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郑春凤 《职业》2017,(7):67-68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并以"流水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工作任务为教学案例,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项目的设计.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让学习者在行动中形成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冬梅 《职业》2017,(27):38-39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各种机械岗位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基础上,确立行动导向培养目标,以此构建基于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并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在工学结合课程行动导向教学应用方面,本文以机械产品制作课程中学习任务二"导杆固定座加工"为例,详细介绍任务导入、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价环节.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3.
吴咏 《职业》2014,(24):152-153
在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笔者根据相关教学经验,通过实例,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受教育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PLC课程是中职学校电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梯形图进行电子应用系统辅助设计的能力,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要求很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不能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编程能力的教学目标.实践证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效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本文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行动导向法在PLC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PLC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程立军 《职业》2016,(32):77-79
本文就行动导向教学在机床电气与PLC课程中的应用阐述了三大观点:在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本着"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石珺 《职业》2017,(23):78-7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餐饮行业发展迅速,社会在提高餐饮服务人才需求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于餐饮服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相对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行动导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重点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本文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入手,就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多元职能理论和"职业行动导向"教学为支撑的."职业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符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这种理念和机制所采取的教育战略就是实施"高技能教育、高技能就业、高技能成才".笔者就高技能教育这一要素分析其内涵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朱智美 《职业》2012,(24):79-80
本文主要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反思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三年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通过反思及改进,最大限度地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积极效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质及内涵  相似文献   

9.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把基于行动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称为行动导向教学,它是一个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过程. 这次赴德国培训,笔者对这种基于行动理论基础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它解决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思想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问题、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慧 《现代交际》2013,(1):227+226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高职商务英语的特点,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由来、含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宝屏 《职业》2011,(Z1):185-185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文结合数控专业教学实践,讨论了在数控专业教学中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王飞  胡力维 《职业》2011,(29):97-97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学派,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该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郑大国 《职业》2012,(23):134-135
随着计算机专业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逐渐成为技工学校的必修课。通过行为导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处理、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一、行为导向教学的理论阐释1.什么是行为导向教学行为导向(Handlungsorientierung),又称为实践导向,或者行动导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行为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14.
廖建宾 《职业》2017,(9):62-63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强调在动中学、在动中做的教学理念.本文探讨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整体优化AutoCAD课程教学内容,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向导、小组合作、情景仿真、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行动导向教学源于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在1974年提出的"关键能力"概念.为使关键能力培养从抽象的概念走进职业教学实践,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讨论,并成为德国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我国职业教育专家刘邦祥、姜大源等人的努力下,近年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主导了我国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洪宝玲 《职业》2016,(26):130-131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语文的教育特色.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中职语文将语文特性和职业化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专业性.为了加强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必须提高语文职业能力.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薛凌麒 《职业》2017,(16):66-67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是最适合职业教学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中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利用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学好计算机展开讨论,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艳 《职业》2012,(15):101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源于德国建立在现代职业教育学的科学基础之上的职业教学法和模式,它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  相似文献   

19.
项目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使我们认识到: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达成广泛共识.如何从现有的学科体系课程转换到以职业活动为主的课程体系上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项目教学作为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下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其设计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探索和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把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系统化,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形成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为例,就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