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多极化国际格局趋势已经明朗.受深刻变化中的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国际安全战略思维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大国安全战略和策略重新调整,大国关系已由一种传统的利益趋同或利益相悖的简单或敌或友关系,逐渐演化成一种既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利益竞争的非敌非友的模糊复杂的博弈关系模式.从2010年的全球安全形势看,这种复杂的大国关系在纠结中缓慢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安全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全球性总体军事安全威胁进一步降低,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然存在且隐忧不少,军控和防扩散形势更趋严峻,防止战争依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军事安全以外的多种安全威胁程度总体不减,一些领域有所深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给国际社会应对带来的挑战压力是巨大的.国际安全形势正处于一个变化快和应对难的痛苦演化全新时段.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球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众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并发,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近年罕见.一些影响地区和全球安全的问题有所缓和,但更多固有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新安全问题又不断发生,导致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多样化安全威胁带来的挑战,正考问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本文是对2008年全球安全形势的综述和总体评估.  相似文献   

3.
2012年的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是“热点多、挑战大和应对难”,众多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呈并发态势.诸多领域的大变革和大调整引发了许多现实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一些安全领域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大动荡,因而必须通过大治理方能有所缓解或消除,因而世界迎来了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动荡和大治理的时代.尽管国际格局未有大变化,但美国安全战略调整的深化导致亚太安全局势的复杂,频发的武装冲突对国际安全形成巨大冲击,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迟缓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安全风险增大,水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导致冲突的几率上升,极地争夺和太空竞争更加激烈,而一些问题才露出冰山一角,未来极可能呈现更加严峻的局面,国际安全依然将面临各种挑战并行的局面,使得全球治理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与核不扩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国际安全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 ,由于美俄关系的调整 ,全球性的对抗和核大战的可能性减低 ,受美苏影响的一些地区性问题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政治解决。但另一方面 ,原来被掩盖在美苏主要矛盾之下的一些次要矛盾开始凸现出来。此外 ,国际安全形势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威胁。这对国际防止核扩散产生了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影响。有利的是 :世界大战可能性的减少使国际社会转向对付核扩散问题 ;地区冲突热点的降温有可能弱化某些国家对核武器的追求 ;美 (苏 )俄的核裁军推动了防止核扩散的进程 ;经济因素在国家安全中作用的加强有可能会制约某些国家对核武器的研制。不利的是 :两极向多极国际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有可能发生核扩散 ;苏联的解体可能导致新的核扩散源的出现 ;地区性军备扩充的加剧可能会诱发核扩散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的新安全观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观而言的,是在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具有普遍性,各国享有安全的平等权利;安全的内容已经由个别领域向更多的领域扩展;高度重视军事手段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其他手段,国际安全取决于各国的对外政策,多极化趋势从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新安全观的核心应当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新安全观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全球的战略平衡和稳定。江泽民的新安全观已成为我国制定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可行性已被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2009年全年全球安全形势的综合评估和论述.主要从大国安全战略调整、大国关系变化、世界格局现状、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文章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阴影下,2009年的全球安全形势总体依然复杂严峻,各种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世界正处在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面临的危机众多、挑战严峻.  相似文献   

7.
学术信息     
《学术界》2007,(2)
本刊讯2006年12月20日~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冷战史项目和美国威尔逊中心国际冷战史研究项目共同主办的“冷战转型:1960年~1980年代的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的40余位学者分别就越南战争、中美缓和、改革开放的中国与全球冷战的转折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者指出,冷战的结束实际上是在1980年代~1990年代初。但是冷战的结束过程同中国从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所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紧密相关。在冷战的最后20年间,亚非拉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李英 《理论界》2003,(2):56-57
国家安全观念是指对国家安全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观点,是国家安全利益、安全关系和安全活动的观念体现,是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先导。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国际安全观的内涵拓展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动态的新国家安  相似文献   

