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文化专家承认异质文化或文化异质是人类的本质流露和精神生命的能量。企业犹如一个小社会,其生存意识或竞争本质就是寻求差异。企业竞争行为的多样性及其创新是现实经济增长和持续变迁成长的根源。无论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还是企业自身的行为方式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物化和文化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企业之间拥有不同的生存发展空间和特别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单位资源依赖症有过度物化、制度畸形、人治情结和文化迷失四种典型表现。资源结构失衡、监测体系失聪、矫正机制失灵和病态文化情境在单位资源依赖症的形成中分别发挥着诱发、发展、形成和固化作用。领导者需要正本清源、对症下药,从优化资源结构、健全监测体系、完善矫正机制和塑造健康情境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资源依赖症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3.
班级建设过程中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它是班级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共同的认识与观念及其物化的载体。班级文化承载着引导班级同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班级学习氛围,满足同学在情感、兴趣等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精心培育、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经过长期塑造、形成的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观、目标、行为规范物化到企业的全部活动和所有流程、各个层面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旗手文化,其次是一种子选手与时俱进而又相对稳定的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正纵览中国美术之大观,民间美术这朵深植沃土中的馥卉,从上古原始人类精灵和命运碎片的意象积累,到转至纷纷扬扬承载物上的精神物化之作品,虽历尽沧桑、风雨飘摇,却沐日月之光华,山川之秀美,人类之灵气,始终世世新芽长发,代代抽红吐绿,永不衰竭。尤其是在新时期的文化整体中,更以其独具特色的姿态和气势出现在中国和世界的艺坛。作为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产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对象和重要载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斗争中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这些历史遗存是以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资源。井冈山红色文化在物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圣地诗词、革命歌谣、名人语录、红色楹联、革命遗址、革命文物、标语遗存、艺术奇葩、墨宝碑刻、纪念建筑、红色歌曲、历史文献等物化表现。红色文化的每一种物化表现形态都有其特定的形式、特殊的作用和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良性竞争机制是激发单位活力、增强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坚持"三公"性、体现共赢性、落实物化性、追求效益性是构建事业单位良性竞争机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面对良性竞争文化弱势环境、岗位配置有待优化、制度建设亟待完善的现实,营造良好竞争环境、提高竞争制度物化性、发挥鲇鱼效应强化竞争引领作用、坚持赫勒法则实施有效制度监督等是事业单位构建良性竞争机制的主要方略。  相似文献   

8.
地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形式、政治体制、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法律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果,也深深地烙下客观环境对人类精神向度和价值取向的印记。本文试图在对两国地理环境做已间接的基础上浅析古中国和古希腊的法律在形成的过程中因地理环境差异所导致的思想和制度上的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正办公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主要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不同层面。办公室高素质的人员队伍、高质量的办公设备、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优美有序的办公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而且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的重要平台。一、物质文化——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保障高校办公室物质文化是办公室制度  相似文献   

10.
汤银花 《经营管理者》2011,(4X):378-378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中西方的文化,有其深刻的内涵。认识和了解他们,对于今天经济集中化和全球一体化的21世纪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现在出现的中西文化的相互融汇贯通的趋向。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有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起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国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即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而与中国遥相呼应的西方,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后,形成了西方现代文明。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务实心理、"忠"、"和"心理和日本的宗教支撑了日本的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其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则由鼓励团队合作和借鉴创新组成;终身雇用制,年资论酬制,企业工会等三大"支柱"形成了其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正是企业文化中的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共同作用,使日本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而解析其企业文化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人类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高校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和内在气质。高校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成就一批能够独立思考,对所处文化具有反思和评判的教师,使其成为专家型教师,而不是成为雇员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然而,由于各民族文化是在各自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历史地形成的,所以民族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即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从而引起了交际失败。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的角度来认知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两种文化中同一概念的信息差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避免中式英语,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接近目的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一种员工发自内心的自觉性,正所谓“制度管不了全部,只有文化才能发挥作用”。但是,文化在形成之后虽是一种“自觉”,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自觉”,或主要依靠员工的自觉。任何一个组织的文化形成,在教育和引导之外,总是需要一些外部制度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织文化的结构理论和人格化代表的理论,从诊断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三层面组织文化与其具有的柔性、刚性、一致性、友好性、激励性、公平性特征之间关系的假设。通过结构性访谈及试调研最终确定了量表,本文采用527个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不同层面的组织文化显现不同文化特征;各层面文化显现出的不同文化特征存在差异;且不同层面文化显现的同一文化特征也存在差异。同时,提出推论:虽然理念、制度和个性分属于组织文化的不同层面,并有各自的人格化代表,但这三个层面的文化并非彼此独立的,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组织文化。文章最后还分析了不同层面文化冲突形成的六种代表性文化状态的特征以诊断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平闽 《办公室业务》2012,(10):55-56
正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有着鲜明地域性和族群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后随着人类的迁徙往来,其范围还扩展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漳州作为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素静 《科学咨询》2008,(20):42-42
学校文化,简单地讲,就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学校文化包括:历史文化--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校风、教风、学校传统等;观念文化--包括教育价值观、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等;行为文化--指学校成果的物化行为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学校的制度和伦理环境;物质文化--校园人文景观、校园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学校对教师的物质分配等.  相似文献   

19.
谭治权 《科学咨询》2009,(14):92-93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交流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人类历史上的文化都是在彼此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之间的借鉴、融合也是文化存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代,它总能因不同地区、民族、国家及不同的社会生活而形成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否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程度是分不开的。文化认同主要是内部选择,而非外力可以强加,它需要人们从内心深处自愿地去了解、感受他国的文化。因此,要想实现文化认同,就离不开语言的学习,人们只有在习得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了解文化的异同,这就意味着在文化认同之前首先要实现语言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