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孩子剧团”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他们一共二十五个。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省区,他们原先在上海时,只有二十二位,但是从失陷后的上海偷走南通,又历尽千辛万苦,迂回陇海平汉两线,而到了汉口,非但原班一个不缺,反倒增加了三位! 二十五个中,最大的十九岁,最小的九岁。大多数本来在学校里读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炮火毁灭了他们的学校,他们的“温暖的窝”——家庭,他们成为收容所中小小的难民,他们父母兄弟姊妹都离散了,但他们在收容所中结成了比自家兄弟姊妹还亲些的一个团体。日本帝国主义残凶的炮火,摧毁得了中国成千成万孩子们的家庭,但是摧 相似文献
2.
冯乃超与“孩子剧团”相识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都是周恩来、郭沫若领导下从事抗战文艺的中坚力量。在抗战时期,冯乃超与“孩子剧团”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剧团的默默支持者和指导者。具体而言,冯乃超与“孩子剧团”的关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第三厅成立后,冯乃超作为第三厅中共特支书记,兼管“孩子剧团”的党务工作,关心成员的生活与教育;二是第三厅改组、“皖南事变”发生后,冯乃超直接领导“孩子剧团”,指导他们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开展抗战宣传活动,并指挥剧团骨干进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3.
杨志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四十年前,在武汉,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这就是深受抗日军民欢迎的《孩子剧团》。这个《孩子剧团》,是在敬爱的周付主席的亲切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革命儿童团体,曾被茅盾同志誉为在抗日的血泊中诞生的一朵奇花。今天,作家陈模同志又艺术地再现了他亲身经历过的这段革命斗争生活,把一朵令人神往的奇花,呈献给急待繁荣的儿童文苑。 相似文献
4.
付冬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26
抗战期间少年儿童抗日团体风起云涌,其中被誉为“中国儿童界三大明星”之一的“孩子剧团”宣传活动卓越,受到周恩来、郭沫若、茅盾等革命领导人和文化名人的关心,这其中就有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孩子剧团”是抗战期间冼星海帮助最多的少年儿童抗日团体,他与“孩子剧团”的交集主要发生在武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他曾多次教授“孩子剧团”唱《游击军》《在太行山上》等歌曲,指导“孩子剧团”参加演出和开展歌咏活动,还为“孩子剧团”团员走上艺术道路提供帮助等。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影响助推了“孩子剧团”后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王达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一朵凄艳的“恶之花”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达敏在《白鹿原》众多人物里,命运最凄惨,所受迫害最残酷最深重的人,要算多情多义而又放荡不用的田小长了.她生时为人下人,死后又被焚尸鲜于塔底.因此,她是小说里最受人同情最令人惋惜的一个人物.她年轻漂亮,天然丽质... 相似文献
6.
每逢周六上午,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街道南郊社区的“乐学课堂”都准时开课,社区党员骨干、“五老”人员以及来自南通大学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为社区青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准备了一场场新鲜有趣的教育实践活动,颇受辖区青少年和家长欢迎。 相似文献
7.
蒋洛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仍然只是一些飘忽的印象,一些闪烁的联想。 创作,或者扩大些,说文艺现象,要真如勃兰兑斯所说的,是一面无边无际的网上剪下的一片,那么,凭借这一片,感知它所依存或所从出的网络,应该是可能的。 手边这本书和它引发的批评,提供了一个凭借。这是夏衍四十年代中期写成的《芳草天涯》。 《芳草天涯》写的是知识分子的爱情纠葛,一种与人生道路的严肃的因而也是痛苦的选择紧紧相联的爱情纠葛。作品通过剧中人物之口,提出并强调了在人生中也在爱情中“宽容”(Tolerance)的重大意义。在剧作的前记里,作者还感慨地提到,“要是普天下每一对男女能够把消费乃至浪费在这一事件上的精力节约到最小限度,恋爱和家庭变成工作的正号而不是负号,那世界也许不会停留在今日这个阶段”。 剧作的演出和发表立即引来了批评。批评的嗓音庄重、洪亮:恋爱和家庭原就是 相似文献
8.
9.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主张应该培养青年人按照学习—实践—到第一线压担子的道路成长成才。青年人要勤奋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青年人要大胆实践,主要是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实践形式,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青年人应到生产第一线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第一线的实践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11.
12.
崔瑛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6):86-96
抗战的严峻态势促使战时文艺工作者积极抛却成见,广泛汲取一切有益因子,借以最大程度地进行抗日宣传.于是通俗文艺也被纳入“抗战”叙事的洪流,并由此创生出崭新的“抗战通俗”类“变格”叙事.此类“变格”叙事不仅通过“叙事回避”达到了“叙事动员”的目的,而且更展现出了抗战文艺的多样风姿. 相似文献
13.
14.
刘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
具有特指意义的“抗战文学”,应该是指“九一八”至1945年抗战结束期间所创作和发表的直接反映抗日斗争,或者描写与抗战相关的生活,以抗日为思想指向的文学作品,而不应该只是指“八年抗战时期所产生的直接描写抗日战争的文学”.这一文学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表达的是悲愤的情怀,之后则是洋溢着奋发、乐观的精神.它的内容特点是把描写抗战和揭露国民党的丑行结合起来,塑造出的典型都是反面形象.此外,它还具有突出的文化性、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色泽分明的人物描写等特点,同时也展现了许多作家的个人风格.作为整体的抗战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反侵略文学. 相似文献
15.
《dagariltsag-a》是蒙古族说唱文艺中的一种,是双方展开唇枪舌战,以智慧和辞令比赛胜负的幽默诗作。故可称为“对口辩论式好来宝”.蒙古族古代传说和史书中就保存着很多这一类辩论词。如《成吉思汗传》中刊载的《孤儿传》,《蒙古族古代文学一百篇》中的《牛郎传》里就有很多对口辩论式好来宝.从而可知,辩论式好来宝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流传范围广,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在蒙古族说唱文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高春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0-101
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是一位白银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留下的文学遗产是丰富而又珍贵的。他不仅是当时一位重要的小说家,更是一位重要的戏剧家。本文主要介绍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及其几篇主要小说。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表述,在商务英语中对“货物”一词的表述就有很多。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经验,讨论这些同(近)义词的用法,希望对读者学习商务英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万宝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望文生义”是翻译之大忌。然而一些初涉翻译的人在翻译过程中却经常犯这种错误。究其原因,我认为大概有如下几种。一、缺乏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翻译家严复说过:“一名之立,旬月踌躇。”足见翻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初涉翻译的人常这样认为,所谓翻译,不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的大意表达出来吗?这种求“大意”的态度结果就导致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率尔操觚,信手乱译,望文生义。例如,有的学生把 1)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译成“约翰为人可靠,他一向不吃鱼而且经 相似文献
19.
注重答题失误的纠正、辨析是落实际双基的有效过程 ,知识性失误的突出表现就是概念不清、性质不明、公式记误、定理用错等 ,但只要我们严谨治学 ,一定能在失误中寻真法求真知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中用到数字时,有的是表示它的实际数值,但有的并不表示它的实际数值,而只是笼统地表示“很多”或“较少”的意思。这种用法我们称之为“虚数”。《木兰诗》“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和“十二”,就是这样的虚数。这里说“十年”也罢,“十二年”也好,同样只是为了说明木兰从军时间长达十多年之久罢了。可是根据这首诗在形式上的要求,这两处都必须是五字句。如说“壮士十二年归”,岂不成了六字句?或说“同行十年”,便成四字句了。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雪》中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的“千里”和“万里”也都是指“北国”说的。但是,并不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