9.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安全形势变化、促进世界和平稳定贡献的中国方案。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大国之间信任严重缺失,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现有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为此,国际社会亟需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来引领全球安全治理,切实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安全难题。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兼具理念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系统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世界和平应秉持的指导理念、基本前提、根本遵循、重要原则等问题。这一重大倡议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外交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悉,为推动建立安定有序的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为推动落实这一倡议,中国应积极推动大国对话与合作,确保大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协同推进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积极利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加大对周边国家的安全援助力度,为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打造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安全问题历来牵涉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点与核心。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突破触发国家安全问题,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不仅面临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挑战,面对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安全形势的变化,更受到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安全治理风险冲击。因此,通过提升国家安全风险意识,构建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国家监督和加深国际合作来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化解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同时为国家安全治理提供反思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国核战略调整的四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9·11”事件以来 ,随着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 ,各大国都对核战略作了较大的调整。这次调整表现出了许多共同的趋势 :提升了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突出了核武器的实战化倾向 ;研制和部署反导防御系统正成为军事大国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 ;核战略威慑的目标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权力转移是导致国际关系不稳定的重要诱因,是影响安全架构调整的主要变量.随着中国崛起,东亚地区安全架构发生了调整和变化.研究东亚区域权力的变化与安全架构的关系,以及由于权力的变迁导致区域内安全形势发生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传统安全"在冷战结束后逐渐成为"显学",中国目前也面临着诸多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此次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鲜明地凸显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典型特征,即跨国性、爆发性、长期性和动态性,更警醒我们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已经迫在眉睫。而应对全球安全风险挑战,有赖于世界各国通过合作的方式,建设性地处理和化解安全危机;有赖于世界各国坚定维护和悉心治理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体系;有赖于大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聚焦合作。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政治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东南亚海上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综合安全观”的指导下,东盟国家对海上安全理论进行了重大调整:通过提高海空军作战能力,加强东盟内部海上安全合作,提升东盟整体海上防御能力和应对海上危机的能力;积极主导东盟地区论坛建设,巧妙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确保东盟在亚太海上安全问题上的发言权。针对“9·11”事件后东南亚海上安全新形势,东盟进一步加强了海上反恐、反海盗等一系列海上安全合作,努力推动东盟地区论坛向实质性方向发展,积极筹建“东盟安全共同体”,在实现东盟安全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6.
王雨 《新疆社会科学》2023,(2):83-91+158-159
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从时间维度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关于国家安全、世界安全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从空间维度看,百年大变局推动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深刻变革,带来东西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从文化维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合思想”,为处理当前国际关系注入新理念。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际安全形势、提出引领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其所包括的“六个坚持”内涵科学、体系完整,既是对原有全球安全治理的理念创新,也为全球安全治理指明前进方向。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了对西方传统安全理论批判和超越,在实践层面上为构建全球安全治理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变化,对军队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树立什么样的安全理念,明确什么样的安全任务,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的发生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以美苏两极为中心的国际霸权体制一一冷战体制的崩溃,从而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构筑后冷战时代国际新秩序的关键时期。在构筑未来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为了在新秩序的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主导作用,都积极地调整其国家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大国国家战略的调整过程中,日本尤为引人注目,它提出并积极推行旨在构筑国际新秩序过程中实现其成为主导国际新秩序的重要一极的“政治大国”战…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潮流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世界发展大趋势之一,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进步的方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导致国际关系的内容和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安全环境更为复杂,安全威胁更加多样,安全威胁的性质和特点也不同于以往.这一切都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安全观念,并以其自身的逻辑改变着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及界定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相关的安全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一直发展滞后,呈现出地区内在结构相互牵制、政策立场差异大、共有理念缺失及军备竞赛加剧等表现形态,这种状况导致了地区安全形势更加敏感和脆弱.本文从民族主义的视角入手,通过民族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的界定和对国家外交政策影响路径的分析,来解释当前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