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金秋 《中国民族》2010,(3):48-50
起源与创建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在重庆地区从事的舞蹈艺术教育活动。在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关心鼓励之下,归国华侨戴爱莲先生励志报效祖国发展中华各民族舞蹈艺术。1941年她深入广西大瑶山地区采风,创编了第一部少数民族舞蹈作品《瑶人之根》,从此开始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与表演工作,同时,她还致力于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基础理论研究是学术研究能够实现"千里之行"的根本。民族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民族教育特色的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钱学森先生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哲学方面有极深的造诣,他的诸多哲学思想构筑了他的"大成智慧"的概念。他重视对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的研究,钱学森先生的思想,对总结、构建民族教育基础理论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力效应”一词是民族教育研究专家陈红涛先生提出的,意指利用宗教在民族群众中的威望以及寺庙和宗教界人士对教育的支持,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在阿坝州具体地表现为藏族传统文化和寺庙教育与汉文化和现代学校教育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编后     
<正> 为了展示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我省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教育科研成果,推动和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改革,我们征得湖南省教育学会民族教育研究会同意,将该会近年来收集的论文、调查报告和有关文章加以遴选,勒成专辑,奉献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正>杨克勤:秋千上的"妈妈级"冠军6月3日,奥运火炬在岳阳市传递,第182棒火炬手是一位长相清秀、神采奕奕的女性,她就是来自中国第一届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故乡——张家界桑植县的杨克勤,一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秋千项目省级、国家级冠军。不过,自1998年吉首大学毕业后,杨克勤的日常身份是桑植电力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相似文献   

6.
老舍与马甸回民小学文/彭年1992年初春,在北京市民族联谊会一次理事会议上,我结识了舒乙先生,交谈中提及民族教育问题,他告诉我76年前老舍先生帮助回族聚居区马甸开办公立回民小学的历史,对此我很感兴趣。会后不久我即收到舒乙寄给我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即...  相似文献   

7.
玛拉沁夫(蒙古族),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席。学青年的帮助、培养,玛拉沁夫深有体会。他说———1952年当我在北京将我的长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成电影期间,就有幸认识了老舍先生。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老舍先生作为...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学艺术与宗教试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龙长顺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l页过去的脚印与今后的步伐李丛中 —对建国三十五年来云南民族文学经 验和问题的探讨 《民族文学研究》第l期第2才页民族与民族审美意识黄伦生杨克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16页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的科学性张文勋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拐页论民间作品在研究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上 的地位和作用一孟和 《内蒙古师大学报》第1期第43页论少数民族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 地位王松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第58页论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9.
管彦波 《民族研究》2007,(1):105-106
2006年11月28日,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翁独健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国内外蒙元史、民族史学界的同仁80余人汇聚一堂,以座谈会的形式深切缅怀这位声誉卓著的一代学术大师.座谈会开了一整天,上午由郝时远先生主持,下午由罗贤佑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我国著名的民族理论学家熊锡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9月 4 5 9时30分在昆明逝世,享年82岁。熊锡元先生生于1918年6月,江西省安义县人。1938年到1942年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和云南大学政治系,194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52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国家法研究生班学习。历任云南大学政治系助教、讲师,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是中国民族理论学会顾问、云南民族学学会学术委员、云南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1996年、1997年,被英国剑桥世界传纪中心(IBC)及美国传记中心(AN)收入名人录。熊锡元先生忠诚于党的教育科研事业,治学严谨,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成果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大影响,为中国民族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界的重大损失。作为熊锡元先生多年来关心、爱护的一份民族研究期刊,我们深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而悲痛万分。先生生前曾馈以我们许多热情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他以一位读者和作者的身份,对本刊的每一步成长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他身体力行,积极惠赐有创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先后于本刊发表了10余篇在民族理论学科史上有重  相似文献   

11.
动态与信息     
张诗昆、李舞阳先生的亲属 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捐赠图书 已故原民族出版社藏文室副编审张诗昆先生和已故原中国民族翻译中心译审李舞阳先生的亲属,遵照两位先生的遗愿,不久前分别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捐赠珍贵藏书。 张诗昆先生,汉族,1926年8月出生于甘肃省平凉市,1951年从兰州大学边疆语言系(藏文)毕业后,随军进藏工作。1956年5月调到北京,先后在国家民委翻译局和民族出版社工作。2001年1月因病去世,享年75岁。张诗昆是我党早期培养的民族语文翻译家,曾长期担任民族语文翻译、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先生认为,民族文化发展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之所以不明显,就是忽略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在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四个阶段中,他们的教育分别存在不同的问题,必须对少数民族教育实施全面而彻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时光飞逝,中秋又至!2011年9月23日,是广西民族研究所原所长、《广西民族研究》原主编覃乃昌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由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广西壮学学会、广西民族研究学会联合举行的纪念覃乃昌先生座谈会在南宁隆重举行。相关高等院校、民族研究院(所)、博物馆、新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是回族先贤马邻翼先生诞辰150周年,先生一生孜孜于教育事业,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为实现他"偕我少壮进学业于黉宫,偕我民族进入文化大同""一洗潮流之污玷,完成复兴中华之全功"的中国梦,坚持爱国主义立场和民族节操,难能可贵,值得后人纪念和敬仰,特撰此稿,  相似文献   

15.
《民族教育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天明 《民族研究》2003,(3):105-106
民族教育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但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我国在民族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并没有使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发展进入独立的学科阶段。近1 0多年来 ,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民族教育学学科范畴与体系的研究日趋深化 ,中国民族教育学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接轨 ,各个分支研究领域不断地充实着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 ,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也出现了多元化、科学化的倾向 ,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民族教育学的日趋成熟。据笔者所知 ,至 2 0世纪末 ,我国民族教育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专著主要有景时春先生主编的《民族教育学》…  相似文献   

16.
王川 《中国藏学》2015,(2):5-15
文章在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所藏李安宅先生亲撰《李安宅自传》(1961年9月3日撰成于西南民族学院,共21页)的前两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分析李安宅先生早期学术发展的轨迹,归纳了其中存在的必然学术逻辑。文章指出,李安宅先生在非常年代回顾自身学术发展史时自称"文化买办",恰恰是其早年的中外学术文化浸润、其人游学中外各大学及学术机构的缩影。此外,他在民国时期的学术人生,还是当时一大批学者民族本位、"学术报国"式爱国情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动态与信息     
著名藏学家伍昆明先生逝世伍昆明同志1943年1月5日出生于广东连县。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随后在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师从著名藏史专家柳异祺先生攻读研究生,196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蒋炳钊老师的《东南民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该书是先生在东南民族研究领域先后发表的27篇重要学术论文的结集。《研究》是最近我国在东南民族考古与人类学研究领域新出的最重要学术文献之一,正如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在该书  相似文献   

19.
对南京临时政府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栋 《民族论坛》2007,8(2):22-24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来源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思想,以民族平等原则为指导,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型的民族政策;同时发展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把民族问题纳为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使反对民族压迫和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客观地考察这一时期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9月 2 3日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洪维宗先生因病归真 ,现在整整一周年。洪维宗先生生前致力于宁夏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与经济建设事业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他热爱社会公益事业 ,尤其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此做出了许多先进事迹。宁夏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 ,特别是宁南山区 ,群众生活困难 ,辍学、失学儿童较多 ,直接影响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洪维宗先生深知经济要发展 ,从根本上讲 ,教育要优先发展。 10多年来 ,他始终把民族教育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