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世界》2014,(8):43-43
酒,本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料,属于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的一部分。《释名》说:“酒,酉也,酿之米曲。酉,怿而味美也。”最早写作“酉”,字形上像一个容器,说明是装在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其味道很美,饮了使人心情激荡,兴奋而愉悦。到后来,酒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料,人们发现了它许多特殊的作用和价值,于是其功用就发生了变化。如《汉书》中说:“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福之会。”后来梁《春秋纬》也有类似的说法:“酒者,乳也。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不但诗写得好,论诗也非常精辟。陈毅1964年出访阿尔及利亚等国,次年作诗《西行》一首,请毛泽东修改。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致函陈毅,并附改后之《西行》:“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海酿千钟酒,山裁万仞葱。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毛泽东在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谈到自己时,毛泽东说:“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  相似文献   

3.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13):45-45
在史料中,正式出现关于酿酒记载的是一篇关于讲兴亡的材料。《战国策·魏策二》记载了一次战国期间诸侯的盟会,事情发生在当时的魏惠王时期。据《史记》说:“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由此,此次盟会当在公元前三五六年。鲁惠王设酒招待四国诸侯,当时正是战国之中期。《战国策》说: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帝择言曰:“昔者,帝女令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干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也’。”这里说的魏婴即魏惠王,鲁君应是鲁共公。当时魏是一个屡被各国诸侯攻打的国家,而魏惠王又是一个耽于酒色的人,所以鲁共公借饮酒的机会向他讲了大禹对酒的态度,他说帝女曾命仪狄做酒进献给禹。  相似文献   

4.
天下四川     
[诗酒四川] 在中国文化之中,诗酒与文章往往相提并论.用“诗为酒侣,酒为诗魂”来形容四川的诗酒文化再恰当不过了.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四川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在三星堆出±的文物中就有大量与酒有关的陶器和青铜器,如盉、觚、觯、瓮、罍、钵、尊、爵等.巴蜀之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发达的农耕文化为酿酒创造了有利条件.巴人善酿在古书早有记载,据《太平御览》引《郡国志》说:“南山峡峡西八十里有巴乡村,善酿酒,故俗称巴乡村酒也.”到汉代时期,四川酿酒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考古发掘中东汉画像砖中的《酿酒》、《酒肆》和《宴饮》图案最为生动地反映出汉代酿酒、沽酒与饮酒的情景.而这一时期,四川的诗酒文化中还融入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元素.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成为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5.
文化宫     
《老年人》2002,(11)
名诗佳句为别号以名诗为别号的:唐末诗人韦庄的长诗《秦妇吟》。记述唐末战乱,堪称叙事诗的一座丰碑,他因此被称作“秦妇吟秀才”。北宋诗人刘一止,因一首《晓行》词盛传京师,被时人号为“刘晓行”。宋末元初的词人张炎曾赋《孤雁》词,以孤雁失群自喻其亡国后沦落不偶的遭际,被称为“张孤雁”。以佳句为别号的:宋人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为世传诵,号为“张三影”。同代的宋祁,当过工部尚书,其“红杏枝头春意闹”把早春景色写活了,赢得“红杏尚书”的美名。明代崔华因“黄叶声多酒不辞”之…  相似文献   

6.
骆潇 《职业》2006,(2):8-9
他在接受《职业》记者采访之始.就明确表示不谈个人成功的话题。他说:“我们用纳税人的钱,为公众服务。对我们来说,不存在个人成功与否的问题。”但即或是听他谈业务、讲工作.  相似文献   

7.
酒后驾车会伤人伤己,这是汽车社会的问题,但酒伤人亡国古已有之。据《史记·殷本纪》载:“(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正是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鉴于此,周公让康叔在卫国颁布了禁酒的《酒诰》,明确规定“祀兹酒”,即只  相似文献   

8.
诗由怨生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意思是说,大凡优秀传世之作,都是作者在困顿潦倒时所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不也正是受宫刑之辱而遗《史记》,留下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秋吗?“诗由怨生”这一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命题,在我国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孔子在《论语》中讲:“诗可以兴,…  相似文献   

9.
湘南 《炎黄世界》2013,(1):40-40
李白的一生离不开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那么“斗酒”到底有多少酒?他究竟有多能喝?  相似文献   

10.
从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文艺作品中,我们领略了太多风花雪月的浪漫,也品味了不少一见钟情的激越。无论是《西厢记》中张生与莺莺一见面就互生爱慕之心,《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偶遇于西湖而私订“终身”,还是《廊桥遗梦》中那一场一触即发的短暂而轰烈的爱情神话,《魂断蓝桥》里男女主人公一见倾心却又无缘相守的悲怆故事,一见钟情的演绎总是让人浮想联翩。然而对于“一见钟情”本身,很多人仍然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其怀疑者有之,误会者有之,贬损者有之,奢望者亦有之。因此,有必要辩说一番。有人怀疑:初次谋面,爱情就可能瞬间产生吗?是不是文学家们故弄玄虚  相似文献   

