当衰世的韩愈,以忧患之士的政治立场和弘扬儒学的学术追求,多方展示了其恤民安邦的思想观念,其爱才重教的政治理念,亦农亦商的经济创见,无疑为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7.
生当衰世的韩愈 ,以忧患之士的政治立场和弘扬儒学的学术追求 ,多方展示了其恤民安邦的思想观念 ,其爱才重教的政治理念 ,亦农亦商的经济创见 ,无疑为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8.
春秋诀狱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对中华法系的法律思想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从西汉时期法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春秋诀狱的提出过程的具体分析,指出春秋诀狱实际上就是统治者治国思想的巨大转变在法律思想上的具体体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法治的完善和社会制度的巩固,但却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的法律文化交融是依法治国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重要助力。追溯依法治国的文化源头,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法律文明蕴藏的理论和经验,纠偏近代以来“效仿西法”“抑古扬今”导致的传统法律文化虚无主义和东西方法治文明无法自洽的境遇,是当今学人责无旁贷的担当。从历史解说现实,以古鉴今,发掘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可资借鉴之处,如“以礼入法、德主刑辅”与德法综合为治,“重民思想”与人本法治观,“家国同构”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贵和尚中”“无讼息争”与和谐法治,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充满活力,才能固守依法治国之根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有丰富且典型的和谐理论,本文以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礼法关系为线索,通过揭示“和谐”的内涵,试图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德礼政刑“并建”的和谐理论与“以礼节和”的中庸方法扒梳、整理出来,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在建设当代中国和谐社会与现代法治国家中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