11.
刘德醇 《老年人》2005,(3):15-15
冯玉祥不忘母亲养育之恩,一辈子都把自己的生日当作“母难日”纪念。这天,他不见客,不吃饭,更不参加外面的应酬活动。后来上了年纪,不吃饭受不了,他才改为晚上吃一餐。他写过一首《十月怀胎诗》,请人刻在石碑上,立于母亲墓前。这首《十月怀胎诗》是这样写的:“娘怀儿一个月不  相似文献   

12.
“词家先要辨得情字”,“所贵于情者,为得其正也”(刘熙载)。当代诗词作者,也不可能无情而发,但叹老嗟卑者有之,沉溺昔日心灵创伤者有之。何则的《水调歌头·清风》,可谓“得其正也”。其诗曰:“暖气绿江草,春意闹枝头。熏花梳柳烘月,芦荡起沙鸥。巧绘湖光烟屿,扫去阴霾尘垢,迎  相似文献   

13.
张国喜 《老年人》2005,(8):54-55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学家。他的养生理论,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养生之道”。特别是在《孔子家语》中,有一段孔子与鲁哀公谈论人类寿命的记载,至今仍有警诫意义,兹录如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之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  相似文献   

14.
猜成语     
张瑞祥 《老年人》2008,(10):44-44
我国著名山水诗人孔孚创作的一首《峨眉·古德林漫步》诗在台湾的《创世纪》杂志刊出后,诗人接到样刊时不禁大喜,原来他作的诗的最后一句“字间杂有鸟语”改成了“字间染有鸟语”。改“杂”成“染”让他觉得诗味更足,诗意更浓,遂致信询问改“染”字者为谁。岂料,原来是出版单位排版之误。得知原委,孔孚不禁笑曰:“天下竞有错得比原作更好者,奇!”  相似文献   

15.
《述酒》向来是陶诗中晦涩难解的一首,关于它的解读,历代以来注疏甚丰,歧解层出.而陶渊明"好读书",《周易》也是他研读的经典之一,从他的思想和一些诗文可以看出,他对《周易》是十分熟悉的,能融汇易学之道以明其志,也能借卦名卦辞以抒其情.由此观之,《述酒》之中暗含《周易》之学问也并非毫无可能,以《易》明诗或许可行.本文将在阐...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慈善?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慈”与“善”两个词最初是分开使用的。“慈”的含义比较丰富,就其源流来说,大致有三种。一是指母亲,古人常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二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如《庄子·渔父》云:“事亲则慈孝”。三是指父母的爱,《新书·道术》曰:“亲爱利子谓之慈”。“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与之相对的词是“恶”,如《尚书》即有“彰善瘅恶”之句。孔子亦云:“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后来,“善”被引申为友好亲善,品行高尚。从语源学的角度看,“慈”与“善”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两者的字义渐趋相近,均包含有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意思。到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常常并列言之,于是便有了“慈善”这  相似文献   

17.
受蒸馏技术的限制,古代酿出的酒,度数一般都不太高。但古人多是“大碗喝酒”,喝多了同样也会摄入大量酒精,从而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损害人的健康。古代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酒的危害,《三国志·吴书》有“酒以成礼,过则败德”的提醒,《水浒传》第四回里也有“洒能成事,酒能败事”的警示,不少文人墨客更是主动戒酒,也因此留下许多与戒酒有关的诗文。  相似文献   

18.
因为包玉刚     
1973年,美国《财富》杂志称包玉刚为“海上的统治者”。1976年,美国《新闻周刊》称包玉刚为“海上之王”。只是,那个年代,中国人大都不知道,有一个“世界船王”叫包玉刚。知道“船王”包玉刚的,也大都不知道他是宁波帮。同是家乡宁波人,又有谁见过这位“船王”?世界航运风起云涌,包玉刚总是“世界船王”。包玉刚去世后,静静地躺在一个海水汹涌的地方。关于他,墓碑上只有最直白的一行字:包玉刚,生于1918年,卒于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1981年拥有的船队,就超过美国或苏联等国家船队的总吨位。有人问他老是飞来飞去的是不是坐包机?包玉刚说他是…  相似文献   

19.
"启发"一词源于《孔子·述而》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现代解释为: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时不去点拨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00,(1):14-14
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宗家邦,口出狂言:“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终被免掉职务。去年9月,河南电台记者王小兵到兰考采制国庆特别节目《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宗家邦处遇到麻烦,先是不接受采访,第二天答应吃中饭再说。记者几经周折在一家宾馆找到他,请他谈谈新时期如何继承发扬焦裕禄精神。他打着酒嗝说:“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有好多事都没办好。”记者提醒他配合,他突然生气,大声喝道:“我对你的问题不感兴趣,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点评:兰考有个焦裕禄,这位继任者就像戴了“紧箍咒”。一听焦裕禄精神就烦,烦的是焦裕禄只做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